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设
立臣留学360介绍:作为一所私立教育研究生院,哥大师范学院秉承杜威的教育理念“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根本途径”。经过10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学院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组织竞争力的构建、社会资本的发展和积累方面,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卓越和世界一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追求卓越从一流大师到一流教研服务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坚持推进一流教师队伍建设,即倡导学术自由,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来指导学院教师的专业发展。认为自由探究和严格的同行评价是学院高水平研究和教学的基础。一方面,师范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一流大师在学院任教已成为学院的优良传统,而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吸引了大批人才前来任教。一般来说,学院聘请的教授大多是某一领域的知名教授,然后就职于师范学院。例如,新任命的学院院长苏珊·福尔曼教授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院长。但是博士毕业后能在师范院校任教的人少之又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师范学院里,常常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争夺一个教授职位。
另一方面,学院建立了严格的教师质量保证体系。如果新教师在合同期内未能通过学院实施的工作评估,他/她将在聘用期结束时离职。在连续两次为期三年的任命后,新教员可以在学院申请终身职位。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终身制”在保证高水平教师的质量和激励教师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申请终身教职的教师至少需要提供以下教学科研能力证明:个人简历;各级学术专业组织的课程计划、学术活动、校内校外服务、活动;至少有一部代表作品或代表成果;医院8名推荐人名单及联系方式;四位外部推荐人的名单和联系地址;过去2年教授的课程清单和至少3门课程的大纲;博士候选人名单;近几年工作的部门主管姓名及联系方式;可以提供您的工作信息的人员列表;近年所教课程的学生名单及其指导的博士生名单;以及有助于评估教学、研究和服务的其他材料。但是,对候选人的评估要经过部门负责人、高校、专家委员会和学校董事会的多级评估。高标准的评价指标和严格的评价流程,有效保证了高校教师的世界一流水平。
学院在哥伦比亚大学世界一流师资的基础上,非常注重学院的课程教学,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院课程设置齐全,每学期至少提供一千门长短不一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人数一般在20人以内,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课程丰富多样,包括大量常规课程、部分非常规课程、专题学术会议课程、短期工作坊课程、实地调研课程、海外寒暑假学习课程和50余门网络学习课程。从教师的教学来看,一方面,每位教师会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在整个学年内开设至少两门专业课和至少两次定期研讨会供学生选择。以现任比较与国际教育研究所所长、该学院教育经济学教授亨利·m·亨利·莱文为例。本学年,他开设了三门教育经济学专业课程和两次国际和跨文化研讨会。另一方面,教授非常重视课程本身的设计和实施,不仅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详细讲解每节课的内容、阅读材料和作业要求,还非常重视学生的提问、课堂讨论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注意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该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还要关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要求学生在课程中完成的作业与本节课新学到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紧密结合,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除课堂教学外,哥大高度重视教职工和学生的科研工作,积极引导教职工和学生开展各类交叉学科、理论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或具有重大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并提供充足的财力和学术资源支持教学和科研服务创新集群的发展,各类科研成果丰硕突出。一方面,学院设立了近100个实验室、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支持教职员工开展各种研究,为全美尤其是纽约周边地区提供各种科研服务,包括一批国家重点研究中心,如国家卓越教学研究所、国家专上教育研究中心、国家教育、学校和教学重建中心、国家教育私有化中心、国家儿童和家庭研究中心等。,形成学院独特的教学科研服务集群。另一方面,学院积极鼓励教职员工开展各类跨校跨国合作研究,同时欢迎世界其他地区和美国其他大学的教职员工来学院进行研究。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和院内研讨会,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全球学术对话和跨学科学术对话的舞台。仅在2008年3月,该学院就主办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即比较与国际教育研究所第52届年会和全国高级课程研究协会第7届学术研讨会,与会者达2000人。
以学生为本,全方位满足学生需求
作为私立研究生院,“客户”(学生)的各种需求是学校管理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石。为此,学校努力创造各种条件,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第一,学院除了开设大量的学术性和实践性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外,还为留学生开设了大量有针对性的语言和美国文化课程,在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也提供了周到的服务。每年新学期伊始,学院都会为新生举办为期一周的迎新周,一方面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在新老学生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老同学介绍的各种学习经验和研究心得,往往让新生受益匪浅,帮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和研究的角色。学院提供的《新生手册》就像一本百宝书,清晰地解释了学院的学术要求、规章制度、各种学术资源、生活娱乐资源、纽约城市生活信息、安全指导等。
其次,在满足和促进学生专业科研方面,学院除了提供各类科研经费和教授科研指导外,还积极匹配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校外机构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到各类科研机构实习、海外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为了满足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专业支持需求,学院下设的学术、计算和技术服务中心定期提供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计算机专业技术、学术和语言标准等在内的各种附加课程。每学期,并致力于为学生不同科研时期的专业发展需求提供专业支持。
第三,学院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资源。高泰图书馆是美国最全面的研究型教育图书馆之一。图书馆除了购买大量的专业数据库和电子书外,还有超过50万册的印刷馆藏资源,广泛收集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业文献。图书馆的藏书部收藏了大量西方15至19世纪的教育文献。收藏世界各国的教科书是图书馆的一大特色,包括1900年以前美国的中小学教科书,以及20世纪美国和主要国家的中小学教科书。还有大量适合儿童阅读的小说集。这个图书馆还收藏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教科书。
国际化战略与多元文化融合
作为世界知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化和多元文化融合一直是其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首先,学院积极倡导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一方面,积极聘请具有国际背景的教师,丰富教师队伍的“生态多样性”。这说明目前的教师大多具有海外研究、教学、访问或领导国际教育研究项目的经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海外出生或在海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另一方面,学院积极欢迎国内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教授来院讲学和合作研究,以丰富和开拓学院的教学和研究领域。
第二,传承学生团队的国际化,建设多元文化社区。一方面,学院传承学生国际化的历史传统,加强学生国际化。近年来,该学院一直在扩大国际学生的招生比例。以中国大陆学生为例,学生人数从2001年的25人增加到2007年的73人。同时,学院积极鼓励学生走出美国,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游学和实地研究,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跨国研究。另一方面,应该努力建立一个多元文化社区,以促进不同种族和国家的学生的多元文化融合。在这方面,学院多元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学院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在每年的11月和4月举办为期一周的国际教育文化周。前者通常以学术跨文化交流为主,后者则更注重各国的风土人情,比如饮食、生活习惯等。
独特的社会资源优势
学院所在的纽约是国际经济、金融、艺术和媒体之都,是联合国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它也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移民城市之一,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居住在这里。这种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社会资源极大地方便了学院的科研活动和学生实习。一方面,学院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承担了大量联合国和各种国际组织委托的科研项目,同时大学生也很容易获得在上述机构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移民城市的种族和民族多样性、流动性和阶级多样性,为高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各类教育研究提供了世界上最大、最多样化的教育研究和实验土壤,为各类研究提供了便利。此外,纽约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非正规教育机会。学生可以广泛利用各种剧院、博物馆、音乐会、讲座或大型会议来获得学习机会。有一句话形象地指出了这一点:“哥大学生在华尔街学经济,在联合国总部学政治,在百老汇看戏。”
学院附属的哥伦比亚大学也为学院一百多年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于1756年,是常春藤联盟的成员,也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大学之一。其综合学术水平位列全美前十。在资源共享和相互选课的基础上,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都从这种附属关系中受益匪浅。
此外,学院非常注重校友社会资源的开发,同时加强校友之间的学术联系。来自世界各地和各种社会政府机构的近10万名校友每年向学院捐赠大量物资和资金,促进学院教学和科研的发展。2008年2月,学院收到了史上最大一笔捐款,总额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其独立学校教育项目的科研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