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ash<int,QString>qhash
2——插入
//方式一
qhash[1] = "1"
qhash[2] = "2"
qhash[3] = "3"
//方式二
qhash.insert(4, “4”)
通常,QHash 每个键只允许有一个值。如果用已经存在的键调用 insert(),先前的值将被删除
qhash.insert(4,"10)
最后键为4的值将变成“10”。
3——取值;
//方式一
QString str1=qhash.value(1)//str1="1"
//方式二
QString str2=qhash[2]//str1="2"
如果qhash里面没有该键值,则返回默认构造值;比如:QString str3=qhash.value(5)//str3=""
4——检索某个值是否在里面
if(qhash.contains(9))
{
return false
}
if(qhash.contains(1))
{
return true
}
5——查找某个字并获取,一般推荐contains结合value重载函数来实现,
QString str
if(qhash.contains(1))
{
str=qhash.value(1)
}
else
{
str=qhash.value(1,"wert")
//如果哈希表中不存在指定键的元素,该函数使用第2个参数作为默认值
}
而不是 operator 运算符查找哈希表中的键。原因是如果哈希表中不存在相同键的元素,operator 运算符会默默地将一个元素插入到哈希表中(除非哈希表是 const 的)
//错误
for (int i = 0i <1000++i) {
if (qhash[i] == "789")
cout <<"Found value at index " <<i <<Qt::endl
}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将上面代码中的 hash[i] 替换为 hash.value(i),为什么这样可以,来我们来看看value的函数原型:const T value ( const Key &key ) const ;const啊姐妹!
6——遍历 QHash 中存储的所有键值对
QHash<int,QString>::const_iterator it = qhash.constBegin()
while (it != qhash.constEnd()) {
cout <<it.key() <<": " <<it.value() <<Qt::endl
++i
}
当然不用const_iterator也可以,直接iterator
7——删除,下面两种都可以
qhash.erase(it)//这里的it是迭代器哦
qhash.remove(key)
QHash和QMap好像,我的天;但是它们两个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QHash 的查找速度比 qmap 快。
遍历 qmap 时,元素总是按照键的顺序排好序的。而遍历 QHash时,元素的顺序是任意的。
qt关联容器 关键字查找 插入
平均 最差 平均 最差
QMap<Key, T> O(log n) O(log n) O(log n) O(log n)
QHash<Key, T> Amort. O(1) O(n) Amort. O(1) O(n)
注: Amort.O(1)表示仅完成一次 *** 作,可能会有O(n)行为;但是如果完成多次 *** 作,如n次,平均结果是O(1)
Hashtable类
Hashtable继承Map接口,实现一个key-value映射的哈希表。任何非空(non-null)的对象都可作为key或者value。
添加数据使用put(key,
value),取出数据使用get(key),这两个基本 *** 作的时间开销为常数。
Hashtable通过initial capacity和load
factor两个参数调整性能。通常缺省的load factor
0.75较好地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均衡。增大load
factor可以节省空间但相应的查找时间将增大,这会影响像get和put这样的 *** 作。
使用Hashtable的简单示例如下,将1,2,3放到Hashtable中,他们的key分别是”one”,”two”,”three”:
Hashtable numbers = new
Hashtable()
numbers.put(“one”,
new Integer(1))
numbers.put(“two”, new
Integer(2))
numbers.put(“three”,
new Integer(3))
要取出一个数,比如2,用相应的key:
Integer
n = (Integer)numbers.get(“two”)
System.out.println(“two = ”
+ n)
由于作为key的对象将通过计算其散列函数来确定与之对应的value的位置,因此任何作为key的对象都必须实现hashCode和equals方法。hashCode和equals方法继承自根类Object,如果你用自定义的类当作key的话,要相当小心,按照散列函数的定义,如果两个对象相同,即obj1.equals(obj2)=true,则它们的hashCode必须相同,但如果两个对象不同,则它们的hashCode不一定不同,如果两个不同对象的hashCode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冲突,冲突会导致 *** 作哈希表的时间开销增大,所以尽量定义好的hashCode()方法,能加快哈希表的 *** 作。
如果相同的对象有不同的hashCode,对哈希表的 *** 作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期待的get方法返回null),要避免这种问题,只需要牢记一条:要同时复写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而不要只写其中一个。
Hashtable是同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