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社交软件宣战微信,乍听之下,好像有一种“三英战吕布”的豪迈感觉,然而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想引用一句断水流大师兄的话:“对不起,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要说这三款软件都有各自的背景和研发资本,单独拎出来都能够成为一款成熟的社交软件,老罗的“聊天宝”前身其实就是子d短信,在去年发布之际曾经有过一段井喷式的用户成长。“马桶MT”的创始人是原快播董事长王欣。“还记得你欠快播的一个会员吗?”这个梗在网络上传了不知道多久,让更多人对于“马桶MT”多了些期待。“多闪”是这三款软件中我认为纸面实力最强的一款软件,作为抖音推出的视频类社交产品,如果能吸收抖音本身就拥有的25亿日活跃群体,想必能迅速成长为社交软件中的顶尖翘楚。只不过这三款社交软件如果是和“微信”打擂台的话,顿时就让人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壮感。
毕竟微信的用户群体可不是简单随随便便就能拉走的,很大一部分微信群体的前身是QQ用户,在他们的回忆里,没有抖音,没有快手,只有那只企鹅十年如一日陪伴他们走过学生时代。微信只是一个简单的社交软件,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难让人轻易舍弃它。
其次,微信还是年轻人与长辈们沟通的主要方式,还记得你教父母用微信的糟心回忆吗?教他们学会使用微信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每次想起来都眼泪哗哗,你说现在还要我教他们用什么多闪?用什么马桶MT?你信不信我分分钟把你摁进马桶冲走?
除此之外,微信已经深入人心和生活习惯的支付功能,朋友圈秀恩爱晒幸福功能,甚至于毁誉参半的“微商”,都导致微信不会轻易被另一款社交软件所取代。更何况微信也不是驻足不前,它的每一次版本更新都让它更完美,更契合用户体验。
换句话说,只要微信自己不作死,想要靠新软件自身的硬实力怼翻它实在是太难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企业,微信作为社交软件里最高的一座山峰,从来都是被翻越的对象,互联网世界里也从不缺乏敢于攀登的冒险家。更何况微信手中掌握着10亿的用户群体,哪个公司看着不眼红?商场就是无声的战场,“三英战吕布”的戏码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李鸿章当人不阻止他并不是因为这些人并不想阻止而是阻止不了,要知道当时慈禧太后才是掌权者,李鸿章并不能够左右她的意志。当时慈禧太后的态度非常坚决,绝对不是李鸿章这些大神可以干预的。
当时慈禧太后为了更好地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才向列强宣战的。当时慈禧太后认为西方列强这是干预自己的内政是非常不对的行为。当时由于光绪皇帝和朝中的改革派进行百日维新和围园杀后这已经大大的激怒了慈禧太后。
当初光绪皇帝并不想要自己继续成为一个傀儡就与他手下的大臣进行一个计划,想要联合杀死慈溪太后。这也是最后慈禧太后恼怒的关键,如果不是当初光绪皇帝想要谋杀慈禧太后的话,那么慈禧太后将不会囚禁光绪皇帝给光绪皇帝更多的自由。
当时她知道光绪皇帝的杀心之后就马上决定废掉光绪皇帝,任命溥仪为皇帝。但是慈禧太后的这个决定,几乎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当时朝中大臣的反对。因为只要光绪皇帝下台,那么就表明当初光绪皇帝所支持的改良派也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面。无疑朝中的那些顽固守旧派会掌权,所以朝中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多次对慈禧太后进行劝说。当时慈禧太后想要通过义和团来清除北方的那些洋人,已列强无法干预自己国家的内政与全世界宣战。当时李鸿章曾经提醒过慈禧太后,但无奈慈禧太后态度非常的坚决。所以李鸿章的想法并不能左右慈禧太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是“二战”期间的国际关系,我们按照四个阶段、四个战场,把“二战”的主要内容理一下。
首先,四个战场指的是欧洲战场,北非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二次大战我们讲这么四个战场。
按照四个战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大战的爆发阶段。时间是1939年的9月1日到1941年的6月22日,1939年的9月到1941年的6月,将近两年的时间,属于大战的爆发阶段。大战的爆发阶段,第一件大事,就是发生在欧洲战场,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就是“二战”
全面爆发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160万大军在2800架飞机、2000辆坦克的掩护下,扑向沉睡中的波兰。德国人发动进攻的时间是凌晨3点半,这个时间正好是人熟睡的时间,12点多打你的时候,你可能还没睡,5点钟起来遛狗了,3点半一般都在那儿睡。所以德军突袭波兰开战当天,波兰的空军就全部被摧毁在地面机场,没有一架飞机能够上天,波军丧失了制空权。9月1日战争爆发,3日英法对德宣战,只是观望,宣而不战。9月6日,波兰军队有组织的抵抗都被粉碎了。9月17日,波兰政府流亡罗马尼亚,实际上就标志着波兰已经灭亡了。
在波兰军队抵抗德国入侵的时候,60万苏联红军,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越过苏波边界,按照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个法西斯恶魔就开始瓜分波兰了。这样一来,波兰无力抵抗来自两个法西斯强国的进攻,又亡国了。希特勒付出了10600名士兵战死的代价,用了34天占领了号称欧洲第二陆军强国的波兰。
波兰灭亡之后,德国并没有像英法所希望的那样,去进攻苏联,因为这两个法西斯国家已经达成了合作。德国人开始进攻西欧和北欧,一口气就占领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这五个国家。德国人打丹麦,用了4个小时,当时战争的结果是德军阵亡20人,丹军阵亡16人,然后丹麦就投降了。丹麦知道再打下去的话,国家就灭亡了,所以丹麦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投降。
与挪威开战的当天,挪威的首都奥斯陆就被德国的空降兵占领了,挪威国王哈康十世流亡到北方的林海雪原当中,坚持抵抗到了6月份,然后乘船流亡英国,于是挪威也被占领了。卢森堡全国只有400名步兵和12名骑兵,德国一宣战,他就宣布投降了。这两次世界大战中,卢森堡都是德国一宣战,他就投降,避免了国家被战火蹂躏。所以,今天你去看卢森堡,那简直是美极了。卢森堡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六万多美元,是美国的两倍,就因为他之前一打仗就投降,避免了被战火蹂躏。最逗的是他的首都中心还有一个战争纪念碑,我去看的时候问导游,他纪念什么?可能是纪念零死亡。
卢森堡是德国一宣战就投降,荷兰抵抗了5天,然后宣布投降。威廉琳娜女王,流亡英国。比利时抵抗了12天,然后利奥波德国王流亡英国。
以一隅敌一国
德国人一口气就占领了这么多欧洲国家,当时欧洲各国***,尤其是各国王室避难,首选英国。与此同时,德国的盟友法西斯苏联,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建立他所谓的东方战线,瓜分欧洲。苏联按照跟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协定开始动手,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把他的国境线向西推移了400公里,然后斯大林集团就悍然出兵,侵略芬兰,苏芬战争爆发。
在苏芬战争当中,苏联可以说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芬兰是一个200万人口的小国,只有30000军队,苏联红军最后出动了百万大军,斯大林曾3易主帅。
英勇的芬兰人民,在缺少外援的情况下,浴血奋战了半年多,打死打伤苏联侵略军20多万,两个少将师长被击毙,给了斯大林沉重的打击。所以说,希特勒为什么敢进攻苏联?因为你连个小国芬兰都打不过,不打,留着你干啥7芬兰人民知道为何而战,我为了保卫我的民主制度,保卫幸福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的国家被苏联践踏,那么我们的人民就将像苏联人民那样,暗无天日。他们有动力奋勇反抗,苏芬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小国反抗强国暴政的一个特别成功的案例。当然最后芬兰还是战败了,毕竟,最后苏联上了100万军队,芬兰人口才200万,所以芬兰最后不得不被迫答应割地。“二战”爆发的时候芬兰就加入到德国一边作战,正义地收复了国土(但没有乘机占据苏联土地)。结果这样一来,英法就在劫难逃了。
绅士般撤退
特别逗的是,当德国进攻比利时的时候,英法军队进入比利时去援助,几十万军队刚一进去,比利时宣布投降了,这几十万军队得赶紧往回撤,撤到英吉利海峡边上的敦刻尔克,于是几十万大军就陷入了绝境,前边是白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峡,后面是穷凶极恶的纳粹装甲师,眼看几十万人就要全军覆没。这时上演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幕奇迹,组织敦刻尔克大撤退。被包围在敦刻尔克的盟军,以英国远征军为主。英国是典型的实行志愿兵制的国家,是欧洲大陆上唯一不实行义务兵制的国家。他的军人都是职业军人,所以尽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那种老兵。如果这些人在敦刻尔克全军覆没,就意味着在英国没有人会打仗了。丘吉尔当时已经做了首相,刚一上台,就赶上这么一件恶心事儿。于是丘吉尔说,如果这支部队全完了的话,我们就得靠童子军来保卫英国了。所以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们从海那边接回来,英国海军专门制订了发电机计划,由拉姆齐海军上将指挥,800多艘船舶,包括博物馆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明轮船都调动起来,私人游艇,英国沿海私人游艇全都去,九天九夜,33万多联军士兵被抢救回了英国,其中英军206万人,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下了有生力量。就是这206万的职业军人,回到祖国,人人都是当班长、当排长的料,如果一扩军,久经沙场的老兵,比丢失的武器装备重要程度要高得多。在敦刻尔克撤退的时候,当英国人面临亡威胁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在排队,轮到我撤我就撤,齐腰的海水,冰冷啊,在这样的海水中站上几天几夜毫无怨言,一到下午四点,绅士们在海滩上烧茶喝,这个时候,德国飞机来轰炸,一颗炸d,溅起沙子,溅到茶杯里来,英国人第一个反应是,德国佬真讨厌,泼了再烧一杯。这叫“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英国人特有的绅士风度在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然后大家都这么从容地排队,最后都能跑。
每一支部队撤退的时候,师长是最后一个走,当时蒙哥马利将军就是师长,他最后一个走,我确保全师每一个官兵都已经上船了,师长才上船。他不是说,打到这儿来,当官的先坐着飞机跑,当兵的在那儿不管了,那就完蛋了,军官都是最后一个才跑,士兵先跑。
值得一提的是,苏格兰的格洛斯特公爵,不知道他是国王的堂兄还是堂弟,驾驶着自己的私人游艇,到海峡对岸,接那些农民、矿工、渔民、售货员、素不相识的大兵,结果公爵父子俩,用自己的游艇,救回来300名英国兵。9天9夜,这爷儿俩,救回来一个营的英国兵,那个游艇能带几个人?9天9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公爵还牺牲了,然后他的儿子,小格洛斯特勋爵又驾着船去救人了。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他能称霸世界300年。
英国人被德国人包围了,只要船一出海,就被潜艇击沉,所以英国急需水手,而英国恰恰是一个生产水手的国家,从国王到老百姓,都是合格的水手。于是国家设个招募站贴出布告,国家现在需要水手,请大家去报名。每一个招募点,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而且这队伍当中,经常是祖孙三代跟着排队。谁都知道出海是九死一生,一出海就被德国舰艇打沉了,那你就回不来了。但是,大家都在那儿排队,因为国家需要我们去奉献,不要给钱,你看不到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了,大家毫无怨言。
想当年功成不居
敦刻尔克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第二次大战当中,抵抗了6个礼拜,就被德国人占领了。德国人在西线,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就,只付出了不到四万名士兵的代价,就占领了几乎整个欧洲。
法国的政府总理,“一战”的凡尔登英雄贝当元帅,授命向德国投降,3/5的法国领土,被德国占领,整个大西洋沿岸全部被德国占领,每年70亿法郎的占领军军费,由法国负担,剩下的2/5的残山剩水,以贝当为首,在南部维希小镇,建立一个傀儡政权,就被称为“维希法国”。这个伪政权是贝当元帅建立的,当时他内定了他的爱徒,法国当时的国防次长兼陆军次长戴高乐为伪政权的国防部长。结果,法国宣布投降的当天晚上,戴高乐将军到机场送一个英国将军回国,两个人握手、拥抱完了,英国将军上飞机了,飞机开始滑行的时候,戴高乐突然拔腿开始追这飞机,因为那会儿飞机也小,不像今天波音747,你追也追不上。那会儿飞机很小,戴高乐突然加速开始追,飞机上、还有当时跑道上,所有送行的人都傻了——将军疯了,干吗呢这是?戴高乐将军1米98,两腿也长,几步就追上了,飞机上的英国将军,醒过味来,探出身子抓住戴高乐将军的胳膊,一把就把他给提上来了,飞机已经起飞了,将军两腿还在空中蹬呢。当天晚上戴高乐将军就飞到了伦敦,立刻发表了演说,宣布成立自由法国政府,号召所有法国内地不愿意屈服的人们,组成军队抵抗,然后号召法国所有的海外自治领,那些没有被德国占领的,像北非,像越南自治领的法国军人,服从自由法国政府。
戴高乐将军当时只是一名准将,准将是将军当中级别最低的。以至于丘吉尔首相笑着说:“您能代表法国吗?”不过后来很多比他军衔高得多的人,站到他的旗帜下,维护国家的尊严。1944年巴黎光复,将军回到巴黎,他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去巴黎圣母院做弥撒,感谢上帝,拯救了法国。当他进入巴黎圣母院的时候,钟楼里面,藏着德国的狙击手,那名狙击手瞄准了戴高乐将军,已经把他的头部,套在了瞄准镜的十字线上。如果这个狙击手扣动扳机,法国的历史肯定将要改写。但是,狙击手在瞄准之后,被戴高乐将军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召,不但没有开q,相反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从塔楼上下来投降了。
接下来,戴高乐将军就开始主持战后法国的政务,他组织自由法国,两次开庭审判贝当元帅,判处他死刑,而戴高乐在国家光复之后,就功成身退了,临时主席我就不干了。临下台之前,签署的最后一道命令,就是特赦了自己的老师贝当元帅,贝当当时已经89岁了,你判不判他死刑已经无所谓了。两年后91岁的贝当元帅高龄去世。这个时候戴高乐将军就回到家中,在家里待了13年,直到l958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风雨飘摇之中,他又出来***民建立了第五共和国。
今天的法国就是第五共和国的延续,戴高乐是开国总统,干了10年任满之后辞职,不再连任,不再谋求连任,临走的时候,他唯一的要求是带走爱丽舍富,跟了他多年,用了多年的旧书柜。他问秘书,能不能拿走,问这管理人员,能不能拿走,管理人员泣不成声,整个法国都是您拯救的,拿俩书柜算什么,你拿吧。
所以,戴高乐将军让秘书按新书柜的价格付了款,把这两个旧书柜带走,带走之后,将军拒绝领总统的退休金,他说因为要用这个钱去给阵亡将士的家属。
法国光复的时候,国会想授予戴高乐元帅军衔,被他拒绝了,理由是,他认为,胜利应该属于光荣的将士们,我就是准将,最低一级。我们看世界上所有法西斯独裁者,希特勒、萨达姆,无一例外地封自己为元帅、博士。你看民主制度下的人,跟那种法西斯恶魔的区别,就是绝对不要这玩意儿,领一个退休准将的薪金,极其微薄,他夫人是不工作的,欧洲国家尤其上流社会,夫人是不工作的。女儿三岁的时候,因为医疗事故,智障,就得靠他养活着,他的薪金要养活这么多人,很微薄,怎么办呢?老爷子就只能写回忆录,靠这个来谋生,差两礼拜不到80岁走的,实际上是活活累死的。
到这个级别的人写回忆录,用不着自个儿写吧,一般都是摇椅上一躺,香槟酒、雪茄烟,秘书在那儿给敲字……他哪儿成啊,烟酒都戒了,因为抽不起了,自己敲打字机。所以,古代不算,就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反正值得我崇拜的政治家,就三个,华盛顿将军、孙中山先生和戴高乐将军。因为这三个人是真正的政治家?他们真正的功成不居,非常伟大。
一着臭棋
不管怎么说,甭管怎么抵抗,这个自由法国,当时的影响力还是很小。法国一沦陷,欧洲当时唯一面对德国的就是英国了。用丘吉尔首相的话讲,就是大英帝国现在在全世界面前,赤身裸体了,几十万军队倒是回到了英伦三岛。孩子们都是光着身子回来的,有的运兵船上,所有的士兵,上边一钢盔,底下一裤衩,什么都没了,你几百套军装扔了,顶两个人的分量。所以,把衣服都扔了,盖在帆布底下就回来了。德国人打到敦刻尔克海滩上一看,缴获的装备能武装三十多个师,600辆坦克,2400门大炮,22万辆卡车,来不及破坏了,人跑了就完事,东西全送给德国人了。
所以英国当时单独面对德国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英国有一个好处,就是他的海军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你没法越过去,德国就只能用空军炸服英国,这就是著名的不列颠空战。不列颠空战,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德国投入了2400多架飞机,要把英国人炸服,英国皇家空军只有700架战斗机。频繁地升空,飞行员一天要升空好几次,返航的时候,飞机的机头对准跑道,起落架一放下来就睡着了,飞机完全凭惯性自个儿停在跑道上,然后地勤人员上去拉开舱盖,轻手轻脚地把他拽出来,你重拽也没事,他醒不了。给他拽出来,往飞机边一扔,盖上毯子,你就在这儿睡吧。过一小时,踹一脚,又该你了,还得上去。一开始真的是给英国人炸得够戗,机场、桥梁、兵营,关键是飞机制造车间,都给炸坏了,眼瞅着完蛋了,英国人挺不住了。正好这时出现了一个很偶然的现象,挽救了英国。有两架德国空军的轰炸机迷航,飞到了伦敦上空,那时侯飞机没有雷达,靠无线电导航,他可能没收到,飞到伦敦上空,一瞧底下挺亮,他以为是什么东西呢,就把炸d给扔下去了,他一把炸d扔这,英国人急了,你可以轰炸军用目标,但你不能轰炸民用目标,你把小区给炸了这不行!这里边是和平居民。
所以丘吉尔首相下令,炸柏林,英国的轰炸机没有什么损失,他抵抗的是战斗机,80架英国轰炸机,列队起飞炸柏林。沿途如入无人之境,地面的德国无线电台都给英国飞机导航,他以为这是自个儿的飞机呢,以为英国人被打成这德行,还能炸柏林来?当英国的飞机在柏林扔下炸d,大火燃起来的时候,最先赶到现场的是柏林的煤气公司,他以为是煤气管爆炸了呢,然后抢修,没问题哪儿都没出问题,这时才有人提醒,会不会是空袭啊,于是等柏林的探照灯才打开,高射炮才竖起来的时候,英国飞机早已经飞出德国边境了,德国就象征性地开了几炮,权当给英国人送行了。
希特勒和他的接班人,德国的空军司令戈林,恼羞成怒。格林是一个400磅重的大胖子,一磅是9两,400磅的大胖子,格林说一架飞机也不会飞到德国来,如果有一架飞机飞到德国,我就不叫赫尔曼-戈林,你跟我叫什么都行,赫尔曼·猫,赫尔曼·狗都行,结果是一架没飞过,飞过来80架。格林恼羞成怒,就炸伦敦,让每一个英国人都尝尝恐怖的滋味。一炸,完了,英国你不是民主国家吗?民主国家挨炸,老百姓就要上街反政府,丘吉尔就要倒台,新内阁一上台就会跟我们谈和,战争就这么结束了。
戈林想得比较好,可是没想到这一炸,英国人同仇敌忾,你太法西斯了,你居然炸和平居民。于是妇女儿童疏散到乡下,王后应该去加拿大的,可是她不走,我这老婆子这么大岁数了,我怕什么,我跟我的丈夫在一起。两位公主殿下说我要跟父王在一起,长公主就是今天的女王,伊丽莎白公主殿下,当时只有16岁,到空军里边开探照灯去,那多危险啊。这玩意儿,一看这儿有亮,德国人一打,女王就完了。二公主玛格丽特公主殿下只有12岁,到医院抢救伤员当护士,大腿刚切完就抱走,就是干这个。老百姓一看,王室成员一个都没跑,你有什么可怕的男人们全在自己的岗位上,灭火、义务救援。全英国的探照灯和高射炮都可以集中到伦敦来,反正别的地你也不炸,这样一来,什么飞机制造厂,兵营啊,桥梁啊,压力一下就减轻了。你轰炸和平居民是最没有用的,老百姓炸死了管什么用7你打仗就得打他的战争资源,这么一来,明显就是一着臭棋。经常爆炸声一停息,那大楼还着着火,摇摇欲坠的时候,一辆黑色皇室轿车冲到跟前,跳下来一个穿军装的瘦小男人,乔治六世国王陛下,指挥大家灭火,然后抢救。
大家一看国王陛下第一时间出现场救人、救火,那还有什么可怕的?丘吉尔首相是不能出来的,因为他要指导战争,国王反正也没什么用,君主立宪了,国王就是激励点士气。如果国王被炸死了,对英国人的士气提升帮助更大,把我们国王都炸死了,我跟你们玩儿命。国王也很明白自己的职责,所以,经常冲进现场,在前线阅兵、讲话,鼓舞士气。
所以,打了四个多月,德国损失了飞机1733架,英国损失了飞机915架。但德国的飞行员损失了两千多,英国的飞行员损失不到七百,因为英国飞行员在本土,掉下来之后,换一架飞机又上去了,德国飞行员掉下来可就惨了——掉到当兵的手里还行,能得到人道的对待,你变成战俘;要是掉到农民手里,我们家刚被你炸了,你掉下来了,你想想,一叉子,叉你个透心凉;要掉到英吉利海峡里,你只能喂鱼了。咱们就说了,武器装备是最无所谓的东西,你毁了可以再造,人是最宝贵的,尤其像飞行员、舰长,这些技术兵种。所以,最后打的结果就是希特勒宣布,无限期推迟对英国的进攻。等于实际上这个不列颠空战,是纳粹德国,在二次大战当中第一个没有达到目的的战役,英国人靠皇家空军的浴血奋战,保卫住了英伦三岛,免予沦亡。
这个时候的希特勒已经丧失理智了,在英国没有屈服的情况下,悍然进攻世界上地皮最大的国家,而且跟他志同道合的国家,就是苏联,所以把斯大林从历史的耻辱柱上给拯救了下来,要不这俩法西斯恶魔狗咬狗,历史就不知道怎么评价这段历史了。所以,这样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开始扩大了。
1两边的话,都要听听
说到近代以来中国境遇的最低点,1900年的庚子事件要算是其中之一。这一年,先是爆发了义和团运动,然后,慈禧太后执政的清朝,居然向十一国宣战——当时世界上的强国几乎都在其中了,最终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清朝一败涂地。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慈禧这次宣战当作“不可理喻”“愚昧至极”“状类疯狂”的典型例子。这篇文章也不是想要翻案,或者证明慈禧的宣战决定是正确的。向各国宣战当然是外交上的致命错误。这个案翻不了。
但是,错误的决策不等于随随便便的轻率决策。事实上,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慈禧对军国大事的决策非常谨慎。本文的目的,是想要介绍慈禧做出宣战决定时面临的真实局面,从而对那段历史有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我们以往对中国近代史的认知,有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往往只是基于中国自己一方的史料,而很少使用外国的史料。
其实,在中国古代史方面,也有类似问题。但是,中国古代史中的“外国人”,主要是游牧民族,很多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和历史记录,所以只能主要依靠中国这边的史料,比如研究汉朝和匈奴的关系时,匈奴方面的史料很少,这就没办法了。只能依靠《史记》《汉书》等中国的史料了。
到了晚清民国以来的近代,对中国影响很大的西方国家,却有着完善的档案、出版、媒体系统,相关史料非常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近代史的全面认识,就必须利用中外双方的史料。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再现当时的真实历史条件,从而真正理解历史当事人的行为动机和理由。
像义和团运动这样的大事件,如果只看中文史料,对于其中外国人的所作所为,就只能“知其然”——知道他们都干了什么,而不能“知其所以然”——不知道他们行动的动机到底是什么。结果就是,要么把外国人看成无恶不作的魔鬼,要么把他们看成全心全意来帮助中国人民的大好人。这当然都是片面的极端化认识。
接下来,我们就从教案、外交、步步升级的误会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慈禧为何对列强宣战。
2教案
教案,就是和基督教有关的各种案子。晚清时,教案是很多地方的地方官最为头疼之事。
对于教案中的是是非非,有两种评价:
一是美化传教士一方,强调他们在传播科技知识、西方文化方面的作为,认为教案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中国民众不理解现代科技知识,或者仇恨基督教,才造成种种冲突,最终酿成排外的义和团运动。
二是丑化妖魔化传教士一方,认为他们都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先锋队,来中国传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侵略中国。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解释为什么传教士都那么坏——当然有人可能认为无需解释。洋人就是那么坏。
以常理判断,上述两种说法,显然都有不通之处。
首先,我们中国人并无强烈的宗教意识。中国一向都是多种宗教共存的社会。再多一种基督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中国人因为仇视基督教,就要把他们都杀光,这说不通。
说传教士都是恶贯满盈的魔鬼,也与事实不符。而且,这种指责虽然很犀利,但却因为缺乏真实内容,反而说服力不强。
想要真正理解传教士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就得去翻看他们自己的记录和档案等等。看看当时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完整的背景其实是这样的:在中国人看来,传教士都是大鼻子洋人,所以教会是同一帮人一码事。但教会当然不是同一码事。基督教分成三大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每一个教内部又有众多教派。他们都是分别向中国派出传教士的。
这些传教士到了中国,就像今天的公司业务代表到了一个新市场地区,要做的是尽可能拓展业务,也就是要增加信徒、扩大所属教派的影响、兴建教堂等等。在不同教派的传教士之间,竞争很激烈。
传教士为了争取更多的中国入教,想出各种办法,甚至不择手段。
其中很不光彩的一种,就是帮助中国信徒打赢官司。
英国驻华领事1899年在向国内的一份报告中说:“我发现传教士一天比一天倾向于借助领事权力来争取教徒,因而卷入世俗的官司诉讼”。这位领事准确地看到,很多新入教者都是不法之徒,就是想要利用传教士达到个人的目的。
在湖北,有两个村子因为争夺一个池塘而打官司。打输官司的那个村不甘心,全体加入了天主教会。天主教会的神父就出面,要求地方官重新审理这个案子。打赢官司的那个村一看,什么,还有这种 *** 作?!那好,他们赶紧全体加入了英国国教。
就这样,打官司成了各教派传教士吸引信徒的好办法。这种做法势必造成中国的官民矛盾激化。普通百姓对教民的特权地位当然愤怒不已。到义和团运动爆发前夕,山东所有县的县官,都对传教士频繁发动教案、动辄到衙门闹一番的做法强烈不满,非常气愤。
可见,义和团对洋教的排斥乃至攻击,并非只是由于中国农民的愚昧,或者是因为他们反对基督教。他们的反抗有充分的现实理由。而这些现实理由,因为缺乏外国教会方面的史料,以往并没有被充分揭示。
3外交
在义和团运动爆发之前的几年,中外之间的外交关系实际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外交上的变化,是后来中外关系的全面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研究当时西方各国外交部、海军部等政府部门的档案,尤其是当时各国驻华公使和他们本国政府之间的来往通电,能明显看出这种变化。其中很多情况,如果只看中文史料,是无法得知的。
大的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西方几个大国之间结盟、反结盟、互相试探、重新组合的国际关系复杂期——这种复杂的博弈,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当时,对西方列强来说,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和清政府的关系,并不重要。
既然列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所以,
他们派驻中国的外交官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处理对华关系”,而是“在中国处理和其他欧洲强国的关系”。
于是,列强当时驻华的外交官,人事上来了个大调整,把过去的那批“中国通”都调走了,调来了一批“非洲派”外交官。
“亚洲派”和“非洲派”外交官的区别在于:非洲比亚洲落后得多,所以,派到非洲的西方外交官,根本不屑于和当地人打交道。他们就是来发号施令,甚至就是去直接统治的。“非洲派”外交官,惯用恫吓、威胁等手段。
而亚洲国家,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奥斯曼帝国,都有成熟的政府机构。“亚洲派”外交官虽然也盛气凌人,但他们知道,和亚洲国家打交道,毕竟要按照规矩办事。所以,在中国的这些“亚洲派”外交官乐于了解当地情况,很多都成了“中国通”,有的甚至还成了汉学家。
“中国通”被调走了,换来了一批“非洲派”。从这些外交官发回本国的电报看,内容主要是对其他西方列强驻华公使活动的猜测和分析,对中国政治的分析非常少,比如英国公使窦纳乐,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对他的评价是:“此人对东方一无所知,而其工作方法是基于对付非洲黑人的经验。”
这些“非洲派”外交官,毫无兴趣了解和分析中国的政治局势,对中国非常厌恶和鄙视,在文化和礼仪上都和中国格格不入,他们甚至厌恶在北京的生活。这么一帮人成为驻华公使,可以想象,中外之间的交流、沟通会遇到多大的麻烦。
4步步升级的误会
慈禧对列强不惜一战的原因,常见的说法是:列强反对慈禧废掉光绪,甚至还有说列强支持戊戌变法,要帮助中国加快现代化的。慈禧因此大为不满,于是对各国宣战。
其实,这种说法,正是只看中国自己史料的结果。如果看看西方各国的档案,就会发现,虽然各国不赞成慈禧废掉光绪,但他们其实并不十分关心此事。毕竟,清朝换不换皇帝,是中国的内政,和外国没多大关系,更没有多少利益冲突。至于说外国人帮助中国变法图强等等,更是意*。当时,各国要着急的事情很多,没有谁真正关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当时,外国公使们真正关心的事情,是尽快镇压河北等地的义和团运动。
为了促使清廷尽快镇压义和团,公使们频频向清廷施加压力,还让各国海军军舰在塘沽海面武力示威。联想到此前外国使馆曾经保护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慈禧太后误以为,外国人是要联起手来和她对着干,阻止他换掉光绪皇帝。而这是慈禧太后绝不能接受的。要知道,皇位继承问题,在中国一向超级敏感,决不允许外人插言。
在清廷看来,镇压义和团这种组织松散的民众起义,很简单,派出正规部队,很快就能压住义和团。可是,既然洋人特别在乎义和团,而他们看来又要干预皇位问题,那反而就不能镇压义和团了,要用这个作为筹码控制洋人。
中外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就这样步步升级,一直到不可收拾、大打出手为止。
事实上,直到宣战前夕,慈禧的头脑都没有发昏。她接连召开御前会议,想要找到和平解决的机会。大沽炮台失陷的消息最终传来时,她才决定对列强开战。
虽然如此,看看清廷当时对列强的宣战书(见文后附录),就会发现很多怪异之处,足以表明慈禧当时犹豫不决的矛盾心理。
首先,宣战书的文学性很强,有人说是“离骚体”,并不是标准的外交文书。
其次,说是宣战书,但对哪国宣战,何时开战,都没有提及。当时的盛京将军就特地向中央请示:这次到底和谁打啊?
第三,既然是宣战书,应该递交给有关国家。但是根本没有,只是下发给清廷各级官员,和一般的上谕差不多。所以,翻遍史料,也见不到各国对这个宣战书的正式答复,因为他们根本就没从正式外交渠道接到宣战书。
第四,因为宣战书中没有明示到底和哪国开战,所以,“向十一国宣战”云云,其实是后来根据《辛丑合约》签字国反推而来,实际中并不存在向十一国宣战这个正式程序。
一场震动全世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近代发展方向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不仅是义和团运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很多大事,如果能结合中外各方的史料来看,都会有和此前大不相同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学者们有责任在这方面多做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中国这段纷繁复杂的经历。
5附录“清廷的宣战书
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遵我约束。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
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怨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毁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肯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吾人民耳。故一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吾赤子」之谕,原为民教,解释夙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然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日公然有社士兰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
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於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肆兵监器利,自取决裂如此乎。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戴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只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无所。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抗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馀省,人民多至四百馀兆,何难减比凶焰,张我国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儴项,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勋。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朕即刻严诛,绝无宽贷。尔普天臣庶
以上就是关于三款app宣战微信,你觉得能撼动微信10亿地位吗全部的内容,包括:三款app宣战微信,你觉得能撼动微信10亿地位吗、1900年慈禧曾代表中国向全世界宣战,李鸿章等人为何不阻止呢、二战爆发爆发四个阶段及进程示意图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