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遇到霜霉病防治措施

黄瓜遇到霜霉病防治措施,第1张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1。品种的选择:不同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很大。选种时应选择抗病性强、成熟度合理的新品种。此外,钝角型、小斑型、小斑型、小瘤型品种在抗霜霉病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2。科学种植:种植地应是地势高、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透水性强的地块。种植时要注意作物的轮作,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注意合理的高垄稀植,适当放宽行距。 育苗时,最好推迟育苗期,避开病菌传播高峰期,选择无病害的健康苗进行移栽。 收货后,要及时清理地面破损的枝叶,埋在园内或焚烧,减少病菌传播。 3。加强田间管理: ①施肥上,要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多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最好测土配方施肥,注意喷施叶面肥(如0.3%磷酸二氢钾、0.5%尿素溶液等。)及时在开花结果期培育壮苗壮树,提高抗病能力。 ②浇水中,黄瓜根系较浅,吸收能力较弱。要勤浇水,少量多次,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是盛瓜期需水量大的时候。晴天早上浇水后可以关棚,让棚内温度升到30度,保持1小时。然后要进行通风除湿,避免漫灌,防止黄瓜因湿度过大、叶片结露而发病。 ③中后期应根据需要及时去除植株上的老叶、黄叶和病叶,为黄瓜生长和果实发育创造良好的通风和光照环境,降低田间湿度。 ④温室内添加二氧化碳肥料,可有效提高黄瓜植株的抗病能力,预防病害的发生。 4。控制温湿度:对于棚室,1-2月气温较低时,要通过盖地、拉窗帘、盖屋顶等方式提高棚温。 一般温室温度控制在白天25-30度,下午20-25度,晚上10-20度,湿度60-70%左右。 当夜间棚外平均温度达到12度以上时,可以让空气整夜排出,以更好地控制温湿度。 5。高温温室:晴天中午关闭温室,使植株上部生长点的温度迅速升高到44-48度,并保持2小时。然后,逐渐缓慢通风降温。病害严重的地块,每7-10天做一次,连续做2-3次,基本可以杀死大棚内的大部分霜霉病。 6。熏棚防治:在连续阴雨天气前或病株发生后,可在棚内多处放置百菌清等熏蒸剂0.5-1kg,通夜点燃,次日早晨通风,5-7天后重复3-4次。 7。药物防治:种植后可喷一次,初花期可喷一次,发病初期可早喷。当田间发病率达到5%时,应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但同月不超过4次。 常用药物:代森锰锌、百菌清、甲霜灵锰锌、恶酰菌胺、嘧菌酯、磷酸铵等。最好交替使用,以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对于散发的病株,应及时将病株清理出园,并用熟石灰粉或石灰水消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28744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1
下一篇 2022-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