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牛魔王的来历吗?

你知道牛魔王的来历吗?,第1张

1、来历

从名称来看,是从“鸠摩罗什”的“鸠摩”演化来的,到如今印度都以牛为神物,把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鸠摩罗什起初信奉印度教,身边肯定带有很多以牛为标志的饰物,说不定整天戴着个牛形面具,以讹舛讹,后来就被传成“牛魔王”了。

后来公元401年,即后秦弘始三年,鸠摩罗什被姚兴接到长安,尊为国师,经常在逍遥园给包括后秦王姚兴在内的3000弟子讲经说法,鸠摩罗什佛名远扬,经常有人为了听他讲经,从千里之外赶到长安。估计到开坛那天,街道上人头攒动,张三问:“干嘛去呀?”,李四答:“听‘鸠摩王’讲经去”,这张三又传给王五,王五又告诉马六,传来传去就成了“牛魔王”了。

2、简介

牛魔王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主要出现在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

在书中一开始称他为大力王,又自号平天大圣(为七大圣之首)。

他是翠云山和积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铁扇公主

在全书妖魔中,是一位为数不多可以自身法力不靠法宝与孙悟空匹敌的角色,深知牛魔王、孙悟空本领的火焰山土地称:“牛魔王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正是孙大圣的敌手”,而且通过描述牛魔王似乎是自行修炼得道,并没有强大的后台、主人,牛魔王有弟弟如意真仙、儿子红孩儿,可推测牛魔王来自一个颇为兴旺的妖怪家族,另外牛魔王交友广泛,名气颇大,在地仙中可算一位名副其实的绝世枭雄。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此乃混世魔王聚集手下四万三千妖众成立的门派。崇武崇勇是魔王寨的传统,魔王门下弟子以强悍的战斗力著称。同时他们召唤妖兽助战的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以上是游戏里对魔王寨的描述。很多朋友都认为牛魔王是没有来历的,完全是西游记中杜撰的人物。其实,牛魔王也是有其原型的,他的原型就是 华严经 中的华光菩萨,也是我们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火神。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往往道教和佛教是不分家的,很多神仙既是道教,同时也是佛教中人。而这个华光,就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人物。对于佛教中的华光,华严经上说,所有大菩萨,都是华光所教化。华光作王子时,弃舍一切尊荣富贵,于最后一世出家作和尚,修行而成佛。从这里看,华光菩萨还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佛陀,是通过自己的苦苦修持而成佛的。但是到了中国,他的身份和我们本土固有的道教就联系起来,从而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华光天王在民间被奉为火神,相传他的前身为如来佛前法堂上的一盏油灯,久炼而成佛弟子名妙吉祥。明朝时候有一本小说-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专门描写了他的事迹。书中说,妙吉祥童子因为杀了独火鬼王因而触怒了如来,被贬为马耳娘娘的儿子,出生时候有三只眼睛,具备五大神通。后来为了报父仇杀了金q太子,为玉帝所杀。后来,华光复生于炎魔天王家,同样有很大的本领,被八景宫妙乐天尊收为徒弟。后来他偷了师傅的金刀,炼为金砖以作法宝,玉皇大帝命其收伏风、火二怪功成封火部兵马大元帅。最终也是闹天宫,搞的上界不得安宁;被玄天上帝用水降伏.把他打下了人间,托生在一个萧氏人家,就是华光了,仍然有神通,经常与神仙妖魔开战,人间也不得安宁,而这次玉皇大帝却没有责罚他.华光因为丢失了法宝金砖,想重新制炼一个,于是想寻求金塔,这时候遇见铁扇公主,便强娶为妻。后来他又降诸妖,所向无敌。后来华光想念他死去的母亲,就去地府寻找,因为和阎王争执,于是又大闹阴司,搞的幽明也是热闹非常。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他的母亲不是人而是妖怪,名吉芝陀圣母,这个圣母吃了萧长者妻子,自己变成她的模样,而生华光,这个女人就是喜欢吃人,后来被龙瑞王拿住,打入酆都,方在地狱遭受恶报。 救出母亲以后,这个女妖还是想吃人。有人告诉华光说吃仙桃可以断了这个吃人的念头。于是华光就变成了齐天大圣的模样偷了王母的仙桃。他母亲吃了以后就从此不再有吃人的念头了。但是齐天大圣不干啊,他就来找华光算帐,没想到却不是华光的对手,差一点被华光用三昧真火烧死,最后只好跑路。但是齐天大圣有个非常厉害的女儿叫月孛,她有一件法宝骷髅骨,击之敌头即痛,二天就死。华光被施了法术,眼看就要挂了,这时候他的师傅火炎王光佛出面议和,佛祖说话了当然有面子,月孛就削去骷髅骨上的击痕,华光才痊愈。然后华光与大圣结为兄弟。到了最后华光终于被如来设计诱骗到灵山,又回到了佛祖身边。

牛魔王出自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首次出现于孙悟空得到如意金箍棒后,之后又出现于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在书中称他为大力王,自号平天大圣。

牛魔王从名称来看,是从“鸠摩罗王”、“鸠摩罗炎”、“鸠摩罗什”的“鸠摩”演化来的,到如今印度都以牛为神物,把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

与牛魔王有关的事件:

1、七圣结义

《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孙悟空得到金箍棒以后回到花果山,而后孙悟空在花果山遍访英豪之时,结识了牛魔王等六大魔王,七人结拜为兄弟。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其他六大魔王也都各称大圣。

2、反目成仇

五百年以后,牛魔王已经娶了铁扇公主为妻,二人有一子红孩儿,后因唐僧师徒四人途径红孩儿的火云洞,唐僧被红孩儿抓住,双方几经斗智斗勇,红孩子最终被观音菩萨收为善财童子,孙悟空也与牛魔王开始结怨。

3、赌斗神通

唐僧师徒四人路阻火焰山,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不得,只得前往积雷山向牛魔王求助,但在路上即与玉面公主发生冲突,牛魔王因怒孙悟空既欺铁扇公主又追赶玉面公主,遂与孙悟空展开大战,牛魔王用七十二变与孙悟空大斗神通,二人不分伯仲。

4、力竭被擒

孙悟空和众神兵把翠云山围了个水泄不通,面对诸路神佛,牛魔王现出本相大白牛,最后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的角上,吹真火,把牛王烧得张狂哮吼,托塔天王将照妖镜照住牛魔王本象,使之腾那不动,无计逃生,无奈之下被李靖、哪吒拿回西天。

扩展资料:

牛王的传说:

很多人都知道《西游记》中有一个曾经与孙悟空称兄道弟的牛魔王,本领也十分的高强。但是很多人也许还不晓得,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民间就开始祭祀牛神,就是牛的保护神。

根据《列异传》记载,武都故道县(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有祭祀牛神的怒特祠。传说该牛神原来是一棵大梓树。秦文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39年),秦文公派人砍伐。但是树砍了又合。

秦文公就派了四十人轮流砍伐,但还是砍不断。这些人只好离去。一个人因为脚伤暂时无法行走,就躺在树下休息。他突然听见有人在说话。

一个问:“这样挨砍下去,你疲劳吗?”另一个回答说:“是够疲劳的。”一个又说:“秦公一定不会罢休的。”第二个回答道:“他能奈我何?”又问:“拿灰敷在你身上怎么办?”

另一个沉默不语。躺在树下的人听到后,回去禀告了秦文公。秦文公就让砍树的人光着上身,边砍边用灰敷在树上。树断后,化成了一头牛,钻入了水中。

秦文公于是在这个地方建造了怒特祠,以祭祀牛神。后人认为这是“牛王庙”的开始。宋代,出现了将保护耕牛责任于一身的牛王的记载。宋何薳撰写的《春渚纪闻》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在梦中被人追到了一个悬着“牛王之宫”匾额的地方,看见了自己已经去世的姨母。姨母说:“我生前喜欢吃牛肉,因此多杀了不少牛,现在在这里受苦。

最苦的是每天被迫吃一升铁蒺藜饭。”刚说完,就有牛首人拿着铁蒺藜饭走了进来。宋代以后,民间又奉冉伯牛为牛王。冉伯牛为春秋时孔子的门生,以其字“伯牛”而奉为牛王。

民间风俗要在牛王生日这一天祭牛王。《新搜神记》记载,清代时,人们多在十月初一这天祭牛王。按照《大玉匣记》:牛王生辰在七月二十五日,今用十月初一者,以七月农方收获,故相沿改期,以便民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魔王

牛魔王从名称来看,是从“鸠摩罗王”、“鸠摩罗炎”、“鸠摩罗什”的“鸠摩”演化来的,到如今印度都以牛为神物,把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

鸠摩罗王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与玄奘同时代的人物,他是南印度当时统治者,根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五记载,在玄奘西行求法的过程中,曾经和鸠摩罗王进行过时间不短的接触。

牛魔王的原型最有可能就是鸠摩罗王,吴承恩的《西游记》和之前的元曲杂剧有可能引用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内容。

扩展资料:

牛魔王,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主要出现在孙悟空与火燄山这一篇故事中,在书中一开始称他为大力王。他是火燄山的主人,妻子铁扇公主原是罗刹女,后来又与铁扇公主在一起。

唐僧师徒四人赶奔西天,渐觉热气蒸人。问及乡里,才知此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山周围八百里火焰,铜头铁躯亦能融化,却是去往西方的必由之路。

若要西行、耕种,需向翠云山芭蕉洞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悟空闻言,驾云径访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恼恨悟空请菩萨收伏了红孩儿,使她母子不得相见,不容分说,抽出双剑与悟空斗在一处。

行者棒重,解数周密,铁扇公主勘勘不敌,取出芭蕉扇,将大圣扇得无影无形。行者于风中直滚了一夜,天明落在小须弥山上,想起灵吉菩萨禅院即在山下,急往造访。

吉菩萨将如来佛祖所赐定风珠借与行者,行者驾云径返翠云山。铁扇公主取扇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公主大骇,收回宝扇闭门不出。

行者变做蟭蟟虫趁公主喝茶之际钻入公主腹中,现原身于腹中借扇,公主四处找寻行者,行者告知已在其腹中玩耍,公主大惊。

行者在公主腹中拳打脚踢,公主腹疼难忍,连声说“叔叔饶命”答应将宝扇借与行者。行者看在牛魔王情分上收了手脚,从公主腹中出来。

师徒四人行至火焰山下,行者取扇尽力一扇,火势愈烈,险些烧着身体,知被公主愚弄,忙返奔二十余里,憩于道旁。土地献斋,告大圣可与公主之夫牛魔王商议。

行者依言往积雷山摩云洞寻牛魔王,与牛魔王外室玉面公主相遇,行者故意擎棒威吓,玉面公主逃入洞府引出牛魔王。行者好意央求,牛魔王掣混铁棍劈头就打,正酣斗间。

有人请牛王赴宴,牛王架住金箍棒,径去赴宴。行者暗随,偷了牛王的避水金睛兽,化作牛王模样,从铁扇公主手中骗得宝扇,不料只知放大之法,不知缩小口诀。

只得将大扇扛在肩上,回寻师父。牛王席散出门,不见坐骑,知为行者窃走,赶至芭蕉洞时宝扇已被骗走。牛王大怒,结束停当,径奔火焰山,遥见大圣扛着芭蕉扇前行。

知当面索取必不归还遂变作八戒嘴脸,果然骗回宝扇,两个相斗难分。八戒与土地赶来相助,牛王不支,且战且走,败至摩云洞口,玉面公主率众妖助战,行者等不敌而回。

继思不得宝扇势难越山,若走岐路又坏了修行,只得与八戒、土地寻牛王再战。行者与牛王斗法,将牛王赶至芭蕉洞,八戒乘隙将摩云洞众妖尽皆剿灭。

后有四金刚奉佛旨来助行者降妖,托塔李天王与哪叱助行者生擒牛王,铁扇公主急献芭蕉扇为夫乞命。孙行者接扇立往火焰山扇灭火焰,把扇子还与公主,保护师父西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魔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116291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