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是哪个省的

越剧是哪个省的,第1张

越剧是哪个省的 越剧发源地是哪里?有何依据?

越剧越剧是浙江嵊县的农民和农村手工业工人创造的。

他们把劳动生产中的发出的呼声(号子)逐渐发展成为山歌小调,用以歌唱自己的生活成为一种萌芽状态的说唱形式,在业余时当作自我娛乐的工具。

继而,又吸收了民间(宣卷调)的成份,成为(四工调)加扁偏、尺板、三挑板等击拍伴奏,形成了(唱书)这种民间艺术;一部分贫困农民就以这种(唱书)为副业,每於秋收后至清明农忙前,两人结成一档,到附近各县去卖唱,叫做唱(小歌)。

(小歌)艺人逐渐扩大了流动地区,渡过钱塘江流动到杭、嘉、湖一带,时日一久,又吸收了杭州、湖州说唱艺人的曲调,创造了一种(落地唱歙调),与(四工调)同时使用;这样,唱(小歌)的民间艺术就在农民群众中生下根来,有个别的(小歌)艺人,就逐渐转为职业艺人。

大概在十九世纪未叶,(小歌)艺人,在余姚歌戏(余姚滩簧)的影响下,在原来说唱的简单动作的基础上,把说唱艺术逐渐发展为简陋的舞台表演,就此出现了一个萌芽状态的小型剧种——小歌班(又名“的篤班”)。

<小篤班>艺人的演出服装,男角是用随身穿着的衣服,女角也只就近向农民借用一顶包头,一件竹布衫;但因为它歌唱出了农民的爱和恨,深为农民观众所欢迎,彼此建立起血肉相连的感情,从而使(小歌班)像雨后春筍般地滋长、发展起来,它深入到每一个偏僻的角落,远远扩展到附近各县。

同时通过不断的演出活动,培养出一批如魏梅朵(花旦)、马阿顺(小丑〉等优秀的艺人,尤以魏梅朵最有声望。

由于(小歌班)以农民为舞台主人,以地主流氓为嘲骂对象,敢於反映现实,敢于暴露社会的黒暗和不平,深为封建统治者所不满;他们诬蔑(小歌班)为“诲淫诲盗”,横加禁演、逮捕、迫使小歌班纷纷进入城市避难。

一九一六年,小歌班首次进入上海,由於设备简陋,艺术水平不高,演出了几个月就失败了。

一九一七年,梅朵、阿顺他们的班子接受失败的教训,从事对剧种的改良,採用绍兴乱d的(二凡)曲调、剧目、服装乐器(包括丝弦、锣鼓),学习了绍兴乱d与京剧的表演艺木,以“绍兴文戏”的名义,再度进入上海,演出於茶楼、小剧场等场所。

当时,主要艺人如梅朵、阿顺等,不仅把唱书时期的唱本如“梁祝”、“碧玉簪”、“百花台”等搬了舞台,而且在表演艺木上也有很多创造,从而争取到广大都市观众,在上海得以发展到二十多个剧团。

“绍兴文戏”时期和“小歌班”时期一样,艺人全是男性,到一九二一年前后,个别艺人如白玉梅等才开始注意到培养女艺人,但为数极少,固而男、女合演还是个别现象。

到一九二三年秋,由于艺人金云水(绰号矮尼姑)在嵊县施家岙训练了一批女学徒,这年冬天在上海就出现了第一个清一色的“绍兴文戏、文武女班”,主要艺人是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等。

但为期不久,因艺人年龄尚小(最大不过十三岁),艺术水平差,站脚不住,便又离开上海,重回到浙江小城市、大乡村去流动演出。

这个女班採用了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把绍兴乱d的(二凡)曲调演化为嚣板、渾板、倒板等唱法,还吸收了京剧的(皮簧)唱腔,甚至用京剧的形式演出武戏,如“绿牡丹”、“三本铁公鸡”等。

在农村演出获得广大观众的爱好,这就为此后的“绍兴女子文戏”开了先声,好多女子科班纷纷成立,同时也培养出不少优秀艺人,如马樟花、姚水娟、王杏花、竺素娥、筱丹桂、尹桂芳等。

越剧,由于它善於吸收其它兄弟剧种的优点,由於它积极从事於艺木改革,由于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提高演出水平,因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巨大的发展。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

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

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

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

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

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因越剧早期曾用”绍兴戏剧“、”绍兴文戏“为名,故有将越剧称为“绍兴戏”的说法,实是因当时无“越剧”之名而借用“绍兴戏”之称,但“越剧”实际上并非“绍兴戏”。

1852年(清咸丰二年)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创“落地唱书”。

落地唱书是浙江嵊县以马塘村为主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

1906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

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该日被称为越剧诞生日。

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初进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艺术粗糙简陋,观众寥寥无几。

后续有3班艺人来上海但均告失败。

在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后,艺术有所提高,1919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较知名的演员编演新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

这些剧目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受观众欢迎。

之后,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演奏时以15两音定弦,沿用绍兴大班习惯,称为“正宫调”,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主腔;并借鉴绍兴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

1921年9月16日,由费翠棠、颜焕亭等组成的戏班演出于第一戏院,当天,《新闻报》广告首次刊出“绍兴文戏”之名谓。

1921年9月至1922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向古装大戏发展。

剧目则受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演出。

主要演员有小生王永春、支维永,小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小丑马阿顺、大面金荣水等。

1923年7月,嵊县籍商人王金水请男班艺人金荣水回乡办第一个女班,招收13岁以下的女孩二十余人。

翌年1月14日,该女班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称“髦儿小歌班”。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

1928年1月起,女班蜂拥来沪。

至1941年下半年增至36个。

女子越剧的著名演员几乎都荟萃于上海。

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

男班因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1929年,嵊县办第二个女班,之后续有举办。

1931年底开始,一些女演员如王杏花、陈苗仙、吕福珠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后来沪,但仍为男女混合演出。

女子越剧在上海立足后,为适应环境和观众需求,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从业者进行了变革,称为“改良文戏”。

各剧团、班社竞相编演新剧目。

自1928年至1932年的4年间,编演新剧目逾400个,剧目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种多样,编剧多半曾从事过“文明戏”,剧目一般采用幕表制,当时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剧目内容的多样化引起演出形式相应的变化,出现向兄弟剧种学习的趋势。

当时有的学海派京剧,如商芳臣曾搬演周信芳的名剧《明末遗恨》;有的学申曲,如施银花、屠杏花移植上演西装旗袍戏《雷雨》;有的则学电影、话剧,如姚水娟演《蒋老五殉情记》《大家庭》,采用写实布景,人力车上台。

在经营方式方面破除了封建性陈规,实行经理制,统一掌管前后台。

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旦角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为屠杏花、竺素娥、马樟花;青年演员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都已崭露头角。

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

1942年10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在大来剧场开始改革。

前两年陆续聘请编导有于吟(姚鲁丁)、韩义、蓝明(流)、萧章、吕仲、南薇、徐进等,多为年轻的业余话剧工作者。

他们把进行改革的越剧称为“新越剧”。

1944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戏院进行改革。

此后,上海主要越剧团都投入“新越剧”的行列,越剧的面貌在短短几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越剧改革首先是编演新剧目,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

即使演出传统剧目,也经过整理改编。

新剧目内容比过去有较大变化。

许多编导和主要演员们重视剧目的社会效益,主张给观众以积极有益的影响,编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

1943年11月,演《香妃》时,袁雪芬与琴师周宝财合作,使之前就有的2.5定弦之唱法更为规范,并由此开始使尺调腔形成若干板类,有整有散,有快有慢,后又发展了各类板腔的反调腔,使越剧唱腔不仅在板式结构上得到完善,在唱腔曲调上亦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并且扩大了表现力和可塑性。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演《梁祝哀史》,并与编导一起对剧目作了重新整理。

演出期间范瑞娟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弦下腔”。

尺调腔和弦下腔奠定了越剧流派产生的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2171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