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生就业前景

澳洲留学生就业前景,第1张

澳洲留学生就业前景

澳洲留学成为了很多学生的选择。原因是大部分都是为了以后的就业形势。但是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选择去澳洲留学。那么,学生去澳洲留学后,就业情况一定会改善吗?从前几年的情况来看,澳洲就业现状如何?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澳洲留学生就业情况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海外/国内就业竞争加剧。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第5号》在京发布。报告从来华留学、国内留学、低龄留学、反方向留学、留学回国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调查和阐述。

这次选取了留学生毕业回国后的发展部分,给大家总结一下。报告事实清楚,数据充分,很有参考价值。无论你是有留学/回国意向,还是只是国内求职者,都可以收集起来进行分析。

一方面,中国留学生数量庞大;另一方面,随着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各国工作签证制度的收紧,留学生完成学业后继续在留学国家工作的可能性在降低。

比如,国际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外国人在美国合法工作所需的H-1B签证数量却只是小幅增加,也就是说,在美国获得工作经验或者通过工作申请永久居留的机会也在减少。

在欧洲,2015年,为了鼓励当地企业雇佣本国公民,瑞士大幅削减了工作签证配额数量。

分配给非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自由贸易区的600个工作签证比上年减少了2000个,甚至分配给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自由贸易区的签证也比上年减少了1250个。

看到国际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在考虑回国发展。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留学回国人员40.91万人,1978年至2015年累计留学回国人员221.86万人。随着海归人数的激增,他们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尤其是与国内大学毕业生的竞争。

据李留学360介绍,目前全网能搜索到并明确注明海归需求或海归优先的职位不到一万个;但2015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接近41万人。国内外学期制不同,容易错过招聘季,不了解国内企业的用人标准和需求,缺乏社交网络优势等。,都成为海归就业的障碍。

然而,尽管竞争激烈,但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6年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调查,海归就业难问题并未明显加剧。89%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与2013年的调查基本一致。其中,68%的人在3个月内找到了工作,略高于2013年的调查。

2.回国的工作满意度不高。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创业调查显示,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地域和行业集中度特征依然存在,创业先锋作用依然明显。

总的来说,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有以下特点:

一是就业区域集中在一线城市。前三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广州,占比分别为29.1%、11.5%和6.1%。

二是就业集中的行业为金融、传统制造业、教育科研、电子信息,分别占19.4%、11.5%、10.8%、9.6%。

三是60%以上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基层岗位工作。实际薪资低于期望薪资,专业与工作匹配度和工作满意度低。

其中,仅有26.4%的受访者起薪高于一起进入单位的国内学生。

就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的匹配程度而言,16.5%的留学回国人员选择“非常匹配”。

只有3.5%的人对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27.1%的人选择“满意”。

3.返乡创业热情高。

超过1/10(11.9%)的受访留学回国人员选择创业,其中男性占13.2%,女性占8.2%。

选择创业的比例远高于国内毕业生创业的比例(根据麦可思的研究,最近三年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15届毕业生创业比例为3.0%)。

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有以下特点:

第一,创业集中在一线城市,城市的市场前景是创业者最看重的因素。

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人选择在北京(22%)和上海(20%)创业。15.3%的人选择创业型城市的依据是“市场前景好”。

二是创业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海归是新生物工程/新医药(22%)和新一代信息技术(15.1%)领域最活跃的创业者。36.8%的初创企业在三年内盈利。

三是启动成本高、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调查显示,创业困难的前三位分别是经营成本高、融资难、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难,占比分别为26.9%、16.4%和15.5%。

商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主要通过向政府传达企业的要求(30%)、宣传人才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26%)等方式为海归创业提供服务。

4.参政意愿高。

调查显示,23.9%的归国留学生表示愿意参政。进一步调查显示,80、90后归国人员中,男性参政意识高于女性,表现为27.4%的男性和14.2%的女性有参政意愿。

接受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有32%的人计划或已经报考国内公务员。

总体来说,留学回国人员报考公务员的比例高于国内大学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成为公务员的比例(1.5%)略高于公务员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0.9%)。

通过媒体/互联网发表评论已成为归国留学生参与和讨论国家事务的最重要渠道,55.3%的受访者选择这一渠道参与和讨论国家事务。

进一步调查显示,海外归国人员在中央委员会成员(或候补)中所占比例超过10%,在国务院部委的部长和副部长中所占比例接近18%。

5.在慈善领域的杰出表现

在2016胡润全球华人慈善榜中,中国大陆有100人上榜,其中11人有海外留学经历,4人捐赠过亿元。

从留学背景来看,上榜企业家集中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专业以商科为主。

在西方国家的商业教育体系中,探讨商业活动中企业、人与社会关系的商业伦理课程是必修课。这样的课程引导未来的企业家关注企业和公民的社会责任,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把创造社会价值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时,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多年,深受欧美慈善文化和慈善制度的影响。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海外企业家关心和投资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6.有“回归大海”的意图

在留学生回国后“海归”意向调查中,918名受访者中有68%的人表示有“海归”意向,但仍会与国内保持频繁联系,处于循环状态。

“海归”是指从母国到目的地国,再回到母国发展,然后再去原留学国或第三国的留学人员。

调查显示,留学生“海归”的原因主要集中在:

国内环境污染严重(37.8%),国内工资太低(28.5%),找不到满意的工作(26%),有食品安全问题(24.5%),不想让孩子接受国内教育(24.5%),买不起房子(22.9%),人际关系难以适应(19.7%),你是对的。

进一步分析,愿意“海归”的人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来看,“再海归”大多来自二三线城市或中小城镇;

从个人经历来看,选择出国并再次往返不同国家的人,大多语言能力较好,在国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回国前在国外工作过;

从再次选择出国的原因来看,大部分“海归”选择再次出国是因为在国外找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或者是因为各种客观条件难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

总的来说,“海归”现象和留学人员的流动与工作发展机会、国内生活环境恶化、子女教育和体制机制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

7.三年后工资高于国内同级别毕业生。

海外研究生毕业三年后平均工资会进一步提高,比国内研究生高1000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根据Max的统计,2012年国外研究生三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8103元,比2011届毕业生的7701元高出402元,比国内研究生的6001元高出2102元。

国外研究生三年后的2012年平均月收入比同届本科毕业生的6371元高出1732元。

CC分析认为,留学生的海外留学经历可以提高其在职场的就业竞争力。

也就是说,留学生只要能坚持住,熬过最初的求职适应期,他们在工作中的潜力会比同期国内毕业生更大。

调查报告分析认为,虽然留学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对于有条件的家庭来说,还是不错的选择。

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和后续发展也证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留学经历对开阔视野、增加学习能力、提高自我认知有很大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21753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3
下一篇 2022-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