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高校学生有望跨校上课或境外留学

北京:市属高校学生有望跨校上课或境外留学,第1张

北京:市属高校学生有望跨校上课或境外留学

随着北京高考志愿填报的开始,考生们也迎来了决定自己未来学习方向的最重要环节。今年,一些市属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出现了两个新名词——“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选择报考第一师范、第一经贸、北京联合大学等市属高校“双培”和“外培”项目的考生,将有机会参观北京大学、清华等中央直属高校和海外世界百强高校。

留学360表示,今年北京市正式启动高层次人才三项交叉培养计划,包括“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实训计划”三个子项目。通过加强在京高校、在京高校与海外著名大学、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实现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提升北京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和整体发展水平。

□名词解释

双重训练计划

北京的高校和北京的中央高校联合培养优秀学生。

每年都会选拔一批市属高校的优秀学生到北京中央大学参观。按照“3 1”“1 2 1”的培养机制,选派部分学生到中央高校参观学习两到三年;同时,每年从市属高校选拔部分优秀学生,派往北京中央大学开设的北京社会急需的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短期访问,发挥中央高校的优势专业力量,让学生接受优质的核心课程教育;充分利用资源,以中央高校办暑期学校的形式,每年选派部分市属高校优秀学生到中央高校学习辅修专业。

外部培训计划

优秀学生由北京市属高校和海外名校联合培养。

支持部分市属高校学生到海(境)外知名高校进行为期两年的访问。市教委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规划,与海外名校建立多个北京高教“海外培养计划”海外基地,接待市属高校优秀学生来访,探索学生海外培养新机制。鼓励和支持市属高校积极与海外知名高校建立学生培养长效机制,选派优秀学生开展海外访问活动。

实践训练计划

以提高学生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

每年从市属高校选拔一批专业基础好、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进入中央高校院士工作室、教授实验室、科研创新团队、工程中心接受科研创新培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继续加强高校与企业、机构的合作,建设和开放高校与社会各界共建的优秀校外人才全方位培养基地,每年接收一批市属高校优秀学生接受实际工作岗位培训,在实践中证明知识、锻炼技能、激发新知识,确保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加强高校与中科院、社科院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每年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选派一批科研能力强的学生到科研院所学习和参与科研工作。

“北京市高校高层次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不仅将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而且将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创新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体系完善产生深远影响。“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大部分名额将纳入北京市高考招生计划,分配到各区县,并向远郊区县适度倾斜,形成北京市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有效衔接,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今年有近20所学校有双培项目或外培项目。还有20所左右对应的中央部委院校,双培计划招生计划2000人左右,外培计划招生计划300人左右。

□新政解读

有机会去两所大学学习或者出国访问。

对于考生来说,“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都是天大的好消息。“双培计划”实现了学生在四年大学生活中可以拥有两所大学的学习经历,享受更好的学习资源。进入“外培计划”的学生将有两年的海外名校学习时间。

就“双培计划”而言,是指学生被北京市属高校录取后,将有两到三年的时间到相应的中央部属高校进行中长期访问。学术水平优秀者也有望获得市属大学和部属大学的学士学位。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举例说,在“双培计划”中,一个学生被北京工业大学录取,在4年的本科学习时间里,他可能有3年的时间在北大或清华学习,从而实现学生在4年的大学生活中可以有在两所大学学习的经历,享受更好的学习资源。

作为北京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将惠及所有本市户籍学生。由于招生名额平均分配,高中生相对较少的郊县将获得更多“红利”。“双培计划”不仅让已经达到或接近高考“一本线”的考生多了一条成才之路,还有机会接受部属高校的优质教育。也将实现北京市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良性联动。“双培计划对于那些有意向去北京的中央高校,但是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者高考发挥不够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福音。外培项目可以满足想在大学期间有短期出国学习机会的学生的愿望。”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副主任蓝金华说。

□申请小费。

专业设置

“双培计划”覆盖文理类专业。

“双培计划”可以是“1+3”模式,也可以是“1+2+1”模式。至于是哪种形式,会根据学生的专业,老师的情况,课程设置等一般的设计来设计。

“双培计划”选择的专业是北京市紧缺的专业,是新兴产业需要的专业,是战略性发展的专业。高校将围绕首都精细化发展的理念,培养“双培计划”人才。所以现在选的100多个专业都是很有前途的专业。艺术类专业都有,包括文科。

学习费用

“双培”和“外培”不增加成本

“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学生毕业后拿到的是市属高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但实际得到的不仅仅是市属高校的培训,还有部属高校和海外高校的培训。所以这些学生享受的资源并不仅限于市属大学。学费及相关费用与市属高校相同。也就是说,学生这几年在市属高校应该交多少钱就交多少钱,没有任何额外的费用。

志愿者报告

志愿是25号起的早B批。

“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在提前批次录取时,面向北京生源,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各区县,按分数线录取。有资格在北京报考的考生可以填表。

“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都设置了两个顺序志愿者。每个志愿可以填报一所大学,每所大学可以填报六个专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注明是否服从大学内的专业调剂。

“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不设置征集志愿。原则上,他们将被b批提前录取。

配额分配

区县会分投资线。

全市2000多名“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分配到区县。所以,考生在投档录取的时候,要按照分数排队录取,而不是全城排队。因此,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备案,会造成很多区县不同,出现录低不录高的现象。

□热点解释

1.入选“双培计划”是否意味着离开原市属高校?

答:不能,一是入选“双培计划”的学生仍保留其高考报名地市属高校学籍。其次,对学生的培养计划是由市立大学和中央大学共同制定的,讲师来自两所大学,所以学生还是在使用原大学的教育资源。三是学生在访学学期结束后回到市属高校继续大四学习,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符合学校规定者,获得就读学校的学历学位证书。因此,学生进入“双培计划”并不意味着离开了原来的高校。

2.“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专业是热门专业吗?

答:“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专业方向是在结合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由专家评选出的热门、优势专业。课程内容也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前瞻性、时效性和实践性,要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3.“双培计划”是日班吗?

答:不会。入选“双培计划”的学生在访问期间将留在中央大学,以转学方式学习,享受与中央大学学生同等的学习和生活待遇。

4.参加「双培计划」需要额外付费吗?

答:不可以,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学生缴纳就读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不另收费。

5.如果因为学费很贵,上不起国外大学怎么办?

甲:别担心。入选“外部培训计划”的学生在访问海外大学期间的学费由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还提供往返旅费。对于符合相关规定的贫困家庭学生,学校还会提供生活补助。

6.入选“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后,在中央高校和海外高校都不太适应。我还能退出吗?

答:是的。入选计划后,如果学习生活确实不能适应,经学校审核同意后,仍可回就读学校。学业合格者,可获得就读学校的学历学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29354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9
下一篇 2022-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