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ux 磁带备份怎么恢复默认磁带

hpux 磁带备份怎么恢复默认磁带,第1张

HP工程师过来装完了系统,后来按照 Prims 系统服务器的标准,发现分区的a大小不符合标准,装系统的时候没有那份标准文档,最要紧的是 / 根分区的大小都不对,只能重装系统,但是里面有很多配置,还挂了很多个 emc 存储的磁盘,是 emc 供应商过来配的,本人不会,只能想个办法不改变配置又要更改分区。 最后想到个办法,先用磁带机备份系统到磁带,然后恢复时可以改分区,又可以不更改配置。 1.在系统中安装 Ignite 软件,该软件可在HP提供的光盘中找到,装完后用 swlist 命令查看到的信息如下,不同版本的 HP-UX 显示可能不同: Ignite-UX-11-11 C.6.2.241 HP-UX Installation Utilities for Installing 11.11 Systems 2.通过 SCSI 口接上磁带机,接外设时最好要关机进行。 3.放入磁带,注意磁带机发现磁带后,要把磁带 load 上去,否则备份时系统可以找到磁带机,但是找不到磁带,会报错,Fail to open tape device /dev/rmt/0mn/ . No such device or address,ckeck tape device failure. 4.改内核参数,否则系统不能找到磁带机 进 SAM-->Kernel Configuration-->Drivers-->找到 stape 项,把它的状态改为in,Action-->Add driver to kernel. 同时也要把 schgr 项状态也改为 in. 重新编译内核后重启。 5.重启完成后,用 ioscan 命令扫描磁带机 # ioscan -fnCtape 记住磁带机的 hard path ,恢复系统时要用到。 6.备份系统 # make_tape_recovery -Av -A 指定备份整个 Root disk / Volume Group -v 显示备份过程的提示信息 开始备份系统,纯系统备份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 7.恢复系统 重启系统,中断 Boot 进程,进入十秒中断,不要进单用户。 运行 sea(rch) 命令,找到刚才记录的磁带机的 hardware path bo(ot) PX (X为磁带机对应的号码) 中断磁带机的 Boot 进程,不选取 non-interactive 选择 [Install HP-UX ] -->[Advanced Installation] 就可以重新配置磁盘分区了,还可以配置 disks, file systems, hostname, IP address, timezone, root password. 配置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安装系统了,纯系统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

我对raid5和服务器安装过程作个介绍,具体到你的服务器上你要注意情况,如果你没有经验的话,最好先作全盘备份然后让托管的机房来 *** 作

关于你D盘数据的问题,要看你是如何做的

如果你的 *** 作涉及到了D的数据引导就很难恢复了,如果数据极其重要可以把硬盘取下到数据公司恢复

RAID 5把校验块分散到所有的数据盘中。RAID 5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带区校

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 *** 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从而

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RAID 5提高

了系统可靠性,但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

1.1 HP-UX系统安装

HP-UX *** 作系统是预装的,由HP工程师进行配置。

配置包括如下参数:

主机名: CRCT1(上)

CRCT2(下)

此主机名可通过hostname或uname –a 命令查看。

1.2 创建用户帐号

使用sam创建用户帐号halt、test、jzx、train和informix。

并分别用passwd命令给各用户设置口令。

1.3配置磁盘

1.3.1 配置镜像磁盘

Mirror Disk是HP-UX的一套软件包,当系统中安装有两个系统盘时,可以利用该软件的功能来做 *** 作系统的镜像备份,以下是做镜像磁盘的步骤。

1、 执行lvlnboot -v命令检查系统中的启动设备

#lvlnboot -v

Boot

Boot

Swap

Dump

2、 创建第二块系统盘

#pvcreate -B /dev/rdsk/c2t6d0

3、 扩展vg00,添加第二块硬盘

#vgextend /dev/vg00 /dev/dsk/c2t6d0

4、 为第二块磁盘创建boot引导信息

#mkboot /dev/dsk/c2t6d0

5、 扩展vg00中各逻辑卷,添加镜像磁盘

lvextend -m /dev/vg00/lvol2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3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4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5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6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7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8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9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10 /dev/dsk/c2t6d0

6、 为第二块磁盘创建boot引导信息

#mkboot -a "hpux(0)/stand/vmunix" /dev/dsk/c2t6d0

7、 执行如下 *** 作后重新启动系统

#lvlnboot -b /dev/vg00/lvol1

#lvlnboot -b /dev/vg00/lvol2

#lvlnboot -b /dev/vg00/lvol3

#lvlnboot -d /dev/vg00 /dev/dsk/c2t6d0

#lvlnboot -R

#shutdown -h -y 0

8、 在启动Main Menu出现时,从第二块磁盘启动

Main Menu:>sea

P0 0/0/2/0.6 intscsia.6 Random access medias

P1 0/0/2/1.6 intscsia.6 Random access medias

P0 0/4/0/0.0 Random access medias

P3 0/10/0/0.1 Random access medias

P4 1/10/0/0.5 Sequene access medias

Main Menu:>bo p1

9、 系统启动以后执行如下 *** 作

#lvlnboot -v

1.3.2添加磁盘阵列柜

使用sam命令添加物理磁盘:

sam Disks and File Systems(CRCT1)

选定某个磁盘,在该磁盘上执行:

Disk Devices

Actions Disk Array Maitainecebind

出现的菜单可对选定的物理磁盘添加一个新的PV,共添加四个PV,其中两个64G,两个1GB。

1.3.3添加VG02、VG03

sam Disks and File Systems(CRCT1)

Volumes Groups

Actions Create

Modify

delete

出现菜单以后对上一步创建的两个64GB的PV配置为新的VG02,共128GB。将其中的一个1GB的PV配置为VG03。

1.4配置磁带机

1.4.1 配置磁带机

1、 添加磁带机驱动程序tape

2、 连接核心并重新启动系统

3、 使用磁带机设备

tar cvf /dev/rmt/0m /etc/*

1.4.2 配置磁带库

1、 添加磁带库驱动程序shrgr

2、 连接核心并重新启动系统

3、 查看磁带库设备

ll /dev/ac/*

1.5配置网络

1.5.1使用sam配置网卡

samNetwork ConfigrationIP Address on network devices

选择该选项之后会出现网络设备的列表,可以选择在某个设备上配置网络地址或禁止该设备(disable)。

1.5.2 手工配置网卡

编辑/etc/rc.config.d/netconf文件,更改其中的网卡的IP地址。

Lan0

IP=192.168.1.10

SUBNET=255.255.255.0

1.5.3 添加启动静态路由

1、 生成文件/sbin/init.d/route

#more /sbin/init.d/route

route add default 192.168.3.1

2、 生成连接文件

ln -s /sbin/init.d/route /sbin/rc2.d/S750route

3、 查看路由信息

netstat -r

1.5.4 配置bootp远程启动协议

1、 搜索系统中的网卡

#/usr/bin/lanscan

#ifconfig lan0

2、 备份原始文件

#cp /etc/bootptab /etc/bootptab.bak

3、 编辑/etc/bootptab文件

#/usr/bin/vi /etc/bootptab

add a similar entry for each system to be served by this bootp serverr

CRCT2:\

Ht=ether:\

Vm=rfc1048:\

Ha=080009000000:\

Ip=192.168.1.11

Hn:\

Bf=lif2021.bin:\

4、 当CRCT1启动时按空格键中断其启动过程

进入Main Menu状态,键入bo lan.192.168.1.10

interact with IPL (Y,N,or Cancel)?N

接下来就是远程启动的过程。

一.Raid定义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7年

提出,最初是为了组合小的廉价磁盘来代替大的昂贵磁盘,同时希望磁盘失效时不会使对数据的访问受损

失而开发出一定水平的数据保护技术。RAID就是一种由多块廉价磁盘构成的冗余阵列,在 *** 作系统下是作

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可以提升硬盘速度,增大容量,

提供容错功能够确保数据安全性,易于管理的优点,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

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二、RAID的几种工作模式

1、RAID0

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RAID 0可以把多块硬盘连成一个容量更大的硬盘群,可以提高磁

盘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成本低,要求至少两个磁盘,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

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使用。

(1)、RAID 0最简单方式

就是把x块同样的硬盘用硬件的形式通过智能磁盘控制器或用 *** 作系统中的磁盘驱动程序以软件的方

式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逻辑驱动器,容量是单独硬盘的x倍,在电脑数据写时被依次写入到各磁盘

中,当一块磁盘的空间用尽时,数据就会被自动写入到下一块磁盘中,它的好处是可以增加磁盘的容量。

速度与其中任何一块磁盘的速度相同,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块磁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会受到破坏,可靠

性是单独使用一块硬盘的1/n。

(2)、RAID 0的另一方式

是用n块硬盘选择合理的带区大小创建带区集,最好是为每一块硬盘都配备一个专门的磁盘控制器,在

电脑数据读写时同时向n块磁盘读写数据,速度提升n倍。提高系统的性能。

2、RAID 1

RAID 1称为磁盘镜像: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

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具有很高的数据冗余能力,但磁盘利用率为50%,故成本最高,多用在保存

关键性的重要数据的场合。RAID 1有以下特点:

(1)、RAID 1的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盘,任何时候数据都同步镜像,系统可以从一组

镜像盘中的任何一个磁盘读取数据。

(2)、磁盘所能使用的空间只有磁盘容量总和的一半,系统成本高。

(3)、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

题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

(4)、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不再可靠,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否则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

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

(5)、更换新盘后原有数据会需要很长时间同步镜像,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只是这时

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

(6)、RAID 1磁盘控制器的负载相当大,用多个磁盘控制器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RAID0+1

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

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RAID0+1要在磁盘镜像中建立

带区集至少4个硬盘。

4、RAID2

电脑在写入数据时在一个磁盘上保存数据的各个位,同时把一个数据不同的位运算得到的海明校验码

保存另一组磁盘上,由于海明码可以在数据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将错误校正,以保证输出的正确。但海明码

使用数据冗余技术,使得输出数据的速率取决于驱动器组中速度最慢的磁盘。RAID2控制器的设计简单。

5、RAID3:带奇偶校验码的并行传送

RAID 3使用一个专门的磁盘存放所有的校验数据,而在剩余的磁盘中创建带区集分散数据的读写 *** 作

。当一个完好的RAID 3系统中读取数据,只需要在数据存储盘中找到相应的数据块进行读取 *** 作即可。但

当向RAID 3写入数据时,必须计算与该数据块同处一个带区的所有数据块的校验值,并将新值重新写入到

校验块中,这样无形虽增加系统开销。当一块磁盘失效时,该磁盘上的所有数据块必须使用校验信息重新

建立,如果所要读取的数据块正好位于已经损坏的磁盘,则必须同时读取同一带区中的所有其它数据块,

并根据校验值重建丢失的数据,这使系统减慢。当更换了损坏的磁盘后,系统必须一个数据块一个数据块

的重建坏盘中的数据,整个系统的性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RAID 3最大不足是校验盘很容易成为整个系统

的瓶颈,对于经常大量写入 *** 作的应用会导致整个RAID系统性能的下降。RAID 3适合用于数据库和WEB服

务器等。

6、 RAID4

RAID4即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RAID4和RAID3很象,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也

就是按磁盘进行的,每次是一个盘,RAID4的特点和RAID3也挺象,不过在失败恢复时,它的难度可要比

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也要大许多,而且访问数据的效率不怎么好。

7、 RAID5

RAID 5把校验块分散到所有的数据盘中。RAID 5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带区校

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 *** 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从而

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RAID 5提高

了系统可靠性,但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

8、RAID6

RAID6即带有两种分布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它是对RAID5的扩展,主要是用于要求数据

绝对不能出错的场合,使用了二种奇偶校验值,所以需要N+2个磁盘,同时对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十分复杂

,写入速度也不好,用于计算奇偶校验值和验证数据正确性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不必须的负载,

很少人用。

9、 RAID7

RAID7即优化的高速数据传送磁盘结构,它所有的I/O传送均是同步进行的,可以分别控制,这样提高

了系统的并行性和系统访问数据的速度;每个磁盘都带有高速缓冲存储器,实时 *** 作系统可以使用任何实

时 *** 作芯片,达到不同实时系统的需要。允许使用SNMP协议进行管理和监视,可以对校验区指定独立的传

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连接多台主机,当多用户访问系统时,访问时间几乎接近于0。但如果系统断电

,在高速缓冲存储器内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RAID7系统成本很高。

10、 RAID10

RAID10即高可靠性与高效磁盘结构它是一个带区结构加一个镜象结构,可以达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这

种新结构的价格高,可扩充性不好。

11、 RAID53

RAID7即高效数据传送磁盘结构,是RAID3和带区结构的统一,因此它速度比较快,也有容错功能。但价格

十分高,不易于实现。

三、应用RAID技术

要使用磁盘RAID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RAID适配卡,通过RAID适配卡插入PCI插槽再接上硬盘

实现硬盘的RAID功能。第二种方式就是直接在主板上集成RAID控制芯片,让主板能直接实现磁盘RAID。这

种方式成本比专用的RAID适配卡低很多。

此外还可以用2k or xp or linux系统做成软raid.

个人使用磁盘RAID主要是用RAID0、 RAID1或RAID0+1工作模式。

方法/步骤

1、首先,我们将要扫描的资料正面朝下放到扫描面板上:

2、再打开我的电脑,双击其中的你的扫描仪,如这里的“HP

LaserJet

3052”:

3、在d出的对话框中选择“Microsoft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并单击“确定”按钮:

4、在d出的“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对话框欢迎步骤中单击“下一步”按钮:

5、在接下来的“选择扫描首选项”中,选择你要的“图片类型”,下面的纸张来源选择“平板”,单击“下一步”按钮:

5、然后在“照片名和目标”步骤中,按需设置相关项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6、此时一体机开始扫描了,其中有详细的扫描进度:

7、扫描完成后进入到“其它选项”步骤,单击“下一步”按钮:

8、进入到“完成”的步骤了,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即可:

9、会自动打开扫描的图片保存的文件夹:

10、打开此图片可以看到,已经是我们扫描的图片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114220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6
下一篇 2023-05-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