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200plc通讯端口设置

s7200plc通讯端口设置,第1张

1、首先通过STEP 7 MicroWIN软件打开自己的程序,在菜单“工具”中点击“以太网向导”。

2、在d出的对话框中点击“下一步”出现如图指定模块,点击“读取模块”,搜索已需要配置的模块,双击搜索出的模块,这样就指定了模块在CPU中的位置。

3、点击“下一步”,d出图3模块IP地址对话框,如红色箭头所示,这里可以设置所需的IP地址,按需求输入即可。

4、配置完成点击“下一步”d出下图,其中“模块命令字”选项默认即可,“对等连接”这里可以指定被访问计算机的台数,最多支持8台,一般设置最大值“8”。

5、配置通信模式。这里的PLC作为服务器,即供远程计算机(客户机)访问,PLC不需编写任何通信程序。所以所有通道都配置成服务器,且“接受所有连接请求”,意思是不需要指定远程客户机的IP地址;否则需指定要访问的远程机的IP地址。

特别注意一下每个连接通道的“本地属性TSAP 1001”是不一样的,有的上位机软件需要这个端口号才能通信。

6、接下来的步骤按提示下一步即可。特别注意“为配置分配存储区”中绝对能和用户程序中的存储单元有重复的。否则程序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最后,点击完成,IP地址配置成功。

S7-200通信最经济的方式就是采用PPI协议和自由口通信协议。对于S7-200之间进行通信,PPI协议又更适合——它比自由口通信的编程更简单!下面就对这个PPI通信进行说明——以2台S7-200通信为例,做一个实例。

设备配置:1台S7-200 CPU 226CN的PLC、 1台S7-200 CPU 224XP的PLC

硬件连接:原则上需要配备1条紫色的Profibus电缆、2个黑色的Profibus-DP接头。如果需要在PLC通信时对所有在线的PLC进行监控/编程 *** 作而不占用另外的通信口(也就是说,假如所有PLC用端口PROT1进行PPI通信,而现在要对所有PLC依次编程/监控,但又不想占用这些PLC的端口PROT0——端口PROT0可能已作它用),那么必须在其中1台PLC采用带编程口的Profibus-DP接头。所以说,带编程口的Profibus-DP接头在整个网络中只需要一个就可以了。这样,也就可以在某一台PLC处对在网的其它PLC进行编程/监控。

引脚分配:

S7--200 CPU上的通讯端口是符合欧洲标准EN 50170中PROFIBUS标准的RS--485兼容9针D型连接器。下表列出了为通讯端口提供物理连接的连接器,并描述了通讯端口的针脚分配。下面是S7-200的通信接口——D型9孔母头的引脚定义。

网络电缆的偏压电阻和终端电阻

为了能够把多个设备很容易地连接到网络中,西门子公司提供两种网络连接器:一种标准网络连接器(引脚分配如表7-7所示)和一种带编程接口的连接器,后者允许您在不影响现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再连接一个编程站或者一个HMI设备到网络中。带编程接口的连接器将S7--200的所有信号(包括电源引脚)传到编程接口。这种连接器对于那些从S7--200取电源的设备(例如TD200)尤为有用。两种连接器都有两组螺钉连接端子,可以用来连接输入连接电缆和输出连接电缆。两种连接器也都有网络偏置和终端匹配的选择开关。典型的网络连接器偏置和终端如图所示:

处于中间节点的从站在不工作时可以断电。

PROFIBUS电缆的接法

PROFIBUS电缆,紫色,只有两根线在里面,一根红的一根绿的,然后外面有屏蔽层,接线的时候,要把屏蔽层接好,不能和里面的电线接触到,要分清楚进去的和出去的线分别是哪个,假如是一串的,就是一根总线下去,中间不断地接入分站,这个是很常用的方法,在总线的两头的两个接头,线都要接在进去的那个孔里,不能是出的那个孔,然后这两个两头的接头,要把它们的开关置为ON状态,这时候就只有进去的那个接线是通的,而出去的那个接线是断的,其余中间的接头,都置为OFF,它们的进出两个接线都是通的(我觉得德国人真的是和我们的思维不同,我觉得应该是OFF表示关闭吧,他偏设置ON为关闭,搞不懂)。这就是线的接法,接好了线以后呢,还要用万用表量一量,看这个线是不是通的。假如你这根线上只有一个接头,你量它的收发两个针上面的电阻值,假如是220欧姆,那么就是对的,假如你这根线已经做好了,连了一串的接口,你就要从一端开始逐个检查了。第一个单独接线的接口,是ON状态,然后你把邻近的第一个接口的开关也置为ON,那么这个接口以后的部分就断了(出口的线已经被关掉了啊~)现在测最边上,就是单线接的那个接口,之后的东西一直都是测这个接口,测它的收发两个针,和刚才一样,假如电阻是110欧姆(被并联了),那么这段线路就是通的,然后把中间刚才那个改动为ON的接口改回到OFF,然后是下一个接口改为ON,。。。。。。就这么测下去,哪个的电阻不是110欧姆了,就是那一段的线路出问题了。

PROFIBUS网络电缆(西门子产品号:6XV1 830-0EH10),波特率为100Kbps以下时也可使用普通双绞线(截面积不小022平方毫米)。 原则上绿色接RS485信号负(对应Profibus接头的A1)、红色接RS485信号正(对应Profibus接头的B1)。当然,统一反着接也可以——绿色接RS485信号正(对应Profibus接头的B1)、红色接RS485信号负(对应Profibus接头的A1)。不要交叉就行。

Profibus-DP现场总线电缆电缆:用于Siemens公司支持的Profibus-DP总线系统。

●能够对应12Mbps的高速传送,充分发挥PROFIBUS-DP的功能。

●铝箔PET带和高密度编织的双层屏蔽使抗干扰性能出色,通信的传送质量稳定。

●护套使用了柔软性和耐油、耐热性能良好的无铅聚氯乙烯混合物。

●护套的颜色以紫色(RAL001)为标准色。

德国LAPP UNITRONICO BUS L2/FIP:实心裸铜丝导体,2芯绞合成对,芯线颜色为红+绿。 铝箔屏蔽后加裸铜丝编织,PVC外护套,阻燃,符合VDE 0472第804部份,B类试验(IEC 3321),紫色(RAL4001)。

传输速率决定允许的总线电缆最大长度如下:

PROFIBUS-DP 15MBit/s=最长200m

(SIMATIC网) 120MBit/s=最长100m

工厂通讯处理层 10MBit/s=最长200m

25MBit/s=最长200m

上述参数适用于PROFIBUS-DP及PROFIBUS—FMS总线电缆。

国产普通屏蔽电缆也可以替代PROFIBUS电缆,没有问题,实践证明是可以用的。这样说吧,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是要有些请提条件的,比如西门子给出的多大速率下对应多大的通讯距离,西门子DP电缆没有问题,但是国产屏蔽电缆就有可能不能用到这么长的通讯距离。要选用质量好的国产屏蔽电缆。

为了保证信号的稳定要在DP网络的两端接电阻,3和8脚接220电阻,3和VP引脚接390电阻,8脚和DGND脚接390电阻。如果有RS485连接器,就不用自己加终端电阻,RS485连接器中已经自带终端电阻了。

国产屏蔽电缆抗干扰的能力应该要若一些,如果是电磁环境很差的地方,例如有交交变频系统等,建议使用profibus-dp电缆。比较重要的系统中,对通讯安全非常严格的话,建议还是使用西门子的profibus-dp电缆。

上面是官方提到的硬件连接方式, 在实际中,我们可能因为使用情况不同(临时使用、实验使用、同一个电控柜内使用等),手边没有现成的Profibus电缆和Profibus-DP接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自己制作了。下面就简单说一下制作方法:

1、不带编程口的通信线制作:

有多少个PLC就买多少个D型9针公头,然后买需要长度的Profibus电缆(实在没有,买屏蔽双绞线也可以,不过抗干扰性没那么好哟;近距离的话,随便用什么线连接都可以,哪怕是2根单股导线,也没问题)。通过电缆,把这些D型9针公头的3脚依次连接在一起,把这些D型9针公头的8脚也依次连接在一起。接线的时候注意点,不要接错了——笔者就因为疏忽大意接错线,导致查了几个小时的故障才发现接线错了(首先怀疑线错了,用万用表打,没发现问题,晕哟,可能是遇见鬼了;最后把线全拆了,重新焊接即恢复正常)。

如果通信存在问题,那么建议把这些D型9针公头的5脚也接在一起,强制低电位相等。如果有屏蔽线的话,就接上屏蔽线。屏蔽层接到每台设备的外壳并最后接大地。

至于终端电阻和偏置电阻,距离短的话,就可以不接了。不过,虽然不接,也得了解其原理——终端电阻和偏置电阻如17楼图示。因为PROFIBUS的连接电缆通常采用TYPE A标准,其中的电缆阻抗值最大为165欧,390/220/390的等效电阻是170,是为了实现阻抗匹配。当没有通讯进行时,终端电阻可以保证信号线间的电压差。通常加载在终端的电压为5V,390/220/390使得两信号线点的电压值分别为195和305V,是理想的静态电压(差分)。

官方的PROFIBUS接头有进线和出线2个口,采用官方的PROFIBUS接头接线时需要注意:“首站”和“末站”都接进线。

其实“首站”和“末站”接出也能通信的,但是为了保证通讯的稳定,“首站”和“末站”都要把终端电阻置为ON,这时如果还把“首站”和“末站”接出线,那么“首站”和“末站”都被终端掉了。所以西门子规定:“首站”和“末站”都接进线。

2、带编程口的通信线制作:

先制作不带编程口的通信线,然后再找一个D型9孔母头,与其中一台PLC的D型9针公头一对一连接:1-1,2-2,3-3,4-4,5-5,6-6,7-7,8-8,9-9。PLC编程电缆(多主站电缆)连接那个D型9孔母头。这样,电脑就可以监控那台PLC了。同时,因为同时也连接到了网内所有PLC,所以也可以监控网内所有PLC。

注意:无论是否采用西门子原装的总线电缆和接头,如果是不带编程口,那么就只能监控到1台PLC而监控不到在网的其它PLC————例如,1台PLC采用端口PORT1与其他PLC进行通信,而编程电缆连接到了这台PLC的端口PORT0,那么在电脑上是无法监控到在网的其它PLC的。因为,电脑的编程电缆的通信线3,8脚和在网的其它PLC都不存在物理连接嘛。

采用了不带编程口的通信线,PLC插在不是联网那个通信口上监控,只能看到1台PLC:

采用了带编程口的通信线,PLC插在联网那个通信口上监控,能看到在网的所有PLC:

不过,最好只搜索设定的波特率就可以了,不要搜索所有波特率,否则可能出现问题:

要监控在网的哪台PLC,需要打开相应的PLC程序,然后搜索出所有的PLC,再把光标置于相应的PLC上,点击“确定”。然后可以下载和监控那台PLC:

如果电脑上当前PLC程序和“通信”的当前地址的PLC的程序不同,是无法监控该PLC的。

如果电脑上当前PLC程序“系统块”中的地址和“通信”的当前地址不同,那么将无法下载:

下面就来针对dingqw1234网友的要求做一个实例:1台CPU 226CN 作为主站,1台CPU 224XP作为从站,要把CPU 224XP的输入点数据全部传到CPU 226CN里面。

一、硬件连接:

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用到编程口的通信电缆把CPU 226CN和CPU 224XP的端口PORT1连接起来。当然,这个连接口可以随意组合,不过,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到程序的编制——如果同一台PLC的2个编程口的地址不同(要连接多个通信设备或不同的用途,就需要把2个通信口设置为不同的地址),那么就可能会影响到程序的编制。

二、PLC地址分配:

编程软件TEP 7 MicroWIN分配的地址固定是0;程序中PLC的默认地址为2,这个我们要修改;因为该系统中没有其它设备,例如人机界面/触摸屏,这里就把CPU 226CN的PROT0口的地址设为1,把CPU 226CN的PROT1口的地址设为2,把CPU 224XP的PROT0口的地址设为3,把CPU 224XP的PROT1口的地址设为4。

当然,每个PLC的2个端口可以设置为相同的地址,这样的好处是:当一个通信口坏掉时,可以插到另外一个通信口,而不用更改主站PLC的程序。

把每个PLC的2个端口设置为不相同的地址,笔者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好处(如果你知道,请告诉笔者,多谢!),只有坏处:当一个通信口坏掉时,插到另外一个通信口,需要更改与这台PLC通信的主站PLC的程序。不过这个例子中笔者这样分配地址,是做个实验而已。

三、编程:

针对上面的控制要求,从站CPU 224XP就不需要编程了,只需要把CPU 224XP的PROT0口的地址设为3,把CPU 224XP的PROT1口的地址设为4并下载系统块就可以了。这个步骤就不赘述了,地址设置方法请参阅对CPU 226CN的设置。

下面是对主站CPU 226CN进行编程和系统块地址设置的步骤。该例中,采用PPI协议进行通信(比自由口通信要简单得多),而且采用指令向导来编程(比直接设置特殊存储器SMB、调用NETR和NETW指令要简单得多)。

点“设置PG/PC接口”,选中“PC/PPI Cable(PPI)”,点“属性”,在“本地连接”中选择你的编程程电缆的类型——COM1、COM2或是USB;在PPI中勾选“高级PPI”——非西门子官方电缆就不要选了,即使选了也不支持。点击“确定”——“确定”。

把编程电缆插到每个PLC,对每个PLC设置指定的地址和设置统一的波特率——如果电缆质量不好,非原装电缆,波特率设置不要过高。先点“通信”,然后双击“双击刷新”。搜索到PLC地址后,设置好当前PLC地址。然后修改系统块中的PLC端口,按照预设的地址进行修改。最后下载系统块,把PLC相应端口设置为预设的地址。这个 *** 作比较简单,我就不在贴图赘述了。

把编程电缆插回到D型9孔母头。点击“通信”,取消勾选“搜索所有波特率”,然后双击“双击刷新”:

把光标移动到要监控/下载的PLC上面。如果要编226CN主站,移到地址2,如上图。

点击“工具”——“指令向导”,选择“NETR/NETW”,点击“下一步”:

选择需要配置的 *** 作数量(这个例子为1),点击“下一步”:

选择主站的通信口(本例为端口1),点击“下一步”:

选择读还是写(本例为读),选择读几个数据(本例读2个数据,IB0-IB1;对于226CN的输入,应当读3个数据,IB0-IB2,共24个输入),选择PLC的地址(本例为4):

说明:

如果您在配置NETR,指定以下内容:

- 数据存储在本地 PLC 中的位置。有效 *** 作数:VB、IB、QB、MB、LB。

- 从远程 PLC 读取数据的位置。有效 *** 作数:VB、IB、QB、MB、LB。

如果您在配置 NETW,指定以下内容:

- 数据存储在本地 PLC 中的位置。有效 *** 作数:VB、IB、QB、MB、LB。

- 向远程 PLC 写入数据的位置。有效 *** 作数:VB、IB、QB、MB、LB。

点击“下一步”:

至此,向导完成。

然后在组程序中调用生成的加密子程序:

然后,下载该程序到PLC中即可。

然后监控程序,如果错误输出为1,那么是有问题的,表示通信不成功。如下图,M01的值为1:

只有错误输出为0,通信才是成功的(网络读写成功),如下图:

通信成功以后,重站PLC的输入就被读取到主站的VB存储器中了:

首先,你用的是CPU226,226有2个485端口,你MODBUS用的是端口0,那么你调用的功能块也必须是针对端口0 的;

其次,从站地址,波特率可以根据仪表参数来设置,一般从站地址不要设置过大,波特率不要设得太高。

再次,你调用了MODBUS主站协议块后,最好能对库存储区重新进行划分,设置好功能块的相关引脚参数后下载,先看看能不能读到数据,如果读不到数据,可以采用单边调试的办法对PLC端和仪表端单独调试确保数据格式/位等都正确。单边调试都没有问题后再把这2个设备连起来调,好多想当然觉得发送的数据是这样的结果单调时数据却不是这样。

最后,做个时间定时器轮训执行不同的段来读取不同的从站数据。

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互相通讯)一直是困扰广大程序员的难题,尽管已经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但迄今为止没有哪一种方案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只有学习并了解了它们的优缺点后,才能在特定的情况下选择最佳方案,以满足最终的要求。1、共享在硬盘上建立一个文件,一个应用程序往该文件里写数据(可以不关闭文件,但必须刷新缓冲区),另一个应用程序以共享方式打开这个文件并读取其中的内容,这便是最简单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对于网络用户而言,只要两台终端上安装的都是Win311 For Workgroup或Windows 95(或NT),则只要设置一下目录共享,映射成网络驱动器,同样可以简单地实现数据交换。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能采取轮询的方式获得最新数据(效率低下),网络映射的驱动器绝对不能变动或取消(可靠性差),所以这是一种“低级”的通讯方式。2、DDE每个Windows程序员都不会对DDE(动态数据交换)感到陌生,它是最早的基于Windows的数据交换方法,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冷连接、温连接和热连接。一般都是由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出连接申请,并且必须指明服务器端的名字和标题。在连接建立后,数据可以双向流动。典型的例子如抓图软件SnagIt,它提供了DDE接口,能够让其它应用程序来控制它。DDE是完全向后兼容的,从16位平台转到32位,源代码几乎不用修改。DDE还有网络功能。使用过Win311 For Workgroup的人大概都还记得,它自带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小程序“Chat”,能使两台计算机通过网络实时交谈,这在当时几乎是一项创举。可是很少有人知道“Chat”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DDE,即NetDDE。它的基本工作原理仍然是DDE,但它能使一台计算机向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另一台终端发消息,而不像普通DDE 只能局限在同一台机器上。与其它的数据交换方式相比,DDE已不够先进,而且Microsoft也不再积极支持DDE,所以它的前景不被看好。3、WM_COPYDATAWindows消息WM_COPYDATA功能强大,知之者却甚少。它的确切定义是:一个应用程序向另一个应用程序传递数据时所发出的消息。众所周知,Windows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息机制,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数据放在消息中一起发送出去呢?这样,我们只要调用SendMessage(),以对方窗体的句柄作为第一个参数,以含有指向实际数据的指针结构的地址作为第二个参数,就可以把整个数据块当作消息发向另一个应用程序。也许有的程序员会说,一个自定义的消息同样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他只说对了一半。自定义消息的确可以发送到其它的应用程序上去,但其原始数据所在的内存区只有在发送过程中才是合法的,若在其它模块中存取该内存区就会导致“Access Violation”。而使用WM_COPYDATA 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Windows 本身会替你处理这一切。深入钻研下去,你会发现它其实是先创建了一个文件映射的对象,将发送方的原始数据先拷贝至映射文件,然后再在接收方对这个映射文件打开一个“视图”。WM_COPYDATA 的不足之处在于:必须要有一个窗体来接收消息和数据(缺乏灵活性),数据在使用之前先得拷贝到一个映射文件(浪费资源)。4、NetBIOS从80年代开始,NetBIOS就是开发Client/Server类程序的标准接口。而当时其它的解决方案几乎都是从UNIX系统上发展而来的。当然,对于今天的用户而言,NetBIOS已不是唯一的选择,他们可以从各种方案中择优选取。在Windows 95和NT平台上,可以通过API函数Netbios()来调用NetBIOS功能。NetBIOS兼容以下几种低层协议:NetBEUI协议(NBF)、NWLink NetBIOS(NWNBlink)、NetBIOS over TCP/IP(NetBT)。NetBIOS的优点是速度较快,缺点是可靠性较差。5、标准的Sockets和WinSockSockets是15年前在UNIX系统上提出来的,一开始主要是用于本地通讯,但很快就应用在Client/Server体系上了。它的内核很简单:你可以将一个Socket看作是一个双向的节点,一个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它先与另一个程序建立连接(建立在一个双方都认可的端上,以便于区分同时运行的几个通讯线程),然后就可以彼此交换数据了。微软公司在其基础上创建了WinSock,专门用于Windows接口,与Socket完全兼容。近年来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大行其道,Socket也随之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如今,Sockets已在Internet上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它的可移植性好:Socket应用程序无论在任何平台间都能互相进行通讯(不管是PC机还是Macintosh,也不管是Windows平台还是UNIX平台)。而最新推出的WinSock 20,已不仅仅只基于TCP/IP协议,还可基于其它几种传输协议(如IPX)。Socket的缺陷是它工作在通讯的低层,所以实现起来较为复杂(如果是Win 95或NT平台,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微软公司提供了相应的控件)。但是,如果要在多个平台间互相通讯,则Socket是不二之选。6、Mailslot和PipeMailslot和Pipe有很多相同点,即都是高层的、基于内存的通讯系统。Mailslot由Server端创建,代码如下: myMailslot = CreateMailslot(pSlotName, 0, MAILSLOT_WAIT_FOREVER, NULL);然后,Client端就可以像打开文件一样打开这个Mailslot,再通过API函数WriteFile()来将数据写入到消息队列中。与此相类似,Pipe也是由Server端创建的,代码如下:pipe = CreateNamedPipe(pPipeName, PIPE_ACCESS_DUPLEX, PIPE_TYPE_MESSAGE |PIPE_READMODE_MESSAGE | PIPE_WAIT, PIPE_UNLIMITED_INSTANCES, BUFSIZE,BUFSIZE, 20000, NULL);接着,Client端就可以通过一般的文件API读写数据,代码如下:pipe = CreateFile(pPipeName,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0,NULL);success = WriteFile(pipe, pMessage, strlen(pMessage) + 1, &bytesWritten, NULL);Pipe分两种,即命名Pipe和匿名Pipe。匿名Pipe是以句柄而不是以名字来进行标识的,因而也就限制了它只能在同一台机器上通讯,而不能应用于网络。命名Pipe则提供了以名字来进行标识,所以能在网络上的其它任何地方打开它。需要注意的是:命名Pipe只能在 Win NT而不是Win 95上创建(即Server端),Client端则可以是任意平台。Pipe既可以单向通讯也可以双向通讯,Mailslot则只能单向通讯。Client端可以发送消息给mailslot,但不能接收消息;如果你想要接收消息,则只能创建一个新的mailslot。但mailslot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它支持数据广播。也就是说,若Client端发送一条消息,则整个网络中的同名对象都能收到。这是因为mailslot的名字的作用域只是在本台机器上,所以可在不同机器上创建同名的mailslot,当Client端发来消息时则每一台机上的mailslot都得到了该消息的一份拷贝,并在本机上作出相应的反应。Mailslot的最大缺陷是不可靠,因为它的数据是以数据报格式来传送的,网络错误或负荷过重都会导致数据丢失。Pipe则较为可靠,但它不能广播。所以,如果你不需要进行广播,则Pipe是更好的选择。选择Mailslot,则要对此后遇到的麻烦有充分的准备。7、剪贴板(Clipboard)大家对Windows的剪贴板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吧?它的出现就是为了实现应用程序间的互相数据交换。Windows提供了一系列的API函数来让应用程序安全地打开剪贴板,读写其中的数据。剪贴板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有新的数据放在剪贴板上时,则先前的数据就会被冲掉,而在Windows中用到剪贴板的时候又实在太多了,所以这种方式用于程序间的通讯显然不够安全。8、COM和DCOM公共对象模式(COM)是一种协议,它建立了一个软件模块同另一个软件模块之间的连接,然后将其描述出来。当这种连接建立起来之后,则两个模块之间就可以通过称为“接口”的机制来进行通讯。COM可以用不同的语言(VB、VC、Delphi)进行编制,又能被其它语言编写的程序所使用,并且不用管通讯双方实际所处的位置(是在同一台机上,还是在同一个网络上的不同机上)。事实上,Internet上有大量的COM控件可供人们下载使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应用程序间的相互通讯(甚至是Internet程序间的通讯),硬盘上能够看到的大量的ocx文件其实就是一种COM。COM对象为外部调用提供了一个标准的界面,COM Client通过创建COM Server的一个实例获得指针,转向所需的函数定义处并执行相应的程序。讲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先正确定义好COM对象的属性(Property),再执行相应的方法(Method)。DCOM(分布式公共对象模式)是COM在网络上的一种扩展,它通过把分布式对象间的通讯变成一个实体来实现通讯。COM如今被微软公司大力提倡,最著名的有OLE、ActiveX、DirectX和Win95、WinNT的外壳。由于微软公司目前在软件业处于霸主地位,所以COM很有可能成为将来的业界标准,其前途也较为看好。但COM的庞大也会使一些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望而却步,他们宁可自己多写一些代码以使整个程序更为简洁、有效而不愿使用COM。以上介绍的只是现今流行的一些通讯方法,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没有哪一种是万能的。因此,只有在合适的场合采用合适的方案,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以上就是关于s7200plc通讯端口设置全部的内容,包括:s7200plc通讯端口设置、西门子PLC之间的通讯是怎么完成的、PLC200作通讯(MODBUS协议)主站时 应如何设置PLC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527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