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经过了大年,由于国内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企业也都步入正轨正常运作,商务出行也已经排满并有序地进行。越来越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在商务出行的时候,更希望拥有一款既有颜值、又兼具性能的轻薄商务本,在办公的时候,它能给我的工作带来高效,在约见客户商讨方案时,它能给我以信心。
所以,全新的戴尔Latitude 7410商务本也就成了我的随行利器。同时,Latitude 7410还创新地加入了更加人性化的智能优化系统,以及众多的安全防护、超长的续航时间等,随着数次的随身出行,这款Latitude 7410已经成为更懂我的商务助手。如果你也正想入手一款强大的商务本,那我一定向你推荐这款全新的Latitude 7410,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戴尔Latitude 7410商务本评测
外观设计
戴尔全新Latitude 7410笔记本是那种看上去很小巧,但是拿在手里却很有质感的产品,铝材质金属机身,细腻的拉丝工艺处理,一种原味金属气质显得很硬朗,很有安全感。A面居中位置是DELL标识,镜面的效果让Latitude 7410多了些许的时尚气质,轻奢感迎面而来。
Latitude 7410对边角进行了细节处理,使其不至于太凌厉,可见在硬朗的表面之下,也有温和的一面。全新升级的转轴设计,轻松就能开启上盖。整机约1.22kg的重量,薄至17.55mmm,携带并不会感觉到负担,即便是女生也能轻松单手拎起。
首款搭载4K显示屏的商用笔记本
戴尔Latitude 7410搭载了14英寸4K超节能屏,这对于办公或是内容创造者来说,简直是太完美了。无论是在室外还是室内,在正常的照明条件下,都能清晰显示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窄边框的设计也让Latitude 7410拥有更高的屏占比,缩小机身的同时增加了可视面积。
戴尔Latitude 7410的屏幕还拥有100%sRGB色域覆盖,,相比很多同类商用本的显示都要更加优秀。此外,这款显示屏还带有低蓝光防护功能,可有助于防止眼睛疲劳,这也是一个非常贴心的特性。
更安全的防护
对于商务用户而言,日常办公的文档、文件和内容的安全性显然非常重要,戴尔Latitude 7410内置的面部识别与Windows Hello软件结合起来,让您时刻得到保护。
在屏幕的上方,红外网络摄像头还设计了一个物理阀门,当不使用网络摄像头的时候,轻轻一拨就能彻底关闭,避免个人隐私泄露。这里还集成了环境光感应器和接近传感器,当你离开屏幕一定距离和时间后,感应器会锁定你的屏幕,让你的系统进入睡眠模式,直到你回来。当你回来的时候,传感器会唤醒系统,并扫描你的面部,快捷启动进入工作状态。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内置的DELL Optimizer程序对接近传感器进行关闭或开启的设置,以及离开屏幕的时间,让电脑更具人性化。
键盘和触摸板
戴尔Latitude 7410的C面采用了一体式设计,掌托处同样采用拉丝铝金属材质,能够更加牢固地起到支撑作用。带有LED背光的巧克力键盘,按键的触感相当不错,d性好、反应也很灵敏,按键的大小和间距,就算是很大的手指,也能快速而精准地敲击。
电源按键位于键盘区的右上角,伸手可触,不会误按。值得一提的是,Latitude 7410默认了自动开机功能,每次打开上盖,电脑就能很快进入工作,这个功能还是非常方便的,毕竟Latitude 7410还拥有超长的续航时间,每次用完不必关机,合上盖子,随时带走。
很多人都已经更加熟练使用触摸板,比如在浏览网站或文档时,触控板的反应迅速而准确,尤其是想要放大或缩小页面,只需要两个手指就能轻松 *** 控。当使用右键或左键单击时,角部的反馈也很干脆,不拖泥带水。
丰富的接口
为了做的更加轻薄,很多笔记本都取消了USB等常用接口,用户只能再购买、携带扩展坞进行扩展,真是有所得就有所失。为了满足商务连接的需求,Latitude 7410提供了丰富而主流的接口,机身的左侧有2个雷电3接口,1个HDMI 2.0接口,1个SD读卡器。
右侧提供了1个音频接口,2个USB Type-A 3.2 Gen 1 (靠近后面的还具备 PowerShare 功能),最后部的是电脑安全锁孔。对于一款轻薄的商务本来说,这些接口已经足够应对日常连接的需求,而无需随时备用扩展坞了。
最后再来看看机身底部,三排进气栅格占了D面二分之一的面积,足够保障内部的散热循环。前后两条防滑脚垫,避免在桌面上滑动、摔落。此外,音响的开口位于底部的两侧,商务会议时的通话,或者播放视频短片,效果也是不错的。
从外观上看,戴尔Latitude 7410整机极具商务范儿,小巧的机身轻薄便携更加利于移动办公。金属的材质以及拉丝工艺处理,既时尚又彰显轻奢质感。窄边框屏幕的设计,为商务办公提供了更逼真、亮丽的视觉效果,而接近传感器的加持,令安全防护更加周到,也多了一些智能、人性化特质。
上一页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