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QL建立索引:
为了给一个表建立索引,启动任务栏SQL
Sever程序组中的ISQL/w程序。进入查询窗口后,输入下面的语句:
CREATE
[UNIQUE]
[CLUSER]
INDEX
ON
()
UNIQUE
表明此索引的每一个索引值只对应唯一的数据记录
CLUSTER
表明要建立的是聚簇索引(指索引项的顺序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一致)
例:CREATE
CLUSER
INDEX
Stuname
ON
Student(Sname)
在student表的sname列建立一个聚簇索引,student中记录按照sname值的升序排列
参考资料:
<
数据库索引是为了增加查询速度而对表字段附加的一种标识。见过很多人机械的理解索引的概念,认为增加索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里想把之前的索引学习笔记总结一下:
首先明白为什么索引会增加速度,DB在执行一条Sql语句的时候,默认的方式是根据搜索条件进行全表扫描,遇到匹配条件的就加入搜索结果集合。如果我们对某一字段增加索引,查询时就会先去索引列表中一次定位到特定值的行数,大大减少遍历匹配的行数,所以能明显增加查询的速度。那么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加索引么?这里有几个反例:1、如果每次都需要取到所有表记录,无论如何都必须进行全表扫描了,那么是否加索引也没有意义了。2、对非唯一的字段,例如“性别”这种大量重复值的字段,增加索引也没有什么意义。3、对于记录比较少的表,增加索引不会带来速度的优化反而浪费了存储空间,因为索引是需要存储空间的,而且有个致命缺点是对于update/insert/delete的每次执行,字段的索引都必须重新计算更新。
那么在什么时候适合加上索引呢?我们看一个Mysql手册中举的例子,这里有一条sql语句:
SELECTc.companyID,c.companyNameFROMCompaniesc,UseruWHEREc.companyID=u.fk_companyIDANDc.numEmployees>=0ANDc.companyNameLIKE'%i%'ANDu.groupIDIN(SELECTg.groupIDFROMGroupsgWHEREg.groupLabel='Executive')
这条语句涉及3个表的联接,并且包括了许多搜索条件比如大小比较,Like匹配等。在没有索引的情况下Mysql需要执行的扫描行数是77721876行。而我们通过在companyID和groupLabel两个字段上加上索引之后,扫描的行数只需要134行。在Mysql中可以通过ExplainSelect来查看扫描次数。可以看出来在这种联表和复杂搜索条件的情况下,索引带来的性能提升远比它所占据的磁盘空间要重要得多。
那么索引是如何实现的呢?大多数DB厂商实现索引都是基于一种数据结构——B树。因为B树的特点就是适合在磁盘等直接存储设备上组织动态查找表。B树的定义是这样的:一棵m(m>=3)阶的B树是满足下列条件的m叉树:
1、每个结点包括如下作用域(j,p0,k1,p1,k2,p2,...ki,pi)其中j是关键字个数,p是孩子指针
2、所有叶子结点在同一层上,层数等于树高h
3、每个非根结点包含的关键字个数满足[m/2-1]<=j<=m-1
4、若树非空,则根至少有1个关键字,若根非叶子,则至少有2棵子树,至多有m棵子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