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win下用eclipse编译开源库,以Box2D为例

如何在win下用eclipse编译开源库,以Box2D为例,第1张

方法/步骤

首先,我们要把Box2D的源码拷贝到编译器的include目录下,由于在下使用的是mingw编译器,所以找到所在编译器的目录如图,直接拷贝到mingw的include目录下即可,如果不拷贝编译器会提示找不到头文件

如何在win下用eclipse编译开源库,以Box2D为例

打开eclipse,新建一个c++工程,如图

如何在win下用eclipse编译开源库,以Box2D为例

导入Box2D的源码:右键工程->import->general->File System,点击下一步,找到box2d所在的文件夹,导入

如何在win下用eclipse编译开源库,以Box2D为例

如何在win下用eclipse编译开源库,以Box2D为例

创建好工程之后“右键”点击工程选择Properties->C/C++ build->Setting->build Artifact 选择shaped library 点击ok退出选项,然后编译工程生成.dll文件,让后重复上一步,选择static library生成.a文件

编译完成之后在工程目录下的Debug文件夹下就可以找到想要的文件了

如何在win下用eclipse编译开源库,以Box2D为例

如何在win下用eclipse编译开源库,以Box2D为例

随后将.a文件拷贝到编译器的lib文件目录下,.dll文件拷贝到bin文件目录下

现在就可以愉快的码代码了,新建工程,#include <Box2D/Box2D.h>

,添加链接选项Box2D

如何在win下用eclipse编译开源库,以Box2D为例

所谓的搭建交叉编译环境,即安装、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在该环境下编译出嵌入式Linux系统所需的 *** 作系统、应用程序等,然后再上传到目标机上。

交叉编译工具链是为了编译、链接、处理和调试跨平台体系结构的程序代码。对于交叉开发的工具链来说,在文件名称上加了一个前缀,用来区别本地的工具链。例如,arm-linux-表示是对arm的交叉编译工具链;arm-linux-gcc表示是使用gcc的编译器。除了体系结构相关的编译选项以外,其使用方法与Linux主机上的gcc相同,所以Linux编程技术对于嵌入式同样适用。不过,并不是任何一个版本拿来都能用,各种软件包往往存在版本匹配问题。例如,编译内核时需要使用arm-linux-gcc-4.3.3版本的交叉编译工具链,而使用arm-linux-gcc-3.4.1的交叉编译工具链,则会导致编译失败。

那么gcc和arm-linux-gcc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就是gcc是linux下的C语言编译器,编译出来的程序在本地执行,而arm-linux-gcc用来在linux下跨平台的C语言编译器,编译出来的程序在目标机(如ARM平台)上执行,嵌入式开发应使用嵌入式交叉编译工具链。

工具/原料

电脑系统:win7系统。虚拟机系统:workstation6.5 。虚拟机安装的linux版本:fedora9.0。内核:linux2.6.25 。

方法/步骤

1

我使用的交叉编译工具链是arm-linux-gcc-4.4.3,把它放在linux系统的路径是图一

2

在linux系统的路径/home/song/share下放了交叉编译工具链arm-linux-gcc-4.4.3的压缩包,另一个版本的不用。有的人可能会问到怎么把这个压缩包弄到虚拟机的linux的系统的,我是通过samba服务从主机复制到虚拟机的,这里的share文件夹就是我samba服务器的工作目录,多了不说,这不是重点。

然后通过命令mkdir embedded 建立一个arm-linux-gcc的安装目录,如图二所示。当然安装路径和目录名称“embedded”可以依自己的喜好而定。

步骤阅读

然后通过命令将share文件夹下的arm-linux-gcc-4.4.3.tar.gz复制到这里的embedded文件夹下, 当然这里你也可以不进行这一步我这是为了方便以后管理,将arm-linux-gcc安装到embedded文件夹下,方便以后寻找。

然后使用tar命令:tar zxvf arm-gcc-4.4.3.tar.gz将embedded文件夹下的arm-linux-gcc-4.4.3.tar.gz解压缩安装到当前目录下

执行完解压缩命令,就已经将交叉编译工具链arm-linux-gcc-4.4.3安装到linux系统上了,这里默认安装到了图六所示的路径上。

接下来配置系统环境变量,把交叉编译工具链的路径添加到环境变量PATH中去,这样就可以在任何目录下使用这些工具。 vi /etc/profile 编辑profile文件,添加环境变量。

在profile中的位置处,添加图八所示的红线标注的一行,路径就是图六中的红线标注的路径后面加上/4.4.3/bin。

图八中的路径一定是你自己的安装路径,可以使用pwd命令查找一下那个bin目录的路径。添加完路径后,保存退出。接下来使用命令:source /etc/profile,是修改后的profile文件生效,如图九所示。

然后,使用命令:arm-linux-gcc -v查看当前交叉编译链工具的版本信息,如图九中的红线标注第③行所示。很明显 可以看到,如果不执行第②步,则查看版本信息不成功。

然后验证交叉编译工具链是否安装成功并且可以使用,如图九所示,随便找一个目录编辑一个hello源代码。

编辑好hello.c文件后,保存退出。然后使用交叉编译器对hello.c进行编译,并生成可执行文件hello

这里生成的hello文件并不能像gcc编译出来的文件那样直接使用“./hello”命令执行并显示内容 因为它是一个二进制文件,只能下载到开发板上执行!

至此,搭建交叉编译环境步骤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11775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8
下一篇 2023-05-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