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一直租用美国的网络,美国可以随时关闭,这情况会发生吗?

有人说中国一直租用美国的网络,美国可以随时关闭,这情况会发生吗?,第1张

这种情况当然不会发生了!据我了解这个传说的租用的网络就是根服务器吧。世界上一共有13台这样的根服务器,根服务器也掌控着世界的网络。而且13台根服务器中是有10台在美国创建存在的。所以可能就会有这种说法的存在。

但其实不然,虽然根服务器的大部分都在美国国土上,但是因为根服务器关系着世界的网络和发展,牵连甚广。所以,美国就早早的不能够控制根服务器了,美国在很早之前就把根服务器的管理支配权上交给了国际组织。因此,美国根本不能说关就关的,他们是没有这个权利的,当然美国也承担不了关闭根服务器的后果。

另一方面美国拥有的根服务器并不是全部的根服务器,在另外的国家还存在有3台,所以就算是美国把根服务器关掉,我们的网络也可以被其他的根服务器支持。所以说美国可以随时关掉我们的网络的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也并不是租用着美国的网络,这个根服务器早就成为世界共同的东西了。

再者说,世界上各国都会自主研发支持自己国家网络服务的服务器用来防备不时之需。也就是对美国阴险行径的防备。所以每个国家都会拥有自己的一套网络系统,即便是在美国的根服务器被关闭也不会很大的影响到国内的网络状态。

毕竟我们都不希望国家网络命脉掌握在阴险狡诈的美国国土地带。所以我们的防范也会很有作用,会保护我们的网络环境和脱离根服务器后的正常的网络生活。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Internet 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由于根服务器中有经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缀(如.com、.net等)和一些国家的指定符(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自成立以来,美国政府每年花费近50多亿美元用于根服务器的维护和运行,承担了世界上最繁重的网络任务和最巨大的网络风险。因此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美国,互联网将是死灰一片。世界对美国互联网的依赖性非常大,当然这也主要是由其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所决定的。所谓依赖性,从国际互联网的工作机理来体现的,就在于“根服务器”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实现解析,按照技术流程,都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才能完成。 “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第一层就是根服务器,负责管理世界各国的域名信息,在根服务器下面是顶级域名服务器,即相关国家域名管理机构的数据库,如中国的CNNIC,然后是在下一级的域名数据库和ISP的缓存服务器。一个域名必须首先经过根数据库的解析后,才能转到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
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根服务器!
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 根服务器架构
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

导语:如果这样那岂不是很被动

关于“中国没有互联网根服务器吗?”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多个来源的用户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

1、以下观点被129人点赞、并有163个交流讨论:

根服务器镜像的扩展大幅提升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访问性能和安全冗余性。这相当于,当我们想获取某个后缀(即域名,比如“国务院政务”)的网站服务时,能够提供此服务的根服务器和镜像变得多了,可以获取服务的途径增多了,互联网这个网络的规模因此扩大了;因而,根和大量镜像服务器构成的分布式网络,一方面提高了DNS的安全冗余性,分流攻击流量,增强整体抗攻击能力,使得DNS整体架构更富有d性;另一方面,镜像服务器为部署地区用户提供就近的根解析服务能力,提升了区域用户的根解析响应时间和解析成功率。据统计,目前美国根服务器及镜像约占全球总量六分之一左右,我国只引入四个根(F、I、J、L)镜像节点,总数量位居全球第19位,不及美国十分之一。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根服务器运营机构以设置镜像方式形成全球分布式架构,为部署地区用户提供就近的根解析服务能力,全球根镜像服务器数量涨势明显。截至2016年6月,全球根服务器及其镜像服务器(含节点)数量已达到599个,较2009年(189个)增长约2169%。

2、精彩回答:

根服务器中国没有但中国大陆地区内有4组根服务器镜像(F,I,J,L),在少数极端情况下(比如全球互联网出现大面积瘫痪、或者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堵塞),基本上能保证国内的站点由国内的域名服务器来解析。虽然国外的用户连接到我国的网络会出现问题,但是我国可以自己解决中国境内的域名解析问题,保证国内网络正常使用。“根服务器发布世界地图”这13台逻辑根域名服务器中名字分别为"A"至"M",真实的根服务器在2014年1月25日的数据为386台,分布于全球各大洲。根域名服务器是架构因特网所必须的基础设施。许多计算机科学家将根域名服务器称作"真理"(TRUTH),足见其重要性。也就是说黑客想让整个互联网瘫痪,攻击根服务器是最有力、最直接、最致命的方法。当然这里的安全等级肯定最高的!根域名服务器中虽然没有每个域名的具体信息,但储存了负责每个域(如COM、NET、ORG等)的解析的域名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也就是说你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都要到根服务器上跑一圈”。根服务器的管理单位、设置地点及目前的IP地址。注:本内容来源于360百科,查看更多请进入百科。此内容仅供参考。谢谢支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精彩回答:

没有,但是有镜像服务器,规则是美国佬制定的你就只能遵守,除非中国自己发明一个超级互联网,然后推广到全世界让大家都用你的,这样所有规则就是你制定了,比如代码都必须用中文写,这种事估计100年后能实现

4、精彩回答:

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从理论上说,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实现解析,按照技术流程,都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才能完成。“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第一层就是根服务器,负责管理世界各国的域名信息,在根服务器下面是顶级域名服务器,即相关国家域名管理机构的数据库,如中国的CNNIC,然后是在下一级的域名数据库和ISP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中国的域名管理机构,CNNIC做了几个大动作:CNNIC成立前,将CN域名服务器从德国搬回中国,这是掌握国家域名主导权的前提;2006年,CNNIC开通五大顶级节点,实行备灾管理,只要网站应用的是CN域名,就算全部国际线路中断,CNNIC也有应急措施保障其解析;而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增加第14个根域名服务器呢?如果中国要拥有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从现在有根域名服务器的国家移植,二是改变网页访问的申请由一个数据包完成的现状。所以,现在中国不会有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除非哪天互联网的底层支持技术发生彻底革命。

5、精彩回答:

这问题得从根源出发,中国有互联世界的网络,就有互联网的根服务器!中国如今强大了,可以制定世界网络规则,根服务器还远吗?

根据我所知道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互联网的根服务器管理全球IPv4网络的DNS服务,全球有13台,其中1台为主根服务器,在美国,还有12台辅助根服务器,其中9台在美国,2台在欧洲,分别位于英国和雅典,1台在亚洲的日本。中国是没有根服务器的。

因为互联网的发源地在美国,所以在IPv4时代,根服务器的管理和授权由美国管理。根服务器的分布

首先说一下DNS域名解析

当用户访问一个网址时,比如今日头条的网址,在浏览器属于今日头条的域名,然后通过运营商提供的DNS域名服务器解析到IP地址;

假如DNS域名服务器没解析到,就需要上级域名服务器,依次类推,假如还是解析不到,那么就需要根域名服务器了。

主根服务器对我国网络的安全威胁

主根服务器关闭对我国网络的安全威胁到底有多大,这个很难估计,但是就我的知识面来说,影响应该不是很大;

我们大部分访问的中文网站,很少浏览国外网站,即时通讯我们有腾讯、视频网站我们有优酷、搜索引擎我们由百度,网络购物我们有阿里巴巴,也就是说我们有自己的本地化应用,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访问国外网站;

中国有自己的区域根服务器,也有自己全部的域名和域名解析系统,假如美国切断了中国的服务,那么就不能和世界各地交流,但是国内还是能够正常应用的,对广大网民来说,影响应该不大。

IPv6时代

在IPv4时代美国还是挺强大的,基本上是“美国说了算”,但是到了IPv6时代就不同了;

”雪人计划“是由中国领衔发起的,是基于IPv6的根服务器测试和运营实验项目,用来打破现有的根服务器困局,为IPv6提供根服务器解决方案;

显示了”雪人计划“IPv6根服务器的分布情况,在全球已经部署了25台IPv6根服务器,其中中国部署了4台,1台主根服务器,3台辅根服务器,打破了中国没有根服务器的局面。

题外话

我国在2017年年底发布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预计到2025年底,实现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的位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形成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产业体系。

对于主根服务器对我国网络的安全威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256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