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和美光将投入2bit单元25nm MLC NAND闪存

英特尔和美光将投入2bit单元25nm MLC NAND闪存,第1张

目前,限制SSD普及的门槛依然是昂贵的价格和较小的容量,而各大闪存制造厂商也在为SSD的普及,积极地研制新制程技术,以期望带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显然,英特尔和美光的合作,使两家公司在技术和创新上走在了其他公司的前面。


25nm NAND芯片晶圆照片

  英特尔和美光在年初宣布将投入2bit单元 25nm MLC NAND闪存制造,这项新技术的采用有利于SSD容量的提升以及价格的下滑。因此,能有效地促进SSD的市场普及力度。说到英特尔和美光,我们不得不提到IMFT(Intel-Micron Flash Technologies)公司。英特尔、美光闪存技术公司(简称IMFT)是英特尔(Intel)与美光(Micron)在2006年成立的合资企业,共同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IMFT结合英特尔(Intel)与美光(Micron)两家的资产、技术和行业经验,专注于生产NAND快闪记忆体。伴随着摩尔定律,IMFT公司大约每18个月就能将NAND闪存的密度增加一倍。2006年,他们开始采用50nm工艺生产NAND闪存,然后在2008年启用了40nm工艺。这种强强合作的研发方式,催促着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存储容量更高的NAND闪存产品不断问世。这和我们过去几年,在SSD市场、USB闪存驱动器和移动设备存储市场看到的情况基本吻合,精致小巧、超大容量、超低价格的存储产品不断出现。当然,技术进步的脚步不会因此而停止。在2010年2月1日,IMFT又向前迈出一大步,正式发布25nm NAND制造技术。自此,英特尔与美光科技公司声称他们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工艺技术。而现在,基于新工艺制造的产品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8GB MLC NAND芯片—167mm2

  那么,这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事实上,生产工艺提升到25nm后,大大缩小了NAND闪存芯片面积尺寸,提升存储密度。和前代产品相比,其单位体积封装的芯片数量最多可提升50%。因此,25nm工艺的NAND芯片允许使用体积更小,但密度较高,成本却较低的设计。例如,一个之前需要32颗NAND芯片才能生产出的SSD固态硬盘,现在只要16颗NAND芯片即可。少了一半的NAND芯片开销,将产品体积和生产成本双双降低。或者,可以用32颗新工艺的NAND芯片生产出容量翻倍的固态硬盘。可以预见,新工艺将帮助厂商们刷新固态硬盘的最大容量上限,而产品的价格却将进一步下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547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6
下一篇 2022-08-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