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中入学考试

英国高中入学考试,第1张

英国高中入学考试

快来帮你解读英国初、中考~ ~ ~

以九年级(13-14岁)入学考试为例。通常,学校的笔试科目是英语、数学和科学。

我去英国留学的时候,高中(A Levels)很少来英国。现在英国留学的初中生很多——英国“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需要参加英国中学入学考试。那么,英国学校重点考察考生的哪些方面呢?

书面解释

以九年级(13-14岁)入学考试为例。通常学校里的笔试科目是英语、数学和科学(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或口头/非口头推理(即口头/非口头逻辑题)而不是科学。每科笔试时间一般在一小时左右。

英语题:试卷由若干短文组成,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认真回答相关问题的能力。考生需要能够比较不同文章的内容和写作风格,并做出详细的回答。数学问题:包括代数和几何问题。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数学一般不是问题。语言逻辑题: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后回答选择题。这份试卷考察了考生与其他同龄人相比的智力、理解力和逻辑性。

虽然中考没有高考那么复杂,但是我觉得中国学生在参加英国学校的笔试之前,还是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

中国学生通常基础知识扎实,但不熟悉英国学校的考试内容;英国学生通常在数学知识上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比中国学生更早开始学习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对于除数学之外的所有科目,即使有很好的英语基础,也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因为他们接触的英语文献有限,词汇量有待扩大。

面试口译

留学360表示,英国学校在面试非英语国家的考生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孩子的英语水平如何,能否正常学习英语课程;第二,这个孩子聪明吗?

有一个现象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我的感觉,中国的老师一般都避免使用‘聪明’这个词,我们听到的都是‘这个学生很优秀’,或者‘很认真’、‘很勤奋’。可能我们的教育认为一个学生是否聪明不好衡量,所以我们会用一些比较客观的词来描述。

然而,在英国,人们并不避讳用聪明和聪明这样的词来描述学习好的学生。前段时间和某教育机构的CEO讨论中英两国中学生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水平。她用了这样的表达:“当我们测试我们最聪明的学生之一时…”。

当然,你是否“聪明”自然是面试老师的评判因素,但面试的目的不是通过难题和奇怪的问题让孩子难堪。如果孩子的英语足够好,一方面可以和面试官顺利沟通,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回答面试官的问题(而不是拐弯抹角或者回答不相关的问题),可以对他的行为产生良好的印象。面试官通常认为孩子足够“聪明”,面试就会通过。

年龄较小的孩子很难在面对英国面试老师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不怯场。作为考生,害怕面试是难免的,但如果在面试中表现出色,有时可以弥补自己在笔试中的异常表现。

如何准备考试

起初,我们在帮助孩子进入英国中学时,采用的是英国人的思维方式,认为这毕竟只是中学阶段,不用做太多准备,能上什么程度就上什么程度。

后来我们看到的案例越来越多,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中学阶段的孩子,除非在国际学校接受全英文教育,否则在准备笔试和面试时,有老师指导和没有老师指导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最大的问题应该是语言:首先英语笔试难,考试方式和国内英语考试不一样。其次,在其他科目上,中英两国的考试重点不同。除了按照英式学习方式巩固知识点,词汇量也需要提高。

面试中,一方面需要练习口语;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一些训练,让他们在这种场合表现出更放松的状态,以及英国人习惯的举止,对面试会有帮助。

中国的孩子很乖,但是在表达自己的时候往往很克制,不够放松,不够自然。有一次我去看一个中国年轻乐队在伦敦举办的音乐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少年能玩的这么好,心里感叹他们不容易,但又有点遗憾。因为演奏美中不足的是,大部分孩子可能特别专注于演奏乐器,更多的可能是因为紧张,面部表情僵硬。他们看不到自己在享受演奏,也看不到自己陶醉在音乐中。

说话也是如此。同一句话,绷着脸说话和面带微笑说话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完全不同。所以,除了语言能力,表现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留学360,隶属于上海三六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中国a股上市公司李的全资子公司:代码:300010),主营互联网留学、教育投资、海外置业、网络运营,是全球互联网留学先行者。公司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协议覆盖2000多所海外大学、中小学,有一支由经验丰富的留学顾问组成的留学专家团队,78.6%的留学顾问拥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高效有序的留学咨询体系和安全高效的后勤保障团队,可为留学生提供建议、咨询和帮助。在过去的8年里,该公司为数万名中国学生提供了海外留学咨询和大学申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29145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7
下一篇 2022-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