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装Minimal SYStem

如何安装Minimal SYStem,第1张

该软件是有绿色版和安装版两种。如果只装MSYS核心包,大小不足10M。

对于不需要编译C++的朋友,可以不安装Mingw。

下载其中的MSYS Base System就可以,下载以后直接安装。

如果要安装Mingw,注意不要将它与MSYS安装到同一个目录里面。

另外,MSYS DTK是一个附加的开发工具包,包括Perl、autoconf、automake、libtool等工具,如果需要可以一块下载装到MSYS同一个目录里。这样安装完成应该就可以使用了。

但是,官方安装说明还有一个步骤用绿色版的MSYS覆盖MSYS安装目录的内容,好吧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将msysCORE-XXXXXXXX-bin.tar.gz解压到MSYS安装目录选择覆盖即可。

然后,点击桌面或者开始菜单的M图标,就可以启动MSYS窗口了。

MSYS默认是没有VIM编辑器的,不知你是否需要,对于我反正不太方便。

下载MSYS vim装上(居然采用lzma格式压缩)。

装好以后,启动进入MSYS窗口。

本机磁盘如C:,D:,E:可以通过/c, /d,/e等访问,C:\Windows\system32在MSYS中就变成/c/windows/system32。

可以通过编辑/etc/fstab文件,加入想要访问目录的快捷路径。比如想要用/ffdown访问E:\AppCache\Firefox\Download目录,可以先在根目录建立该目录,即mkdir /ffdown

然后,编辑/etc/fstab,加入下面一行就行了

e:/AppCache/Firefox/Download/ffdown

如果需要MSYS与Mingw关联,可以在fstab中加入

<你的Mingw路径> /mingw

注意:fstab文件的换行符需要使用UNIX格式的LF,而不是DOS格式的CRLF。

也就是说fstab文件需要在MSYS系统中进行编辑,不要在Windows中用记事本等编辑器编辑,除非你知道如何将DOS格式转化为UNIX格式。

MSYS存在的一个缺陷是对中文路径和中文文件名支持有问题,使用ls命令查看时,中文文件和目录显示为???。

临时解决方法是,可以使用TAB补全来显示中文名称,或者使用 ls--show-control-chars 命令查看。

默认设置下,MSYS系统无法访问Windows系统中的dir等命令,而Windows的CMD中也无法访问MSYS的命令。

可以在MYS中运行 rxvt -e cmd,出现的窗口可以支持中文文件名,而且既可以使用Windows命令也可以使用MSYS的命令。

另外,发现MSYS默认居然自带了一个telnet,支持中文但并不很完善,可以用来登录BBS。还有一个访问ftp的客户端。

PS.

1.安装MinGW-5.1.6.exe

选择gcc,make,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配置文件mingw.ini和下载 如下包:

w32api-3.10.tar.gz mingw-runtime-3.13.tar.gz

mingw32-make-3.8.1-2.tar.gz

gcc-g++-3.4.5-20060117-1.tar.gz

gcc-core-3.4.5-20060117-1.tar.gz

binutils-2.17.50-20060824-1.tar.gz 保留这下文件,

下次在安装时,安装程序检测到当前目录下以有的 文件就不在从新下载了.

默认安装到C:\MinGW目录下.

2.安装MSYS-1.0.10.exe

接受所有默认选项,最后会出项一个Dos窗口,都选择y,当询问 MinGW的按装路径时:

Please answer the following in the form of c:\msys

Where is your MinGW installation?

输入MinGW的安装路径C:/MinGW

3.安装msysDTK-1.0.1.exe 选择安装路径C:\MinGW\msys\1.0

4.安装其它工具包: mingw-utils-0.3.tar.gz :

包含了pexports等工具 gdb-6.7.50.20071127-mingw.tar.bz2

工具包的安装方法都差不多,只要装文件解压到MinGW的安装目录下就行了.

5.编译是连接其它dll库,如: 1 )pexports python24.dll

>python24.def 2)dlltool --dllname

python24.dll --def python24.def --output-lib

libpython24.lib 用libpython24.lib连接就行了

说明:

截止目前CentOS 7.x最新版本为CentOS 7.1,下面介绍CentOS 7.1的具体安装配置过程

安装源ISO文件:CentOS-7-x86_64-Minimal-1503-01

服务器相关设置如下:

*** 作系统:CentOS 7.1 64位

IP地址:安装时采用DHCP(当然也可以手动进行设置),安装完成后,再进行设置。

一、安装CentOS 7.1

服务器开机,设成光驱启动,成功引导系统后,会出现下面的界面

界面说明:

Install CentOS 7           //安装CentOS 7

Test this media &install CentOS  7          //测试安装文件并安装CentOS  7

Troubleshooting                                //修复故障

这里选择第一项,安装CentOS  7,回车,进入下面的界面

进入安装前检查,待检查完就就可以进入安装了,不想等待的按ESC退出。

接下来就进入到图形化安装界面,如下

选择安装过程中的语言,此处选择英文,默认即可,按Continue,进入下一步

点击DATE&TIME(日期和时间),进行设置,选择时区Asia\Shanghai,设置完按Done返回。

点击LANGUAGE SUPPORT(语言支持),进入设置

点选Englist--Englist(United States)与 中文--简体中文(中国),并点击Done返回,如下两图所示

#正式生产服务器建议别只单选了简体中文,把英文安装上,或只安装英文。

INSTALLATION SOURCE(安装源)默认为Local media(本地介质),不用设置。

SOFTWARE SELECTION(软件选择)默认为Minimal install(最小安装) ,生产服务器建议最小安装,后期需要安装什么服务自己再进行安装,你也可以在这里进行软件安装的定制,这里不进行演示。

系统分区设置,选择SYSTEM中的INSTALLATION DESTINATION(安装位置)项,在Other Storage Options(其它存储选项)中,选择配置分区项“I will configure partitioning"(我要配置分区),按Done确认,

选择Done后,d出如下图所示的分区窗口

手动分区,选择Standard Partition分区方式,并按+ 号进行添加分区,如下图

添加swap分区(内存小于2G时,设置为内存的2倍内存大于或等于2G时,设置为4096即可)

选择add mount point(添加挂载点),之后于添加另一个挂载点,

把剩余所有的空间挂载给根分区,并点击Add mount point,

点击Done,d出如下窗口

点击Accept Changes(接受更改),返回主菜单,点击NETWORK&HOSTNAME (网络和主机名)。

选择"Configure",按下图所示设置后,依次点击"Save","Done"返回,

点击Done反回到主菜单

完成以上几步,基本配置已经完成。此时主界面中的Begin installation(开始安装)按钮将可选,点击按钮进行安装。进入安装界面时,可以看见"USER CREATION"项,没有完成安装前,可以进一步配置用户设置,

在软件包的安装过程中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时候可以进行USER SETTINGS的设定,点击ROOT PASSWORD选项,进行根用户(root)密码的设定,如下图所示,设置好后,按Done返回,

紧接着进行USER CREATION的设定,即创建新账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注意,这里的用户是普通的用户,就类似于Windows系统下的管理员和普通用户,CentOS下的root用户对应于Windows下的Administrarot用户,此处创建的用户对应于Windows下的普通用户,具体设置如下图所示,设好后按Done返回。

返回到主界面,等待软件继续安装完成......

完成安装后,点击reboot重启。

点击Reboot进行重启。

重启进入系统后,如下图所示,输入用户名及密码即可进入到系统。

注:(如果在安装的时候,不是选择最小安装,选择了安装桌面支持等,那么在重启第一次进入系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初始配置的过程,如下)

进入LOCALIZATION设置,点击LICENSE INFORMATION,进入协议界面,勾选复选框"I Accept...",完成后点Done返回。

最后进入到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116395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