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荷华大学 卢刚

爱荷华大学 卢刚,第1张

爱荷华大学 卢刚

卢刚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他被李政道主办的中美物理交流项目选中。1985年大学毕业后,以交换生身份赴美公费攻读博士学位,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1991年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用粒子模拟(电离)研究“临界电离速度”效应”,导师是本系教授Christoph K. Goertz。毕业时未能获得最佳论文奖,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最终酿成惨烈血案。

1991年11月1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卢刚走进正在范艾伦会堂三楼309室召开座谈会。在监听了大约五分钟后,他突然拔出左轮手q开火了。他先打了他的博士生导师,47岁的高兹教授,高兹教授摔倒后,他朝他的后脑勺开了一q。然后,他向他的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伯特·艾伦·史密斯开了两q。这时,在场的很多人才醒悟过来,逃离了现场。此时,卢刚瞄准当时在场的另一名中国留学生、27岁的山·华林博士,向山·华林的大脑和胸部接连开了几q。然后,卢刚离开第一现场,来到二楼208室的院长办公室,q杀了44岁的院长德怀特·尼科尔森(Dwight R. Nicholson)。在确认了尼克松的死讯后,卢刚回到第一现场,发现几名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于是再次向史密斯的脑部开q。

随后卢刚持q离开物理系大楼,到达生物系大楼。从一楼到四楼,他好像在找女性目标(有目击者看到他进女厕所找人)。在这段时间里,他遇到了很多老师和学生,但卢刚并没有乱拍。

在未能找到目标后,卢刚再次进入行政大楼,冲进一楼111室的校长办公室,向副校长t·安妮·克利里(T. Anne Cleary)的前胸和太阳穴开了两q,并向办公室的学生秘书陈美雅·西奥森开了一q。

后来,卢刚到了二楼203室,开q自杀。

整个拍摄过程不到20分钟。卢刚在自杀前一共向六个人开q。除了一名女学生陈美雅·西奥森,其他五人全部遇难,她脊椎中q,颈部以下瘫痪。

警方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凶手使用的武器是一把38口径的左轮手q,另有一把22口径的手q随身携带但未使用。此外,警方还截获了案发前几天陆刚寄回国内的包裹、家书和汇款,并发现了陆刚的遗书。根据爱荷华大学的官方声明,遗书共有五页,其中英文四页,中文一页。然而,事发一个多月后,警方只向媒体发布了4页英文版。

据立臣留学360了解,关于凶手的开q动机,警方还没有正式结论,但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开q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博士学位论文的最高奖学金不是由卢刚获得,而是由单林华获得。另一种观点认为,q击事件的原因可能是经过6年努力获得博士学位的陆刚无法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以谋生。他无奈自杀,对社会不公采取极端报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18647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6
下一篇 2022-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