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处室个人工作总结

学校处室个人工作总结,第1张

学校处室个人工作总结 学校办公室人员工作总结学校中层领导个人工作总结学校办公室人员工作总结学校处室一岗双责安全工作责任书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赵学红 学校处室“一岗双责”安全管理责任书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认真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学校决定同各处室、年级组签订《学校处室“一岗双责”安全管理责任书》。

一、工作要求1、各处室、年级组主任是本处室、年级组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处室、年级组的安全工作负总责,要把安全工作与处室、年级组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

2、各处室、年级组要根据本处室、年级组的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并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要加强对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学生公寓及其他校舍的安全管理,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整改。

3、坚持集体活动安全管理“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各处室、年级组组织师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时,必须经相关部门请示批准后方可组织活动。

年级组、班级不得私自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体育、文艺、写生、公益等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时,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应急预案,提出明确要求和注意事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三、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学校和处室(含年级组)各存一份。

有的市级局的内设机构明明是科级,但为什么叫xx处?

体制内的单位,确实有这种情况,多半是历史原因所致。

本地的接待办就是这种情况。

该单位只是一个正处级机构,按理内设科室应该叫科,可他们单位无一例外都是叫处。

于是科长便成了处长,每次开会或搞活动,提到他们单位的中层,总好像来的人比别的单位级别高一点。

接待外地来的同志,人家也经常误以为接他的人是处级干部,为此还很不好意思,经常说我们太客气太隆重了。

而领导似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据说,当年接待办的内设科室也叫科,后来有位主要领导说本地接待任务重,经常派个科长去接别人显得不太尊重,建议把接待办的内设部门改为处,显得好听点,于是假处实科的设置一直保持至今。

这也是本地唯一一个正处级单位内设正科级处室的单位。

本地隔壁一个地市的两办,前几年也是这种情况。

明明是个正处级单位,常理叫办公室的非要喊办公厅,下面的秘书科改头换面成了秘书处,一众科长叫处长,鸟q换炮,听着好听有面子,实际上还是科级干部一个。

据说当初也是说为了和省厅对应领导一时兴起改的。

2018年机构改革,这个地市两办改回了办公室,算是回归了正道。

总体来看,普通地市市直机关内设科室叫处室的不算多,少数因各种原因保留至今,已成为地方特色,并不是普遍现象。

事实上,真正有资格将市直机关内设机构设为处的,一般只存在副省级以上城市。

副省级城市的市直部门一般是副厅设置,部门主要领导是副厅级,中层正职则是正处,副职为副处,因此将内设机构设为处室可以说名正言顺。

县及县级市正处级,其所属的公安局、文化局、教育局等等都是正科级;地级市是正局级,其所属的各个局属于正处级;省、部级单位所属的各个厅或者局属于正局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538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1
下一篇 2022-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