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是什么?解释一下好吗?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解释一下好吗?,第1张

实现EDI的环境和条件
要实现EDI的全部功能,需要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条件,其中包括EDI通信标准和EDI语义语法标准。
数据通信网是实现EDI的技术基础
为了传递文件,必须有一个覆盖面广、高效安全的数据通信网作为其技术支撑环境。由于EDI传输的是具有标准格式的商业或行政有价文件,因此除了要求通信网除具有一般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之外,还必须具有格式校验、确认、跟踪、防篡改、防被窃、电子签名、文件归档等一系列安全保密功能,并且在用户间出现法律纠纷时,能够提供法律证据。
消息处理系统MHS为实现EDI提供了最理想的通信环境。为了在MHS中实现EDI,ITU-T根据EDI国际标准EDIFACT的要求,于1990年提出了EDI的通信标准X435,使EDI成为MHS通信平台的一项业务。
计算机应用是实现EDI的内部条件
EDI不是简单地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标准数据文件,它还要求对接受和发送的文件进行自动识别和处理。因此,EDI的用户必须具有完善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从EDI的角度看,一个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EDI密切相关的EDI子系统,包括报文处理、通信接口等功能;另一部分则是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一般称之为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一个企业的EDP搞得越好,使用EDI的效率就越高。同样,只有在广泛使用EDI之后,各单位内部的EDP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因此,只有将EDI和EDP全面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标准化是实现EDI的关键
EDI是为了实现商业文件、单证的互通和自动处理,这不同于人-机对话方式的交互式处理,而是计算机之间的自动应答和自动处理。因此文件结构、格式、语法规则等方面的标准化是实现EDI的关键。
EDI的国际标准发展情况如前所述,即UN/EDIFACT标准已经成为EDI标准的主流。但是仅有国际标准是不够的,为了适应国内情况,各国还需制定本国的EDI标准。因此,实现EDI标准化是一项十分繁重和复杂的工作。同时,采用EDI之后,一些公章和纸面单证将会被取消,管理方式将从计划管理型向进程管理型转变。所有这些都将引起一系列社会变革,故人们又把EDI称为“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
EDI立法是保障EDI顺利运行的社会环境
EDI的使用必将引起贸易方式和行政方式的变革,也必将产生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例如:电子单证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问题, 发生纠纷时的法律证据和仲裁问题等等。因此,为了全面推行EDI,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如此,才能为EDI的全面使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律保障。
然而,制定法律常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EDI法律正式颁布之前如何处理法律纠纷?国外先进发达国家一般的做法是,在使用EDI之前,EDI贸易伙伴各方共同签订一个协议,以保证EDI的使用。如美国律师协会的“贸易伙伴EDI协议等”。
EDI的实现过程
EDI系统功能模型和工作原理
在EDI中,EDI参与者所交换的信息客体称为邮包。在交换过程中,如果接收者从发送者所得到的全部信息包括在所交换的邮包中,则认为语义完整,并称该邮包为完整语义单元(CSU)。CSU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统称为EDI的终端用户。
在EDI工作过程中,所交换的报文都是结构化的数据,整个过程都是由EDI系统完成的。EDI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
用户接口模块
业务管理人员可用此模块进行输入、查询、统计、中断、打印等,及时地了解市场变化,调整策略。
内部接口模块
这是EDI系统和本单位内部其它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的接口,一份来自外部的EDI报文,经过EDI系统处理之后,大部分相关内容都需要经内部接口模块送往其它信息系统,或查询其它信息系统才能给对方EDI报文以确认的答复。
报文生成及处理模块
该模块有两个功能:
a接受来自用户接口模块和内部接口模块的命令和信息,按照EDI标准生成订单、发票等各种EDI报文和单证,经格式转换模块处理之后,由通信模块经EDI网络发给其它EDI用户。
b自动处理由其它EDI系统发来的报文。在处理过程中要与本单位信息系统相联,获取必要信息并给其它EDI系统答复,同时将有关信息送给本单位其它信息系统。
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经双方EDI系统多次交涉后不能妥善解决的,则把这一类事件提交用户接口模块,由人工干预决策。
格式转换模块
所有的EDI单证都必须转换成标准的交换格式,转换过程包括语法上的压缩、嵌套、代码的替换以及必要的EDI语法控制字符。在格式转换过程中要进行语法检查,对于语法出错的EDI报文应拒收并通知对方重发。
通信模块
该模块是EDI系统与EDI通信网络的接口。包括执行呼叫、自动重发、合法性和完整性检查、出错报警、自动应答、通信记录、报文拼装和拆卸等功能。
除以上这些基本模块外,EDI系统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功能。
a命名和寻址功能
EDI的终端用户在共享的名字当中必须是唯一可标识的。命名和寻址功能包括通信和鉴别两个方面。
在通信方面,EDI是利用地址而不是名字进行通信的。因而要提供按名字寻址的方法,这种方法应建立在开放系统目录服务ISO9594(对应ITU-T X500)基础上。在鉴别方面,有若干级必要的鉴别,即通信实体鉴别,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相互鉴别等。
b安全功能
EDI的安全功能应包含在上述所有模块中。它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终端用户以及所有EDI参与方之间的相互验证;
数据完整性;
EDI参与方之间的电子(数字)签名;
否定EDI *** 作活动的可能性;
密钥管理。
c语义数据管理功能
完整语义单元(CSU)是由多个信息单元(IU)组成的。其CSU和IU的管理服务功能包括:
IU应该是可标识和可区分的;
IU必须支持可靠的全局参考;
应能够存取指明IU属性的内容,如语法、结构语义、字符集和编码等;
应能够跟踪和对IU定位;
对终端用户提供方便和始终如一的访问方式。
EDI的 *** 作过程
当今世界通用的EDI通信网络,是建立在MHS数据通信平台上的信箱系统,其通信机制是信箱间信息的存储和转发。具体实现方法是在数据通信网上加挂大容量信息处理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建立信箱系统,通信双方需申请各自的信箱,其通信过程就是把文件传到对方的信箱中。文件交换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在发送文件时,用户只需进入自己的信箱系统。
EDI可以看做是MHS通信子平台,图22、图23、图2 4分别表示了EDI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七层协议中的地位和作用、EDI信箱系统通信和交换原理、以及完整的通信流程。
通信流程中各功能模块说明如下:
映射(Mapping)—生成EDI平面文件
EDI平面文件(Flat File)是通过应用系统将用户的应用文件(如:单证、票据)或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成的一种标准的中间文件。这一过程称为映射(Mapping)。
平面文件是用户通过应用系统直接编辑、修改和 *** 作的单证和票据文件,它可直接阅读、显示和打印输出。
翻译(Translation)—生成EDI标准格式文件
其功能是将平面文件通过翻译软件(Translation Software)生成EDI标准格式文件。
EDI标准格式文件,就是所谓的EDI电子单证,或称电子票据。它是EDI用户之间进行贸易和业务往来的依据。EDI标准格式文件是一种只有计算机才能阅读的ASCII文件。它是按照EDI数据交换标准(即EDI标准)的要求,将单证文件(平面文件)中的目录项,加上特定的分割符、控制符和其它信息,生成的一种包括控制符、代码和单证信息在内的ASCII码文件。
通信
这一步由计算机通信软件完成。用户通过通信网络,接入EDI信箱系统,将EDI电子单证投递到对方的信箱中。
EDI信箱系统则自动完成投递和转接,并按照X400(或X435)通信协议的要求,为电子单证加上信封、信头、信尾、投送地址、安全要求及其它辅助信息。
EDI文件的接收和处理
接收和处理过程是发送过程的逆过程。首先需要接收用户通过通信网络接入EDI信箱系统,打开自己的信箱,将来函接收到自己的计算机中,经格式校验、翻译、映射还原成应用文件。最后对应用文件进行编辑、处理和回复。
在实际 *** 作过程中,EDI系统为用户提供的EDI应用软件包,包括了应用系统、映射、翻译、格式校验和通信连接等全部功能。其处理过程,用户可看作是一个“黑匣子”,完全不必关心里面具体的过程。
图25是一家贸易公司用EDI通信网络实现报关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EDI的通信服务
EDI的通信环境(EDIME)由一个EDI通信系统(EDIMS)和多个EDI用户(EDIMG)组成,见图26。EDI的开发、应用就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实现的,它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点对点(PTP)方式
点对点方式即EDI按照约定的格式,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终端处理,完成相互的业务交往。早期的EDI通信一般都采用此方式,但它有许多缺点,如当EDI用户的贸易伙伴不再是几个而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时,这种方式很费时间,需要许多重复发送。同时这种通信方式是同步的,不适于跨国家、跨行业之间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这种点对点的方式在某些领域中仍旧有用,但会有所改进。新方法采用的是远程非集中化控制的对等结构,利用基于终端开放型网络系统的远程信息业务终端,用特定的应用程序将数据转换成EDI报文,实现国际间的EDI报文互通。
增值网(VAN)方式
它是那些增值数据业务(VADS)公司,利用已有的计算机与通信网络设备,除完成一般的通信任务外,增加EDI的服务功能。VADS公司提供给EDI用户的服务主要是租用信箱及协议转换,后者对用户是透明的。信箱的引入,实现了EDI通信的异步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通信费用。另外,EDI报文在VADS公司自已的系统(即VAN中)中传递也是异步的,即存储转发的。
VAN方式尽管有许多优点,但因为各增值网的EDI服务功能不尽相同,VAN系统并不能互通,从而限制了跨地区、跨行业的全球性应用。同时,此方法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VAN只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下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下三层。而EDI通信往往发生在各种计算机的应用进程之间,这就决定了EDI应用进程与VAN的联系相当松散,效率很低。
MHS方式
信息处理系统MHS是ISO和ITU-T联合提出的有关国际间电子邮件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型。它是建立OSI开放系统的网络平台上,适应多样化的信息类型,并通过网络连接,具有快速、准确、安全、可靠等特点。它是以存储转发为基础的、非实时的电子通信系统,非常适合作为EDI的传输系统。MHS为EDI创造一个完善的应用软件平台,减少了EDI设计开发上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ITU-T X435/F435规定了EDI信息处理系统和通信服务,把EDI和MHS作为OSI应用层的正式业务。EDI与MHS互连,可将EDI报文直接放入MHS的电子信箱中,利用MHS的地址功能和文电传输服务功能,实现EDI报文的完善传送。
EDI信息处理系统由信息传送代理(MTA)、EDI用户代理(EDI-UA)、EDI信息存储(EDI-MS)和访问单元(AU)组成,见图27。MTA完成建立接续、存储/转发,由多个MTA组成MTS系统。EDI在MHS中的传递过程见图28。
EDI-MS存储器位于EDI-UA和MTA之间,它如同一个资源共享器或邮箱,帮助EDI-UA发送、投递、存储和取出EDI信息。同时EDI-MS把EDI UA接收到的报文变成EDI报文数据库,并提供对该数据库的查询、检索等功能。为有利于检索,EDI-MS将报文的信封、信首、信体映射到MS信息实体的不同特征域,并提供自动转发及自动回送等服务。
EDI-UA是电子单证系统与传输系统之间的接口。它的任务是利用MTS的功能来传输电子单证。EDI-UA将它处理的信息对象分作两种:一种称为EDI报文(EDIM),另一种称为EDI回执(EDIN)。前者是传输电子单证的,后一种是报告接收结果的。EDI-UA和MTS共同构成了EDI信息系统(EDI-MS),EDI-MS和EDI用户又一起构成了EDI通信环境(EDIME)。
EDI与MHS结合,大大促进了国际EDI业务的发展。为实现EDI的全球通信,EDI通信系统还使用了X500系列的目录系统(DS)。
DS可为全球EDI通信网的补充、用户的增长等目录提供增、删、改功能,以获得名址网络服务、通信能力列表、号码查询等一系列属性的综合信息。EDI、MHS和DS的结合,使信息通信有一了个新飞跃,为EDI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EDI、HS和DS的综合网络见图29。
>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哪两个方面去理解?
信息技术发展及趋势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培育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等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重点发展,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高速度大容量
速度和容量是紧密联系的,鉴于海量信息四处充斥的现状,处理高速、传输和存储要求大容量就成为必然趋势。而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存储器件的高速化、微型化、廉价化的快速发展,又使信息的种类、规模以更高的速度膨胀,其空间分布也表现为“无处不在”,在时间维度上,信息可以整合到信息系统初建的80年代。
2.集成化和平台化
以行业应用为基础的,综合领域应用模型(算法)、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海量存储、信息安全、依托移动互联的集成化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和信息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系统平台化的发展,各种信息服务的访r结果和表现形式,与访问途径和访问路径无关,与访问设备无关,信息服务部署灵活,共享便利。信息系统集成化和平台化的特点,使得信息消费型注重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不必关心信息技术细节。
3.智能化
随着工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入的主导方向,以“智能制造”为标签的各种软硬件应用将为各行各业的各类产品带来“换代式”的飞跃甚至是“革命”,成为拉动行业产值的主要方向。“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基于位置的应用模式的成熟和推广,本质上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阳环境治理、交通管理、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有机渗透。
4虚拟计算
在计算机领域,虚拟化( Virtualization)这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抽象、捌装、规范化并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的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这些虚拟资源不受现有资源的地域、物理组态和部署方式的限制。一般所指的虚拟化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通常所说的虚拟计算,是一种以虚拟化、网络、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为核心的一种计算平台、存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共享管理技术。虚拟化已成为企业IT部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般来看,虚拟化技术主要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内存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及桌面虚拟化。
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虚拟化技术主要用来解决高性能的物理硬件产能过剩和老的旧的硬件产能过低的重组重用,透明化底层物理硬件,从而最大化地利用物理硬件。由于实际物理部署的资源由专业的技术团队集中管理,虚拟计算可以带来更低的运维成本,同时,虚拟计算的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加专业的信息管理服务。虚拟计算应用于互联网上,是云计算的基础,也是云计算应用的一个主要表现,这已经是当今和未来信息系统架构的主要模式。

物联网分为的三层分别是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

1、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2、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3、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

物联网相关技术

1、地址资源

物联网的实现需要给每个物体分配唯一的标识或地址。最早的可定址性想法是基于RFID标签和电子产品唯一编码来实现的。

另一个来自语义网的想法是,用现有的命名协议,如统一资源标志符来访问所有物品(不仅限于电子产品,智能设备和带有RFID标签的物品)。这些物品本身不能交谈,但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可以被其他节点访问,例如一个强大的中央服务器。

2、人工智能

自主控制也并不依赖于网络架构。但目前的研究趋势是将自主控制和物联网结合在一起在未来物联网可能是一个非决定性的、开放的网络,其中自组织的或智能的实体和虚拟物品能够和环境交互并基于它们各自的目的自主运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779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 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