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果的营销骗局被揭露,这种水果真的可以减肥吗?

牛油果的营销骗局被揭露,这种水果真的可以减肥吗?,第1张

牛油果并不能够减肥,据营养专家测量,一个牛油果内含的热量相当于三碗米饭,不仅起不到减肥作用,一不小心还可能吃成大胖子。牛油果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适量吃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但千万不要被营销广告欺骗了,任何一种水果吃多了都没有什么好处。如果想要减肥,必须迈开腿管住嘴,不要以为躺着吃东西就能瘦。

其实牛油果里面的营养物质,其他水果也能代替,只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越来越高。牛油果当初是墨西哥一种特有水果,后来进入到美国市场,到了60年代,商家为了提高牛油果的销售量不断花钱,为牛油果打广告。到1974年牛油果单价已经涨到了一美金,相当于如今的4.5美金。价格让人望而却步,成为了普通人的奢侈品。牛油果味道,不甜不鲜,口感油腻,多余里面含有较多油脂,吃起来会有饱腹感。

我国每年都会从墨西哥进口3万多的牛油果,由于该水果需要严格的保存环境,且运输时间较长,导致这种水果在国内价格普遍偏高。个人建议适当吃牛油果就可以,尽量不要在晚上食用。

炎炎夏日即将到来,到时候又会有很多商家为了推广牛油果,以减肥为标签吸引大家,大家在购买时一定不要冲动,仔细甄别,不要买到坏果。推荐几种牛油果的营养吃法,早上和土司一起吃,提供满满的能量和营养,正餐可以将其切成小块,沾上寿司或酱料。也可以做成沙拉和其他水果当饭后点心,由于牛油果含有的能量较多,为了避免发胖,吃了一个牛油果后,其他水果就要相应减少。

根据相关统计报道,我国进口的牛油果数量在逐年增多,那么为什么牛油果如今变得越来越爆红?甚至很多的奶茶中都有牛油果口味?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其迅速的走红是不是有营销推手?是否存在着营销骗局?今天呢面就和大家聊一聊牛油果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商业秘诀。

牛油果,学名叫做鳄梨,而之所以叫牛油果,是因为它的口感并不像是水果。因为它其中含有大量的水果脂肪,咬起来就像是在吃冻住的油,所以被称为牛油果。而最早的牛油果是被打为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因为它脂肪含量很高,美国相关的饮食专家表示,牛果实在是不好吃,而且会让人增重。牛油果真正的翻身,则是因为在当时的美国种植户将牛油果与北美的最大收视联赛“超级碗”相结合,牛油果就这样成为了美国人在观看比赛时的必备食品,其需求量的不断的上升,这种食物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欢,成为了最爆红的水果之一。

牛油果在中国的爆红,则是凭借着背后的推手们。当时水果进口商进口了这种新式的产品以后,请了很多的人前来试吃,同时把这些牛油果送去营养鉴定机构。经过鉴定认为,牛油果虽然看起来脂肪多,但是实际上并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说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营养物质。水果商借机宣称牛油果是水果之王,在这种情况下牛果迅速的爆红,成为了我们中国人的新宠,尤其是牛油果更是被改成了各种的饮品,甜品,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综上所述,牛油果的爆红一方面是它的营养价值确实丰富,而且作为进口水果,加工出来的食物确实十分可口。另一方面就是离不开广大商家的成功营销,在商家的推动下,人们都去购买牛油果,最终实现了牛油果的走红。

过年回来后,朋友小花开始减肥,“早餐牛油果面包,午饭牛油果沙拉,晚餐牛油果酸奶”,牛油果是她从网上精心挑来的瘦身神器,还成为了她的晒图法宝。

上周,正当小花在吃牛油果面包时,我却刷到了这么一则新闻:“每100g牛油果就含有15g脂肪,其实,吃牛油果和吃五花肉其实没什么差别。”

“小花,你正在吃的是五花肉啊!”小花震惊了。

出于好奇,我把牛油果的前世今生都搜了个遍。

2005年,牛油果刚进入中国,人人都说它,长得丑,像sld,味道像臭鸡蛋,甚至像肥皂,不香不脆还不甜。最重要的是,还很贵!80元一个!所以都没人买。

但从2013年开始,这个像"sld"的水果每年以400%的增量迅速发展,当年卖了345吨。而在2017年,它突然爆火,数据一下子飙到了32100吨!足足增长了16000多倍!

当年的中国人还不明白牛油果凭什么卖几十块钱一个,而如今吃牛油果却成为了中产和年轻人的标配。

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牛油果从狗粮走向网红?

那就是“火”!

02

/网红牛油果的上位之路/

牛油果本来是普通水果,要说它特别之处,那就是它来自外国,那为什么会突然变得如此火爆呢?我们来捋一捋牛油果的成功营销之路。

◎ 牛油果如何进入大众视野?

二十世纪50年代,牛油果只是狗粮,被人嫌弃。

人有人设,果有果设。70年代,牛油果被拒绝进入美国市场。为了卖出滞销的牛油果,商家将它打造成“水果奢侈品”。之后,牛油果迅速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最爱。

2009年,中国商人开始推广牛油果,但是大量的广告投放也无法打开市场。

而就在2017年的双十一盛会中,牛油果一炮而红。

随后,铺天盖地的营销号将牛油果捧成了“养生万金油”、“超级食品”,于是牛油果迅速成为了中产的标配。

中产的市场不够大,于是商家们让国内一线明星模特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牛油果食谱,让网红做推广,最后牛油果成为了年轻人的减肥神器和社交晒图法宝,才有了后来的16000多倍惊人增长量!

然而,这都是商人们意料之内的,他们早就知道,广大网友们最吃这一套。

没有红不了的水果,只有不努力的营销,和不跟风的消费者。

就这样,牛油果从狗粮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红水果!

◎ 网红牛油果的套路

其实,早在2016年,牛油果市场刚起步的时候,大批专家就在网上指出牛油果的不健康。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显示,每100g牛油果的脂肪含量高达15.3g,甚至超过了普通猪肉脂肪含量的 15%,牛油果简直就是一块行走的脂肪!

专家还指出,牛油果不仅脂肪高,热量更是普通水果的三四倍。一个200g的牛油果,热量约为332kcal,而一小碗100g米饭,热量才116kcal,所以吃1个牛油果等于吃3碗米饭!

面对这些质疑,商家把一批牛油果送往鉴定机构。

经检测,牛油果含有中国人饮食结构中所欠缺的营养物!

有了这个发现,商人们就借势给牛油果附加了减肥、美容、改善哮喘、改善便秘、补充叶酸、降低胆固醇、补充蛋白质、防治高血压等等一系列功效,就差“包治百病”了。

接着在网上大肆宣传,让牛油果摇身一变,成为“健康低脂、轻奢生活”的代名词。

最后消费者们就忘了“牛油果不健康”的事实,也忘了最初的牛油果是打着健康减肥的口号让你消费的!

其实商人们在打迷糊牌!就挑补充蛋白质来说,吃鸡蛋和豆类不是补得更快更直接吗?关键还便宜!要是靠着牛油果补充蛋白质,一天得吃 30 多个牛油果啊!

当朋友小花听完牛油果的健康真相和套路后,她的反应让我很意外:“多大点事儿,我都习惯这种套路了,它火过我买过就值了!以后少买点就是了,开心就好。”

我迅速调查了大家对这件事的反应,绝大多数网友居然表示不惊讶,也不生气,他们表示:“习惯就好啦!”“以后少买点就好啦,开心就好”“火过的东西都这样,买来试试就得了。”

不知道手机屏幕前的你,在看到我前面一大篇网红营销套路分析后,心里的想法也跟小花一样呢?

牛油果走红的背后,就是靠一个“火”字!通过上述的分析,这个“火”是人造的火,是商家鼓吹的火,这个字让你轻易缴纳智商税,而且越花越多!

03

/在打脸的道路上,我们乐此不疲/

面对网红水果蔬菜,你总说“下次别被套路就好啦!”但是永远被套路。

除了牛油果,以前我们在网红水果蔬菜吃过的亏还少吗?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些年你在网红商品里上过的当。

在2014年,大批热文纷纷以秋葵为主角,大肆传播其抗癌、降血脂等功效,秋葵被冠以“糖尿病克星”、“植物黄金”等称号,保健品商家还开发出以秋葵为主角的保健品。

而在2015年,媒体告诉大家秋葵的功效没那么神奇,只是普通的食材!大家当普通蔬菜吃吃就好了。

再比如奇亚籽,他是超级食物的一员。在过去几年里,这种和兰香子很类似的食材经过社交媒体的反复传播,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网红,号称人间仙丹,能够减肥。

但是经过专家实验,奇亚籽不但不能减肥,卡路里还超标,还容易导致便秘!

以上这些牛油果、奇亚籽等水果食品借用“超级食物”的名号在网上被大肆追捧,而专家却说:“这些超级食物只是制造商的营销噱头,营养学里没有这个概念。”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我们总是乐此不疲地从一个套路走向另外一个套路,这到底是为什么?

04

/与其说住在信息茧房,不如说作茧自缚/

当你一次又一次被网红食品欺骗时,你会埋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就是这样。”

记得在一档节目中,被问到目前娱乐圈大环境不好的看法,赵本山大叔是这么回答的:“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儿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别说互联网环境不好,为什么自己不主动去辨别真伪,去辨别虚假宣传呢?

最近流行一个词叫“信息茧房”。我们在社交平台智能的推荐算法下,被自己的兴趣包裹着,被类似的内容包围着,久而久之,我们麻木了,觉得我看到的世界就是互联网的大世界,其实只是新时代的井底之蛙。

我们没办法得知我们不知道什么,看不到什么,我们只是看到商家往你的茧房里输送的信息,我们以为看到了全世界。

与其说我们被迫住在茧房里,不如说我们作茧自缚。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我们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地被迎合,判断力被钝化,选择更单一。

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被网红食品祸害、被超级食物欺骗。

在手机出现以前,我们只能靠着新闻报纸、专家机构去查某些食品的真实健康数据,我们在发挥着自己的搜索能力和判断能力。自从手机后,你开始依赖手机给出的全部数据,以为自己掌握了更丰富的知识和数据。

其实那只是你的手机内存增多了,你只是在道听途说,脑子里的知识并没有比以前多更多,相反,广告信息却是多了很多,判断力和思考能力急速下降。

你以为你做出了判断,其实是算法和营销在作祟,你早已放弃了判断力和侦察力,你的惰性让你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05

/别将思考交给网络,别把判断交给潮流/

我们长期住在互联网的信息茧房里,认为能被大肆宣传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慢慢失去判断力。当我们失去判断力,不会独立思考时,一味跟风,出了事也不会反省自我,假装洒和宽容,然后再去追风新产品,最后只会助涨虚假营销者的火焰。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网红食品虚假宣传,造势传播,你盲目跟风,潮流说去哪就去哪。

然而这些食品的价值被专家打脸时,你生气一小会,最后假装洒脱地说:“都是这样的啦,潇洒点,别计较。”

但是,面对网红产品导致的死亡,你还能洒脱吗?

最近,两件果汁事件霸占了新闻的头条。

郴州的一名女子将20多种水果混合榨汁,竟然将果汁注射到静脉,导致全身严重感染险些丧命。

但是另外一位喝果汁的人就没那么幸运。

3月1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直销企业“如新”公司一名业务员林丽(化名),于3月2日因肺部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她此前多次发烧,但始终没有吃药,也不去医院看病,而是喝“如新”果汁治疗。

“多喝果汁对人体有益”是近几年一直在网络上被热传的理念,大量的果汁店横空出世,保健品也推出果汁养生产品。

但是,前段时间BBC纪录片《健康饮食的真相》早已揭示“喝果汁有害”的研究结论,却没有人理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8909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