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道中国高考数学题,对英国中学生和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并向27日前最先解决这道题的学生提供500英镑。
此题来自中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北京卷)数学(理、工、农、医)试卷。在国内数学老师眼里,只是一道难度适中的普通几何题。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为什么要这么做?
该学会负责人理查德·帕克博士表示,英国学生在16岁之前必须学习数学,但16岁之后就不是强制性的了,英国高考也不要求学生考数学。
帕克认为,许多英国学生其实很聪明,但考试制度并不鼓励他们学习数学。他说,英国至少有OCR、AQA、Edexcel等三家机构相互竞争。为了提高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他们在提出问题时会选择“寻求庇护”。
帕克非常担心:“这让很多学生跳过数学考试,因为学生和考试机构都认为数学是最难啃的骨头。这样做的后果是,很多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数学太弱而不能毕业,需要上新课。”
帕克的获奖答案是鼓励人们反思英国的考试制度,防止英国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这个问题有多火?
帕克在网站上发布了这道数学题,以配合他关于英国教育系统的论文。“没想到,25日发布后仅半天,转载这个问题的BBC网站就有50万次点击,还有上百个回答。”
至于三天内有多少人访问了这个话题的网页,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媒体部主任布赖恩·艾姆斯·利估计有100万人。
埃姆斯利说,截至当地时间27日中午竞猜结束,他们已经收到了1700个有效答案,其中大部分似乎是中国人的名字。估计很多是从中国递交的,也可能有中国留学生在英国。
至于什么时候会公布比赛结果,艾姆斯利表示,原本希望是下周,但现在看来要等几天,因为答案的数量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