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是什么下场,究竟是怎么死的?

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是什么下场,究竟是怎么死的?,第1张

清朝末年我国正处于动荡的时期。不过时势造英雄,那个时候也涌现出了无数的有识之士投入到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当中。在那个时代,世界历史的潮流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

因此我国也出现了很多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变法活动,而在那个时期,最为著名的一次运动就是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是清政府为了实现本身的进步而进行的一次救亡图存的运动。

但是因为这次运动和代表封建阶级的慈禧太后利益相互冲突。而当时清政府的权力又全部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因此这次意义非凡的变法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而失败之后,光绪皇帝就被慈禧太后软禁了,其他参与变法的人自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其中,戊戌六君子成为了慈禧太后首要打击的对象。纵观我国的历史,但凡是变法,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而这些时代的英雄,在进行变法的时候无不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因此,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有的人不但没有选择逃跑,反而大义凛然的等待着处死。这些英雄之所以不苟且偷生,就是因为可以用自己的鲜血唤醒时代的进步意识。

而其中最值得人敬佩的人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了。在变法失败之后,谭嗣同就做好了流血的准备。但是慈禧一党却丝毫没有因为谭嗣同的坦然就放过折磨他。在谭嗣同死的时候,他被钝刀砍了二十多刀才死。这个人的结局实在是悲惨。

在封建制度下,只有犯了恶贯满盈之罪的人才会被用钝刀执行刑罚。因为使用钝刀的时候,可以最大程度的折磨罪犯。从谭嗣同的处刑方式就可以看出,慈禧太后恐怕是恨毒了变法的这些人。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壮烈地死于那拉氏的屠刀之下。对于他的自愿赴难之谜,以及蒙难前留下的那首著名的《狱中题壁》诗,历来是研究者们的一个热门课题。

从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戊戌政变发生,到九月二十五日谭嗣同被捕,整整相隔三、四天时间,其间康有为、梁启超等都设法躲藏逃脱,唯有谭氏“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他的好友,北方有名的镖客大刀王五,曾上门劝他南归避难,并自告奋勇愿意武装护送,被谢绝了;接着又有几位日本友人力功他东渡日本暂避风头,也没能说得动他。

       

那么谭嗣同为什么不出逃反而自愿赴死?

我个人认为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他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维新变法事业,决意用自己的头项和鲜血唤起国人为变法图强而奋斗。主要依据则是梁启超的《谭嗣同传》中如下一段记述:

“破捕前一日,  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带头人之一,与谭嗣同过往甚密,政变发生后,谭与梁还有过接触,他的记述自然被许多研究者视为信史。

       

其二:祠堂决心为变法流血,并非是谭嗣同不肯出逃的唯一原因。为了当时正在湖北巡抚任上的七旬老父免受株连,才使谭嗣同下定了坐以等死的最后决心。根据是:谭嗣同的老友龙绂瑞在《武溪杂忆录》中说,谭“侍父极孝”,他当然不忍心累及父亲。当年谭嗣同的同乡老师刘人熙,在他的《蔚庐亥子集》中论及此事时,曾说:

“潭生才气横天下,不忍逋逃累老亲”。

清末翰林陈叔通在《谭嗣同就义与梁启超出亡》一文中也说:

“谭嗣同为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政变时北京有侠客某愿负挟嗣同逃出北京,嗣同恐其父连坐,……于此可见嗣同之从容就义而不忘其父”。

另据不少史籍记载,谭氏在家坐以待捕时,曾仿照父亲的笔迹伪拟了一封家书,训斥自己不忠不孝,声言要脱离父子关系。以便在事发后,作为父亲能彻底开脱的佐证,可谓用心良苦。

       

其三:谭嗣同自动赴难,除其性格、气质因素及其匡世救国热情外,与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受到佛学教义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一八九六年,谭氏在南京滞留时,结识了隐居南京的著名佛学家杨文会,并“时时与之游,因得遍窥三藏,所得闩益精深”,一头扎进佛学之中,接受了“人为不死之物”、“不生不灭”、“六道轮回”等思想。他是带着自己的信念和对另一个世界的美好向往,而从容就义的。

       

不管谭嗣同出于什么原因不逃而自愿赴死,他这种慷慨赴义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20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