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RS的原理:CORS定义一种跨域访问的机制,可以让AJAX实现跨域访问。CORS 允许一个域上的网络应用向另一个域提交跨域 AJAX 请求。实现此功能非常简单,只需由服务器发送一个响应标头即可。
2、tomcat如何配置cors的跨域请求:
在tomcat中,有一个和cors相关的拦截器:CORS Filter
该过滤器可以通过添加必需的访问控制请求头Access-Control-*对象来进行跨域。同时还可以对一些请求进行拦截。如果请求是无效的,或者是不被允许的,该请求被拒绝或者禁止。
其在web.xml文件中的基本配置如下:
<filter><filter-name>Cors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org.apache.catalina.filters.CorsFilter</filter-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cors.allowed.origins</param-name>
<param-value>
,
</param-value>
</init-param>
<init-param>
<param-name>cors.allowed.methods</param-name>
<param-value>
GET,POST,HEAD,OPTIONS,PUT
</param-value>
</init-param>
<init-param>
<param-name>cors.allowed.headers</param-name>
<param-value>
Content-Type,X-Requested-With,accept,Origin,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param-value>
</init-param>
<init-param>
<param-name>cors.exposed.headers</param-name>
<param-value>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param-value>
</init-param>
<init-param>
<param-name>cors.support.credentials</param-name>
<param-value>true</param-value>
</init-param>
<init-param>
<param-name>cors.preflight.maxage</param-name>
<param-value>10</param-value>
</init-param>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CorsFilter</filter-name>
<url-pattern>/wxrefund/*</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3、cors.allowed.origins:允许访问资源的源列表。*表示任何来源都可以访问该资源。否则,只有配置的白名单的来源可以访问该资源,其中白名单用逗号隔开,如,。
4、cors.allowed.methods:允许访问的http请求方法,如GET,POST,HEAD,OPTIONS,PUT等,方法名用逗号隔开。
5、cors.allowed.headers:在实际请求时可使用的请求头列表,用逗号隔开。如Content-Type,X-Requested-With,accept,Origin,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Origin。这些头也将返回作为访问控制的一部分。
mybatis自定义拦截器(一)基本使用
mybatis自定义拦截器(二)对象详解
1. 不同拦截类型执行顺序:
2. 多个插件拦截的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拦截器Aa和拦截器Bb均是拦截的StatementHandler对象,所以拦截器B在此获取StatementHandler的时候,获取的是代理对象。
3. 多个插件plugin()和intercept()方法的执行顺序
先执行每个插件的plugin方法,若是@Intercepts注解标明需要拦截该对象,那么生成类型对象的代理对象。(即使该插件需要拦截该类型对象,但是依旧会执行下一个插件的plugin方法)。知道执行完毕所有的plugin方法。在执行每个Intercept方法。
自定义拦截器必须使用mybatis提供的注解来声明我们要拦截的类型对象。
Mybatis插件都要有Intercepts [in特赛婆斯] 注解来指定要拦截哪个对象哪个方法。我们知道,Plugin.wrap方法会返回四大接口对象的代理对象,会拦截所有的方法。在代理对象执行对应方法的时候,会调用InvocationHandler处理器的invoke方法。
具体规则如下:
如果我们的拦截器需要一些变量对象,而且这个对象是支持可配置的。
类似于Spring中的@Value("${}")从 application.properties 文件中获取。
使用方法:
方法中获取参数: properties.getProperty("username")
问题:但是为什么不直接使用@Value("${}") 获取变量?
解答:因为mybatis框架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独立使用的框架,没有像Spring这种做了很多的依赖注入。
这个方法的作用是就是让mybatis判断,是否要进行拦截,然后做出决定是否生成一个代理。
需要注意的是:每经过一个拦截器对象都会调用插件的plugin方法,也就是说,该方法会调用4次。根据@Intercepts注解来决定是否进行拦截处理。
解答:判断是否拦截这个类型对象(根据@Intercepts注解决定),然后决定是返回一个代理对象还是返回原对象。
故我们在实现plugin方法时,要判断一下目标类型,是本插件要拦截的对象时才执行Plugin.wrap方法,否则的话,直接返回目标本身。
我们知道,mybatis只能拦截四种类型的对象。而 intercept 方法便是处理拦截到的对象。比如我们要拦截 StatementHandler#query(Statement st,ResultHandler rh) 方法,那么 Invocation 就是这个对象, Invocation 中有三个参数。
org.apache.ibatis.reflection.SystemMetaObject#forObject :方便的获取对象中的值。
案例:将参数拼接到sql语句。
因为已经执行了ParameterHandler拦截器,故Statement对象已经是完全拼接好的SQL语句。
一个MappedStatement对象对应Mapper配置文件中的一个select/update/insert/delete节点,主要描述的是一条sql语句。其属性为:
https://blog.csdn.net/Liu_York/article/details/88053053
https://www.jianshu.com/p/7c7b8c2c985d
MyBatis 插件之拦截器(Interceptor)
Mybatis Plugin(拦截器)的开发
Mybatis拦截器介绍
使用Retrofit+OkHttp作为网络请求框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每隔一定时间再请求接口,会返回一个Unexpected end of stream on Connection...http1.1的错误,经历了一段了解,发现问题所在:
客户端与服务端使用TCP协议连接,客户端之后会复用之前的连接,但是服务端此时已经处于TCP的FIN_WAIT2状态了,因此此时客户端再去连接就不成功了。
亲身试验,可解决的办法:
首先,创建一个网络拦截器:
public class NetInterceptorimplements 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Responseintercept(Chain chain)throws IOException {
//请求完成后断开,下次请求时先连接
Request request = chain.request()
.newBuilder()
.addHeader("Connection", "close")
.build()
return chain.proceed(request)
}
}
然后,设置这个网络拦截器:
OkHttpClient client =new OkHttpClient.Builder()
.addNetworkInterceptor(new NetInterceptor()) //添加网络拦截器
.connectTimeout(30, TimeUnit.SECONDS)
.readTimeout(30, TimeUnit.SECONDS)
.retryOnConnectionFailure(false)
.build()
网上有做法是retryOnConnectionFailure(false)这里填true,但是我试验发现我这样做,填了false也没有再出现这个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