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一词的由来(典故)

“中华”一词的由来(典故),第1张

中华”一词,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寓意为华夏族群(汉族的前身),泛指中原地区,与中国类似。

《晋书

刘乔传》记载刘弘上表给晋惠帝,表文中有:“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之困。”《晋书

传》记载陈

于东晋初上书给王导,说:“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这里以“中华”对“边陲”,是指郡县地区与全国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注中评论说:“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必不出曹 *** 诸谋士之下。这里是以中华称中原地区。《魏书

韩显宗传》记载显宗上书魏孝文帝说:“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取得了统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华正统而斥江南朝廷为“南伪”了。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华”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在舜建立国家政权后,人们以舜的名字称呼人民为“华”。

“华”作为中国人的称呼从此流传下来,即使迁徙到海外,也约定俗成的对中国人叫海外华人。如果拥有其他国籍,也叫外籍华裔。

在“华”的族称形成之后,历史上一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称,也曾经作为华人的别称流传,如秦人、唐人,甚至于契丹在北方声名远播后,也成为华人的别称。

“中华”一词,始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 诸葛亮传》,后在唐代法律中正式出现。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由长孙无忌领衔撰文的《律疏》(后称《唐律疏议》),

其中,对其卷三名例的“中华”一词释文如下:“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梯,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扩展资料:

中华的渊源:

历史学家姚荣龄先生认为“中华”缘于永济,“中”指太行山脉的中条山,“华”指秦岭山脉的华山的论断。正由于鹳雀楼立晋望秦,西为华,东为夏,正好坐落在华夏历史坐标的中点上。

顾实在《华夏考源》一文中,认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华夏即华胥也。……华胥特为华夏,遂为吾种族之名”。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说: “大略说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又说‘夏’从夏水得名,“华’从华山得名。”

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认为,中国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三苗三大集团。华夏集团地处古代中国的西北,主要由炎帝和黄帝所代表的部落组成 。他在该书中还论证了秦岭在古代通称华山而汉水古名曾称夏水 。

“古史辨”派认为,“华”与“夏”古字相同,“华”即是“夏”,“夏”即是“华”。

故华夏之“夏”,一为中国人说,夏字象舞蹈者二为大禹治水说,夏字象农夫治畦;三为图腾族徽说,夏字象蝉或爬虫; 四为夏水说,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于雍梁之际,古夏水自然发源于秦岭腹地;五为夏国说,先有夏国,后有夏人之称。

这些认识都已接近“华夏”所指的本原。典籍将黄帝、炎帝作为中国文明之肇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华民族称谓的由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

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上,中华二字的由来,是有迹可循的。

在5000多年以前,中原大地上有一个民族,叫做华族。或者有人说,华字是起源于中国历史上五帝之一的最后一位帝王-华。华是舜的小名,按照当时的氏族部落传统,氏族首领的名称,也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及其后裔共有的名称。在舜建立国家政权之后呢,人们就沿袭了这一习惯和风俗,直接有永顺的名字来称呼有关朝族后裔以及统治之下的人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舜,或者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华二字里面的华。而在之后的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因为把人民习惯的分为三六九等,帝王把那些远古社会的贵族,尤其生活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中原地区的贵族,统一称为华,后来这些贵族慢慢的繁衍生息,他们的子孙及其后裔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人口规模也逐渐庞大起来,甚至有些都已经迁徙到境外,乃至海外,成为了海外的华人,所以华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原因就在这里。

而后来与中字结合,变成中华,是由于历史沉淀的原因所形成。

就像刚才说过的,中原这些地方住的都是一些贵族的后代,因为他们长期在中原这些地方繁衍生活。但是境外一些国家,比如契丹,比如鲜卑,他们就经常的来到中原地界来侵犯我们的古代汉族,之后随着历史上多次的民族大融合,与一些少数民族,比如说匈奴、鲜卑、羯、氐、羌等等也纷纷向中原地区汇聚建立政权,或者是与汉族通婚,这是因为中原的中心地位十分受到尊重和注目,内迁的民族都表现出对中原传统的强烈认同和归属。在几千年来的不断融合汇聚的整个过程中,中华二字就这么形成了。因为中华二字不仅仅带着汉族,而且兼容了当时许多内迁而来的各民族,从此这个概念就没有再改变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196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