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机会成本

韩国留学机会成本,第1张

韩国留学机会成本

据留学360的李介绍,韩国海归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韩国教育水平先进,但入学门槛不是很高。韩国的大学对海外学生采取宽松的教育策略,对中国学生采取学生选拔制,不要求严格的统一入学考试,也不要求国内高考成绩。所以中国学生很容易进入韩国的名牌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近年来,韩国对华投资持续增长,中韩贸易额已超过15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韩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尤其是在韩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因为这些留学生没有语言交流障碍,熟悉韩国文化和人文特色,

有利于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经营。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由于就业前景看好,近两年赴韩留学仍将大有可为。

仅青岛就有5000多家韩资企业,预计在华韩国企业超过10万家。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大力提倡人才本土化,需要大量懂韩语或者有韩国背景,熟悉国内市场的人才。同时,中国企业也在韩国投资,都需要大量懂韩语和技术的人。韩国人才自然是其中的首选,薪资起点一般在4000-5000元/月。至于那些毕业后在韩国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平均年薪在15万人民币左右。

韩国留学生毕业后如何在中国找工作?

小型私企容易成为职业跳板。

部分海归认为国内小型民营企业还不够成熟,短时间内能崛起的整体空不大,于是部分海归以发展中的小型民营企业为跳板,积累经验后再选择更好的就业平台。

共同增长意味着机会成本

当一些海归从中小民营企业退出时,另一些人看到了民营企业成长的良好势头,愿意与发展中的企业一起努力。法国留学专家表示,“很多人认为国企和外企是我们的首选。用股市的比喻,就是蓝筹股。民营企业对很多海归来说其实是潜力股,我们会更加关注他们在市场化和运营上的灵活性。”

对此,某公司招聘负责人认为,海归选择成熟的公司,一开始可以获得较高的起点。而选择一些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就业,主要是考虑企业发展的机会成本。他们可以和企业一起成长,最终达到一定的职业高度。这种机会成本的回报有时是巨大的。

大私企越来越有吸引力。

在很多海归看来,国内的民营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裙带关系多,管理水平低。因为部分海归无法适应国内本土企业的管理制度,所以不选择私企作为就业首选。最后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营企业的成长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选择。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民营企业将现代管理制度引入内部,如中国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早在1998年就以休斯、IBM、贝尔实验室、惠普为参照物开始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如今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国内有很多像华为这样的领先民营企业,如苏宁电器、百度、美的集团等。在现代化体制的驱动下,这些民营企业凭借创新的理念、前沿的技术和国际化的视野,与外企同台竞技。这些引领潮流的民营企业,很大一部分是一些早期海归创办的。在这些大型民营企业的权限下,积累了大量有真才实学的海归。海归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与企业一起成长。

看前景空不会输外企。

大部分海归更喜欢外企找工作。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外企优势会更明显,发展会更大,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一些在外企工作的海归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在一定范围内被陷害,很难晋升到空,很容易触碰到职场的“透明天花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23656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9
下一篇 2022-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