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 | 科大讯飞推进 AIoT 战略,与聆思智能联合推出芯片解决方案

最前线 | 科大讯飞推进 AIoT 战略,与聆思智能联合推出芯片解决方案,第1张

据 36 氪获悉,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 AWE 内,科大讯飞宣布与家电品牌美多、华帝、以及物联网芯片厂商“聆思智能“合作签署第三方协议,未来将把讯飞的语音算法以芯片模组的形式植入更多厨卫家电等产品中。

在智能化趋势下,AI芯片是承载AI算法的最优解,为了实现软硬一体的强耦合,讯飞找来“聆思智能”作为AI芯片领域的生态链合作伙伴,由讯飞提供算法,聆思提供芯片集成设计方案。

“做芯片的规律和文化,与做软件算法的规律和文化是不一样的。”谈及讯飞和聆思的关系,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智国对 36 氪解释称,“聆思是一家独立的公司,但是和讯飞是生态链的合作伙伴关系,讯飞有些算法的人员参与了芯片设计过程中。”

产品方面,目前聆思有三代芯片处于规划与推向市场阶段:

图左为聆思智能CTO邵智勇;图右为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智国

随着 IoT(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对于传统家电厂商来说,想尝试 AI 智能化应用的问题在于,将AI能力引入到终端设备中的成本比较高,技术壁垒也较高,大部分企业不具备AI算法研发及测试的能力。

这也是讯飞与聆思合作想要解决的问题。

提高性价比是讯飞和聆思合作的目的之一。聆思智能CTO邵智勇对 36 氪介绍到,目前家电领域的 WiFi 模块在性价比方面已经相当成熟,而通过集成了讯飞算法后,聆思提供的 AI 模组能将成本降至原来的一半。

“不是说要把 AI做成一个奢侈品,我们是致力于要做一个极致性价比、效果又好、更能够普及性的东西,这才是用AI建设美好世界的这样的一个理念。”邵智勇说到。

因此,在技术路线上,聆思智能推出的物联网CSK 芯片侧重于高集成度、高强算力与性价比,其自主设计了NPU+DSP+MCU三核异构芯片存储架构,兼顾控制、物联网化、智联化三种功能,支持AI、触控、Wi-Fi、语音记录等应用。

这也符合讯飞“云端芯一体化”的核心思路,其云端以讯飞超脑核心,打造讯飞开放平台,建设云端生态;芯侧以AI芯片CSK为核心,CSK芯片在设计之初已与讯飞的AI算法专家进行深度合作,基于AI定义芯片能力,实现强耦合。

“聆思就是要做这样AI的SOC化芯片,把AI加上其他的逻辑能力全都能放在一起,解决整个家电智能AIoT系统的问题。”王智国说到。

据 36 氪获悉,目前聆思已完成A轮融资,其与讯飞联合推出的“芯片+算法”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已落地在海尔、TCL、海信、OPPO、华帝、奥克斯、云米、艾美特等品牌产品中。

“由于物联网对产业和经济巨大的拉动作用,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都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相信在未来几年,物联网的产业规模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而以下产业将面临较大的机会。”,广东西奥科技工程师如是说。
1传感器产业。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核心器件,2010年的市场规模达到630亿元。我国传感器制造企业众多,但外资企业比重达到67%。国内传感器芯片研发生产薄弱,集中在低端的温度、湿度等物理量传感器研发,中高端赖进口。
2RFID产业。RFID在国内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大的应用领域是电子票证,如电子门票、手机支付、车证及垃圾处理等应用;其次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港口集装箱管理、食品安全溯源等领域也有较多应用。目前我国企业在低频和高频RFID方面技术相对成熟,但超高频、有源RFID未形成整体产业能力。
3基础设施服务业。云计算是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联网中也是对终端感知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我国云计算应用相对滞后,云计算市场没有形成规模化服务,但多个省市都在打造云计算中心,产业机会巨大。
4物联网应用。我国的物联网应用更多地是在行业内部发展和应用,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但这些应用的发展将带动相关设备、基础设施和系统集成产业的规模发展。以十二五物联网发展的几个重点领域为例,可以看到每个领域都涉及庞大的市场规模,充满了发展机遇。

物联网专业发展前景?物联网专业
物联网(英文: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起源于传媒领域,是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1]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两项关键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 [1]
中文名
物联网专业
外文名
Internet of things
核心
万物互联
属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前景
环保、安防、智能交通、农业、医疗推广的可能性最大
快速
导航
前景就业前景学习内容专业报告会
发展
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虽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成为我国新型战略产业,但其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还远远没有成熟。物联网的关键是“大集成”应用,而物联网大集成应用实现的关键是中间件和解决方案。目前的挑战在于用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实现这些已存在的和新建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发展已到产业化、标准化的关键时期,在产业化和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实施以感知为核心的物联网标准化战略迫在眉睫。要依托现有的国际标准化优势,加快推动形成“共性平台+应用子集”产业结构。在国家层面,应加强统一,重点突破核心技术、规模产业发展路线、商业模式等关键点。
前景
物联网的应用仍然存在成本、技术、政策、用户壁垒等瓶颈,从目前情况来看,环保、安防、智能交通、农业、医疗推广的可能性最大,而企业和个人的物联网应用的普及仍然需要较长时间。虽然未来物联网将拓展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各个领域,但现在还没到广泛应用的时候,估计在中国还得需要几年的时间。物联网产业的兴起,不能跟风无序地发展。当前,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各个产业链还缺少一定的行业标准,RFID应用产业市场密钥体系独自为政,国内也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每家企业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是不通用的,包括刚刚兴起的手机一卡通,电信、移动、联通三家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标准,即使同一家运营商采购的标准也不尽完全相同;因此物联网产业的兴起,更多的需要政府部门引导整个产业链出台更多行业技术标准,以规范各个产业的生产、研发秩序。
就业前景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首届毕业生于2015年毕业,但整体人数较少,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中科院院士、华东师大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表示,未来的物联网技术要得到发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进、芯片推广、程序算法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这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才。柏斯维也指出,从整体来看,物联网行业是非常需要人才。
其实,从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无论是物联网专业还是云计算专业的人才都是炙手可热的,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很多单位和企业不但要求应聘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还要求有几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对此,企业纷纷表示,做核心的研发工作或核心的基础架构是需要一些经验积累的,本科应届生一般不具备这些经验。
因为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但想在本科阶段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的难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联网研究院从事核心技术工作的职位都要求硕士学历,因此本科毕业生可从与物联网有关的知识着手,找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091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