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1、逻辑推入栈指令LPS (分支或主控指令)
逻辑推入栈指令在梯形图中的分支结构中,用于生成一条新的母线,左侧为主控逻辑块时,第一个完整的从逻辑行从此处开始。
2、逻辑d出栈指令LPP(分支结束或主控复位指令)
逻辑d出栈指令在梯形图中的分支结构中,用于将LPS指令生成一条新的母线进行恢复。
注意:使用LPP指令时,必须出现在LPS的后面,与LPS成对出现。
扩展资料
基本结构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
电源
电源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PLC内部所需的直流电j目前大部分PLC采用开关式稳压电源供电。 [6]
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器(CPU)是PLC的控制中枢,也是PLC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了PLC的性能。 [6]
中央处理器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都集中在一块芯片上,通过地址总线、控制总线与存储器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相连。中央处理器的作用是处理和运行用户程序,进行逻辑和数学运算,控制整个系统使之协调。
存储器
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它的作用是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逻辑变量和其他一些信息。其中系统程序是控制PLC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由PLC生产厂家编写,并固化到只读存储器(ROM)中,用户不能访问。
功能特点
(1)可靠性高。由于PLC大都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因而集成度高,再加上相应的保护电路及自诊断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编程容易。PLC的编程多采用继电器控制梯形图及命令语句,其数量比微型机指令要少得多,除中、高档PLC外,一般的小型PLC只有16条左右。由于梯形图形象而简单,因此容易掌握、使用方便,甚至不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就可进行编程。
PLC内部工作方式一般是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在一些大、中型的PLC中增加了中断工作方式。当用户将用户程序调试完成后,通过编程器将其程序写入PLC存储器中,
同时将现场的输入信号和被控制的执行元件相应的连接在输入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接着将PLC工作方式选择为运行工作方式,后面的工作就由PLC根据用户程序去完成,右图是PLC执行过程框图。PLC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完成六个模块的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LC控制
[转] 在ERDAS LPS下生成DEM和正射影像步骤转载自 晨曦
ASTER是一个由1999年发射的EO-1卫星所携带土地调绘传感器。ASTER有14个光谱通道,所覆盖的波谱范围从可见光到热红外(从技术的角度上讲,ASTER包括三个子系统: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其中可见光近红外子系统是由推帚式扫描仪获取,包括绿色通道,红色通道和近红外通道,其在天底方向的空间分辨率为15米。另外在后视点方向有一个通道——近红外通道。因此,该传感器可以由天底方向的近红外通道(Band 3n) 和后视方向的近红外通道(Band 3b)产生DEM。有了DEM就可以对近红外波段的影像进行正射纠正了。而ASTER大部分数据可以通过INTERNET免费获取。
数据处理:
接下来的程序是假定读者对ERDAS IMAGINE ADVANTAGE 和LPS已经有了实际的工作经验。而要是读者想充分利用Stereo Analyst 和 IMAGINE VeirtualGIS的功能,有过Stereo Analyst 和 IMAGINE VeirtualGIS的使用经验也是必要的。
接下来所要解释和介绍的是数据的处理过程,并引导你用ASTER数据处理来生成自己所需要的数据产品。
1、 处理。
1.1 Level 1A ASTER 数据
你可以通过Internet 从网站上http://eosdatainfo.gsfc.nasa.gov/eosdata/terra/aster/data access.html免费下载HDF-EOS的数据格式。查询ASTER的有关信息:http://asterweb.jpl.nasa.gov。
ASTER Level 1A 是原始数据,Level 1B是已经经过几何纠正过了,因此不能在LPS下使用。
1.2 3D 控制点(X,Y,Z) 。
理论上需要三个控制点就足够了,但是为了提高精度,为了检测中误差以及在最后执行空间三角测量的时候为了提高结果精度值的统计均值,每景影像经常选取10-30个控制点。
1.3 数据导入(把HDF格式转成IMG格式)
?Band 1
?Band 2
?Band 3n
?Band 3b
1.4 确定传感器的侧视角:侧视角可以从ASTER元数据中找到。
1.5 检查影像的bad line(没有影像信息的线条):在ERDAS的Interpreter/Utilities下找到Replace Bad Line,用它来纠正影像中没有信息的线条。
1.6 每个波段按逆时针旋转90度:在ERDAS view 窗口中选择 Raster/Geometric Correction 选择的几何模型为Affined(仿射变换)。
选择旋转是为了影像能在Stereo Analyst 中恰当地显示,如果不需在Stereo Analyst中显示,则不必进行旋转变化。
旋转影像的时候不要改变影像的维数(旋转90度,只是行列号交换了一下罢了)。为了确保上述,在重采样输出的时候请选择下列的参数:
Band_3n
Band_3b
重采样的方法
最临近法
最临近法
输出像元大小 X
1.0002
1.0001
输出像元大小 Y
1.0002
1.0002
行号
4100
5000
列号
4200
5400
当所有的影像都已经作了旋转后,打开每张影像的Image Info(ERDAS IMAGINE:Tools/Image Information),删除Map Model(Edit/Delete Map Model),这样影像就没有了参考影像,仍是原来的原始影像。因为Map Model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把它删除。
2.执行空间三角测量,产生DEM和正射影像。
2.1 在LPS里建立一个新的block文件,选择的传感器的模型是“Generic Pushbroom”,导入Band 3n和Band 3b。
MODEL PARAMETERS
Polynomial Orders of Sensor Model
X
2
2
Y
2
2
Z
2
2
Omega
1
1
Phi
1
1
Kappa
2
2
2.3 定义像对的参数(选择Frame Editor /Frame Attributes)。
ASTER VNIR nadir
ASTER VNIR backward
Side Incidence (degrees)
见2.2
见2.2
Track Incidence (degrees)
0.0
-30.96
Ground Resolution (meters)
15
15.0
Sensor Line Along Axis
y
y
2.4 计算金字塔层(选择Edit/Compute Pyramid Layers)。
2.5 使用测量工具计算连接点。在每个重叠区域,人工测量两个连接点,以此作为初始值进行自动的连接点量测(选择Edit/Auto)。相关参数设定如下: Images Used
All Available
Initial Type
Tie points
Image Layer Used for Computation
1
Intended Number of Points per Image
200
Keep All Points
-disabled-
2.6 用点的测量工具测量地面控制点(GCPs)(选择Edit/Point Measurement)。在影像重叠区域(Stereo model)的角点上最少要选择4个控制点。然而另外如果有10到30个均匀分布的控制点会更好,这样就测量点的质量就得到了控制以便更易于检测错误的点。选控制点的时候应定位在交叉的十字路口,河口和湖边处。因为交叉路口易于识别而且此处在地图里边经常会提供高程值。
2.7 进行空间三角测量。为了能够得到好的测量结果,必须要保证点的量测没有错误。对于错误检测LPS提供了两个功能(选择Edit/Triangulation Properties):Advanced Options:简单的粗误差检测(Simple Gross Error Check);Process:Graphic Staus。
2.8 用LPS产生DEM。首先要保证空间三角测量能够顺利进行,因为这对接下来的处理很重要。不断重复的空三会导致原先定义好的DEM剔除区域的设置会丢失,因此强烈推荐要保存好用户自定义的参数设置并把剔除区域保存为AOI文件,区域剔除的高程值应该保存为一个文本文件。
2.9 用生成的DEM产生正射影像。应该选择天底方向的波段作为影像源。
2.10 基于天底方向的三个波段生成一幅自然色彩的正射影像(见2.1)。首先要把三个波段融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三个波段的彩色文件,保存。在ERDAS IMAGINE实现:Interpreter/Utilities/Layer Stack’(如果ASTER HDF-EOS直接导入,这一步可以省略)。通过Interpreter/Spectral Enhancement/Natural Color把红外影像转变成自然色彩。
然后在LPS里用自然色的影像替换先前b/w波段。通过LPS的Frame Editor的Attach按钮实现(Edit/Frame Editor/Sensor)。替换影像后,就可以用先前的方法产生正射影像。
2、 立体分析实现实物再现,用IMAGINE VirtualGIS显示三维动画。
3.1 为了在立体分析里实现实物再现,首先要载入先前LPS做好的立体像对,所以先前的空间三角测量必须要成功。使用的影像应该是ASTER b/w通道,波段3n’和波段3b’。不要使用彩色影像,因为对于后视方向上只有一个通道。
3.2 用IMAGINE VirtualGIS实现三维动画。在VGIS-Viewer载入DEM,然后载入正射影像,确定把所有的模型都倒入
这么专业的问题不要在百度找,去论坛或者谷歌。
lps珊瑚需要钙、镁、KH和一些微量元素。
LPS缸只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添加生物即可。SPS缸在这时应当在下珊瑚前一次性添加微量元素让水体达标后再下珊瑚。在下到一定数量的珊瑚时开启辅助添加设备并开始调整输出量。
标准水体主要数值钙、镁、KH,分别为450-500、1200-1250、7-9。外带其它一些微量元素(一般不用添加,海盐中有这些成份)。每周至少测一次钙镁KH含量以便调整添加量。
LPS的喂食
绝大部分的LPS珊瑚的捕食能力较强,可以通过触须黏住猎物吞食,但是在人工环境下,没有丰富食物来源,所以主要依靠光合作用生存。
首先说明下,大部分LPS通过光合作用及吸收水中的营养,在不投喂固体饲料的情形下也可以存活很久,例如2-5年。
另外并不推荐新手以及无法控制营养盐(NO3,PO4等)的玩家对珊瑚进行喂食,相比让珊瑚活的更好,让珊瑚活下去更重要。
如果投喂饲料有3种选择:
1.固体珊瑚粮:专业的粉末珊瑚粮、颗粒珊瑚粮。
2.液体珊瑚粮:氨基酸、维他命、液体珊瑚粮、各种天然微藻类等。
3.动物性饲料:虾肉、丰年虾、生蚝卵、轮虫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