一、确定渠道模式。
企业分销渠道设计首先是要决定采取什么类型的分销渠道,是派推销人员上门推销或以其他方式自销,还是通过中间商分销。如果决定中间商分销,还要进一步决定选用什么类型和规模的中间商。
二、确定中间商的数目
即决定渠道的宽度。这主要取决于产品本身的特点,市场容量的大小和需求面的宽窄。通常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形式。
1、密集性分销。运用尽可能多的中间商分销,使渠道尽可能加宽。消费品中的便利品(卷烟、火柴、肥皂等)和工业用品中的标准件,通用小工具等,适于采取这种分销形式,以提供购买上的最大便利。
2、独家分销。在一定地区内只选定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实行独家经营。独家分销是最极端的形式,是最窄的分销渠道,通常只对某些技术性强的耐用消费品或名牌货适用。
独家分销对生产者的好处是,有利于控制中间商,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也有利于加强产品形象,增加利润。但这种形式有一定风险,如果这一家中间商经营不善或发生意外情况,生产者就要蒙受损失。
3、选择性分销。这是介乎上述两种形式之间的分销形式,即有条件地精选几家中间商进行经营。这种形式对所有各类产品都适用,它比独家分销面宽,有利于扩大销路,开拓市场,展开竞争;
比密集性分销又节省费用,较易于控制,不必分散太多的精力。有条件地选择中间商。还有助于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联系,使被选中的中间商愿意努力提高推销水平。因此,这种分销形式效果较好。
4、复合式分销。生产者通过多条渠道将相同的产品销售给不同的市场和相同的市场。这种分销策略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规定渠道成员彼此的权利和责任。
在确定了渠道的长度和宽度之后,企业还要规定出与中间商彼此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如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中间商和不同的购买量给予不同的价格折扣,提供质量保证和跌价保证,以促使中间商积极进货。
还要规定交货和结算条件,以及规定彼此为对方提供哪些服务,如产方提供零配件,代培技术人员,协助促销;销方提供市场信息和各种业务统计资料。在生产者同中间商签约时应包括以上内容。
扩展资料
设计渠道一般包括分析服务产出水平、确定渠道目标、确定渠道结构方案和评估主要渠道方案四个方面。
一、分析服务产出水平
渠道服务产出水平是指渠道策略对顾客购买商品和服务问题的解决程度。
影响渠道服务产出水平的有五项:
1、购买批量,是指顾客每次购买商品的数量。
2、等候时间,是指顾客在订货或现场决定购买后,一直到拿到货物的平均等待时间。
3、便利程度,是指分销渠道为顾客购买商品提供的方便程度。
4、选择范围,是指分销渠道提供给顾客的商品花色品种数量。
5、售后服务,是指分销渠道为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包括信贷、送货、安装、维修等内容。
二、确定渠道目标与限制
渠道设计的中心环节是确定达到目标市场的最佳途径。渠道目标应表述为企业预期达到的顾客服务水平(何时、何处、如何对目标顾客提供产品和实现服务)以及中间商应执行的职能。无论是创建渠道,还是对原有渠道进行变更,设计者都必须将企业的渠道设计目标明确地列示出来。
三、确定渠道结构方案
有效的渠道设计应该以确定企业所要达到的市场为起点,没有任何一种渠道可以适应所有的企业、所有的产品,尽管是性质相近,甚至是同一种产品,有时也不得不采用迥然不同的分销渠道。
1、影响渠道结构的主要因素
市场因素,渠道设计深受市场特性的影响。
产品因素,产品因素是影响渠道结构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企业因素,企业在选择分销渠道时,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状况。
2、设计渠道结构方案
明确了企业的渠道目标和影响因素后,企业就可以设计几种渠道方案以备选择。一个渠道选择方案包括三方面的要素,即渠道的长度策略、渠道的宽度策略和商业中介结构的类型。
四、评估主要渠道方案
评估主要渠道方案的任务,是解决在那些看起来都可行的渠道结构方案中,选择出最能满足企业长期营销目标的渠道结构方案。因此,必须运用一定的标准对渠道进行全面评价。其中常用的有经济性、可控制性、和适应性三方面的标准。
1、经济性标准,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因此,经济效益方面主要考虑的是每一条渠道的销售额与成本的关系。
2、控制程度,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方面,自销当然比利用销售代理更有利。
3、适应性,市场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要求企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销渠道
百度百科——分销渠道设计
斯特恩(Stern)等学者总结出“用户导向渠道系统”设计模型。将渠道战略设计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共十四步骤:
(一)当前环境分析
步骤1.审视公司渠道现状
步骤2.目前的渠道系统
步骤3.搜集渠道信息
步骤4.分析竞争者渠道
(二)制定短期的渠道对策
步骤5.评估渠道的近期机会
步骤6.制定近期进攻计划
(三)渠道系统优化设计
步骤7.最终用户需求定性分析
步骤8.最终用户需求定量分析
步骤9.行业模拟分析
步骤10.设计“理想”的渠道系统
(四)限制条件与差距分析
步骤11.设计管理限制
步骤12.差距分析
(五)渠道战略方案决策
步骤13.制定战略性选择方案
步骤14.最佳渠道系统的决策 营销渠道结构的三大要素是渠道中的层次数、各层次的密度和各层次的中间商种类。
渠道层次是指为完成企业的营销渠道目标而需要的渠道长短的数目。
渠道密度是指同一渠道层次上中间商数目的多少。
中间商种类是指有关渠道的各个层次中应分别使用哪几种中间商。 (一)财务评估法
财务法(Financial Approach)是兰伯特(Lambei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方法。他指出,财政因素才是决定选择何种渠道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这种决策包括比较使用不同的渠道结构所要求的资本成本,以得出的资本受益来决定最大利润的渠道。
(二)交易成本评估法
交易成本分析(TCA,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最早由威廉姆森(Williamson)提出。该方法的重点在于企业要完成其营销渠道任务所需的交易成本。从根本上讲,交易成本与完成诸如信息收集、洽谈、监督表现等任务所需的成本关联。在TCA方法中,威廉姆森将传统的经济分析与行为科学概念以及由组织行为产生的结果综合起来,考虑渠道结构的选择问题。
(三)经验评估法
1.权重因素记分法
由科特勒提出的“权重因素法”是一种更精确的选择渠道结构的直接定性方法。基本步骤:
列出影响渠道选择的相关因素。
每项决策因素的重要性用百分数表示。
每个渠道选择依各项决策因素按1~100的分数打分。
通过权重(A)与因素分数(B)相乘得出每个渠道选择的总权重因素分数(总分)。
将备选的渠道结构总分排序,获得最高分的渠道选择方案即为最佳选择。
2、直接定性判定法
进行渠道设计选择时,直接定性判定法是最粗糙但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3.营销渠道成本比较法
把各个渠道模式的成本与收益作为最主要的评估因素,通过对投入和收益的比较选择成本低收益大的渠道结构。
(四)营销渠道评估数学模型
1.营销渠道成本比较模型
2.营销渠道利益比较模型
3.投资报酬率比较模型
分销渠道有何作用?简述分销渠道设计决策的步骤。分销渠道的作用包括:分销渠道降低交易次数、分销渠道组织提供效用(地点效用、形式效用、时间效用、占有效用、信息效用和服务效用)、分销渠道的职能不能削减。
进行渠道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渠道设计决策的需要、分析消费者需求、制定和协调分销目标、描述具体分销任务、开发可供选择的渠道结构、评价影响渠道结构的各种变量、选择“最佳”的渠道结构、选择渠道成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