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项羽到底战死在什么地方
近日看杂书,有篇探讨项羽究竟死在哪里的文章,论点是项羽死在东城,并不是目前流行的所谓乌江自刎。读罢方知,这个命题从1985年就被提出,冯其庸先生曾三次前往安徽考察,2007年写出了二万多字的《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但至今东城派和乌江派仍在争论。
想想司马迁的《史记》,倒还是真没有死于乌江的记载,而“身死东城”、“追杀项羽东城”等的类似记载却颇有几处——这么明明白白的事儿,怎么乌江论流行了几千年呢?
仔细看看《史记》,霸王别姬后,率八百人趁夜色突围,迷路后为田父指路所误,陷大泽,被汉军追上。又向东冲逃到东城,只剩下了二十八骑,后有汉军追兵数千。于是,英雄末路,亢奋了一把,自己只死了两个弟兄,却杀得汉军不敢近前。这时,《史记》有句“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
正是这两句话坏了事。到了东汉末年献帝的时候,荀悦奉献帝之命编纂编年体史书《汉纪》三十卷,把这两句话改成了一句“羽引军东至乌江”(就剩二十六个兵了,还叫“军”,作为史家,荀悦的确不严谨),然后和乌江亭长说了那些很著名的对话。这样,《史记》里的“欲东渡乌江”就变成了“至乌江”。从此以后,在我们心中形成了这样的电影镜头——
项羽杀到乌江岸边,惊涛拍岸卷起巨澜,风怒吼马狂嘶,汉军的呐喊响彻天地。乌江亭长驾一叶扁舟,大呼:王速上船急渡!江东也可称王!项羽狂笑一阵,说道:当年我率八千子弟渡江,所向披靡。而今大败,无一人归来,我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于是把马赐给乌江亭长,命部下下马和汉军短兵相接。项羽一人犹如将死的雄狮,杀数百汉军,最终身受十余处创伤,拔剑自刎。
上面的镜头的确很煽情,很能打动观众。历史真的如此吗?
第一,项羽还有力气从东城到乌江吗?答案是否,乌江是长江自芜湖以下斜北行的那一段,东城到乌江最近的距离为二百四十里。项羽只剩二十六个士兵,要突破汉军的千人围困再狂奔二百四十里,这比登天还难。司马迁的记录很精准,“项王自度不得脱”,同时“欲东渡乌江”——只是说如果可能,就打算去东渡乌江。
第二,“乌江亭长檥船待”是什么意思?东城派认为是乌江亭长备有船,而乌江派认为是乌江亭长驾着船。如果支持东城派,则乌江亭长怎么会来到东城,这是不好解释的一个疑点。我自己胡乱来想象一下吧——
让我们先回到东城,项羽猛杀一阵,自己只死了两个弟兄,估计此时汉军被项羽的凶猛震慑,围而不攻。此时乌江亭长出现了。这个亭长出现的很突兀,好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怎么会和项羽见面呢?项羽把马赠给他怎么不担心他能逃出汉军的包围呢?
想来想去,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乌江亭长是汉军派来劝降的。汉军让乌江亭长来到项羽面前劝降,却不料乌江亭长告诉项羽自己在乌江边备有船,愿意和项羽一起冲出重围,东渡乌江。项羽此时已下了必死的决心,临死前把自己最心爱的战马托付给他,并说了句“吾知公长者”——这是对乌江亭长的忠诚做出的发自肺腑的感慨。项羽让乌江亭长牵马回到汉军那边,让他告诉汉军自己绝不投降,同时令部下下马做最后的死战……
以上均发生在东城,所以在《史记》中,司马迁的记载全部是项羽死于东城。
我的乱七八糟的猜想估计是受“潜伏”的影响,也就如此这般的想象力了。但我不得不说,我还是喜欢乌江自刎的情节。好像中国的悲壮的英雄们,都要和一条江河湖海相连,才能让我们感动。例子太多了,姜太公的渭水,屈原的汨罗,伍子胥的钱塘,荆轲的易水,项羽的乌江,曹 *** 的沧海,周瑜的赤壁、祖逖的长江,文天祥的零丁洋,邓世昌的黄海……连岳飞都要死在那个名叫“风波”的亭子里!
这就是文化的感召。
填空题:项羽的死地——A,乌江。B,东城。
我选A,乌江。因为我是感性的人。
我选B,东城。因为我是理性的人。
项羽具体死在什么地方???
带了八百人,在突围的时候可能死了几百你要知道突围是要死人的,度过淮河有的没跟上,又被一老农说错了路有的骑兵进入沼泽起不来才知道走错了路又返回来。汉兵就追上来了。到东城的时候只有28骑了。东城之战死了二骑。跑到乌江可能全都战死了。555555555555555555我亲爱的霸王
《史记》中项羽是怎么死的?
《史记》说得很清楚:“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
项羽是怎么死的?
项羽,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 市宿城区)人,后迁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 秦末时,项羽被楚义帝封为“鲁公”,在前207 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 军。秦亡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 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来,项羽在楚汉 战争中的垓下之战为刘邦所败,逃亡至东城被杀。《史记•项羽本纪》称项羽在乌江(今 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项羽的勇武可称天下无敌,古人对其有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国数 千年来以勇猛闻名的统帅,“霸王”一词,专 指项羽。
项羽与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为后人 所传诵,京剧中有名剧《霸王别姬》。
项羽是在哪里自杀的
晕...乌江穿过位于安徽省和县乌江镇...项羽是在那自杀的.乌江乌江
它是长江的弟弟...汗-.-项羽究竟死于何地?”项羽自刎于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即秦汉时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而有的同志言“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华里)。”(见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史学版《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值得商榷。 《史记·项羽本纪》关于项羽自垓下溃围南驰,于东城突破汉军重围,在乌江自刎而死,均有详细记载。项羽自刎乌江后,汉军“相蹂践争项王,”项王尸体被撕裂为五下,吕马童、王翳、杨喜、杨武、吕胜因获其尸体而被封侯等细节,也都一作了交待。(详见《项羽本纪》。《汉书·项籍》记载与此略同。) 司马迁距楚汉之争仅仅几十年,班固也是汉人。他俩家学渊源,治学严谨,能比较公正地臧否人物,评断事件;他们注重实地调查史迹和广泛采访遗文佚事,并能充分利用国家收藏的图书典籍,对史料认真加以别择去取。同时,司马迁在史实未弄清楚的情况下,常采用“盖…,或言…。”、“或曰…,或曰…”然疑并提的手法,谨慎地将各种说法皆留存史册,待后人探讨,不随意断定。因而《史记·项羽本纪》、《汉书·项籍》关于项羽在乌江“乃自刎而死”的翔实记载是可信的。 既然项羽“自刎于乌江”,为何《史记》和《汉书》竟然有羽“身死东城”(《史记·项羽本纪》论赞),“灌婴追斩羽东城。”(汉书·高帝纪》)之说呢?难道是司马迁和班固两人的历史巨著自我矛盾吗?非也。 《史记》和《汉书》“身死东城”、“斩羽东城”之说乃是泛指。秦汉时,乌江亭属九江郡东城县。如《太平环宇记》卷一百二十四:“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船待羽处也。”《续通典》记:“晋太康六年,始于东城县界置乌江县。”《直隶和州志》、《历阳典录补》等书也有类似提法。而《史记》和《汉书》中的项羽“身死东城”和“灌婴追斩羽东城”等句是项羽自东城败走至乌江自刎等详细经过的略说,其句中的“东城”是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的泛指,并不是实指东城县的故城。《史记》和《汉书》中说项羽在乌江“乃自刎而死”是指地而言,是详叙,具体到自刎地点,“身死东城”是指县而言,是泛指身死东城县境范围,其两种说法含义相同,互不抵牾。这种一详一略的写法,正是司马迁和班固用笔的精到之处,在《史记》、《汉书》中多见,绝不是什么破绽和疏漏,直至今天人们仍常常采用。 项羽自刎乌江,古来就有很多史迹:乌江镇东南二里凤凰山上建有霸王庙及其衣冠冢。霸王庙,旧名项亭、项王亭和霸王灵祠。《太平环宇记》卷一百二十四说:“项亭,《汉书》云汉军追羽至东城,乌江亭长舣待之,即此。今有庙,在县南三里。《史记》云身死东城是也。”《历阳典录》卷十说:“项王墓,乌江项王庙后。按《史记》、《汉书》高帝葬羽彀城,在今东阿县南十里,乌江之墓殆诸将分裂之余也。”《直隶和州志》卷四云:“驻马河,州东北四十里,濒江,即乌江亭长舣舟待项王处。”在今和县的乌江一带,常能听到项羽自刎于乌江的动人故事和“不到乌江不罢休”,“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等谚语。关于乌江项羽庙与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古人题咏也甚多。李贺咏项羽神骓:“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主今解剑,何处逐英雄?”杜牧作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自东城突围至乌江途中,也留有史迹。《隋书·地理志》:“江都郡全椒县有‘九斗山’,《史记正义》引《江表传》云:‘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一日九斗,因名。’”《全椒县志》云:“放生池,城南三百步,相传汉将灌婴追羽于此,故一名饮马池。”《直隶和州志》:“阴陵山,州北八十里,上有刺q坑,为项王立q地。” 然而,历代《定远县志》皆没有关于项羽死于东城故城附近的记载,但倒有“项羽至阴陵及东城遂引而东”的记述(见《定远历代大事记》)。在定远,关于项羽死于东城故城附近的传闻和遗迹也都未曾有过。定远县境内的虞姬墓、阴陵、东城、霸王寨、刘会桥、下马铺等“史迹”、“遗址遗迹”,仅能说明项羽至乌江自刎经过了这些地点,但证实不了项羽死于东城故城。因而,“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华里)。”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项羽自刎乌江是可信的。乌江呀乌江项羽自杀于乌江(今安徽和县境).
(前233~前202)
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名籍,字羽。祖父项燕为战国末年楚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秦统一后,项梁杀人,与项羽躲避吴中,暗中以兵法组织和训练宾客子弟。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反秦起义,随即建立张楚政权。原六国贵族闻讯后也纷纷起兵,同年九月,项羽与项梁杀会稽守通,举吴中兵反秦。项梁自立为会稽守,项羽为裨将。陈胜牺牲后,其部将召平矫令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二年三月,项梁率部渡江,东阳令史陈婴率义军来归,渡淮后英布、蒲将军又以兵相属,兵力一时达到六七万人,成为当时反秦武装的主力。同年六月,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仍称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之后,项梁率义军大破秦军于东阿、定陶。项羽、刘邦也攻占城阳,略地至雍丘。不久,项梁被秦将章邯乘隙袭破。项梁阵亡,项羽、刘邦退保彭城(今江苏徐州)和砀。章邯又渡河北上击赵,与秦将王离、涉间军进围巨鹿。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项羽以宋义与齐密谋反楚为名,袭杀宋义。怀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统率全军救赵。项羽亲自率全军渡河,破釜沉舟,进击秦军。经多次激战,楚兵大破秦军。当楚军救赵时,诸侯军皆作壁上观。战事结束后,诸侯将领谒见项羽,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都听从项羽指挥。接着,项羽在污水上又大破秦军,并招降章邯。他怕秦降卒不服,将降卒20万全部坑杀。
当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时,刘邦已先期进据咸阳。由于楚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理应王关中。项羽入关后,依恃手中40万大军,企图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因刘邦卑辞言和,双方暂时和解。项羽随即引兵西屠咸阳,秦民大失所望。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以怀王为义帝,都郴,又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梁、楚地9郡,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不久,田荣、陈余、彭越等相继举兵反楚。刘邦也还定三秦,进逼西楚,于是爆发了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楚汉战争之初,刘邦乘项羽羁留齐地,于汉二年四月进占彭城。项羽随即回师救援,大败汉军,刘邦退据荥阳。
此后,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长期相持。项羽虽取得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但其政治、军事上的弱点却日益显露。他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丧失了有利的战略地势,无法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项羽分封诸侯,举措失当,不公不平,促使那些在分封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王倒向刘邦,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孤立。此外,项羽虽然作战骁勇,却不善于用人,以至在政治上屡屡失策。汉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人少食尽。汉军四面唱起楚歌,项羽与虞姬对饮,慷慨悲歌。随即,与从者800余骑突围,至阴陵迷失道路,复至东城,从者仅剩28骑。汉将灌婴率5000骑追及,项羽引兵东向,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境)自刎而死。汉王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
参考资料:www.cycnet.com.cn/...09.htm乌江自刎啊!!!!凄惨无比!人要有志向哦!!
参考资料:教科书乌江!乌江同上
项羽是在什么地方死的?
项羽自刎于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即秦汉时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乌江垓下之围,四面楚歌,军心散乱,兵败溃逃,自刎乌江乌江自刎乌江项羽不死于乌江 (文:冯其庸)
乌江自刎,这是千古流传、人人皆知的一个历史人物项羽的结局。但这个传说是否可信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思考,甚至连史学界都没有予以注意,一直都是沿袭旧说。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安徽定远一个中学老师写的文章,题目是《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他征引《史记》、《汉书》的材料,结合当地的一些遗迹,指出项羽是在东城(今安徽定远)自刎的。文章发表后,得到一些好评,还被多家报刊转载。
恰好我从1982年起,开始调查《项羽本纪》的一些史迹和地理位置,我曾调查过“下相”(今江苏宿迁,项羽的出生地)、古盱眙(项羽立楚怀王孙心为义帝处)、东阳城(东阳少年聚众起事,立陈婴为长,号为“异军仓头特起”处)等等,后来又调查过鸿沟(在今河南郑州,楚汉相争以鸿沟为界)、彭城(今徐州)等处。1986年我又两次调查垓下、灵璧和定远的东城、阴陵、虞姬墓,又到乌江作了调查。2005年11月14日,我再次到定远调查了东城、阴陵、大泽等遗址,二十年前调查过的古城遗址,现在都已立了碑记。前一次的调查后,我脑子里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年的这次调查,使我决心对这个问题作一番考证。
一、司马迁对项羽败、死的叙论
要考证这个问题,还得从最早的记录——司马迁的《史记》说起。
《史记》有关项羽之死的全部文字,除《项羽本纪》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两句涉及乌江,当另作分析外,其余无一处写到项羽乌江自刎。相反,却是明确说“身死东城”,“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婴以御史大夫受昭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破籍东城”,“击斩项羽”,“共斩项羽”,“从灌婴共斩项羽”,“以都尉斩项羽”,“追籍至东城”等等,因为他们都是从灌婴追杀项羽于东城的,所以有的只简略地说“共斩项羽”,其地点当然都是在东城。由此可见,《史记》里确实不存在乌江自刎之说。相反,却都是用论断式的语言说:“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这样斩钉截铁的断语,以后的班固、司马光、袁枢等都没有异词,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项羽本纪》“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文字将作如何解释呢?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我认为后世的误解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当然后世的误解,以讹传讹,远远超出了司马迁的这段文字,完全违背了司马迁的原意。所以,要重温原意。
(一)项羽当时所在的地点
《项羽本纪》: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据此,项羽当时所处地点是在东城,而“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后面还有“卒困于此”、“天之亡我”、“今日固决死”等项羽的话,可见项羽已困死在东城,不可能突围出去了。司马迁的这些明确的叙说,加上这里的地理环境,是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事实,我们分析问题,不能离开这个基本事实作任意的猜测。
(二)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项羽本纪》的这句话,是意向性的话,是想东渡乌江,而不是已经到了乌江。一个“欲”字,充分说明了它的意向性和它的未遂性,这是一。其次是“东渡”这个词,既具有方向性,又有距离感。“东”字表明乌江在东城的东面,而且含有一定的距离(据安徽省交通部门提供的资料,东城离乌江还有二百四十华里)。如果说项羽已经到了乌江渡口,而且渡船已在等待,项羽是站在乌江岸边,那就不是“欲东渡”的问题,而是立刻上渡船的问题了。否则他突然到乌江来干什么呢?难道还要想想要不要渡乌江吗?正是因为他还在东城,离乌江还远,所以说这句是既有方向性又有距离感并且是意向性的话。我们分析问题,千万不能把项羽所处的地理位置弄模糊了,更不能把这句话的实在语意弄错了。项羽此时是在东城,这一点必须明确记住。项羽是“欲”(想要)东渡,实际上还没有离开东城。因为一个“欲”字,不可能把项羽一下就转到了二百四十华里外的乌江。被刘邦逼到乌江然后项羽自刎了项羽自刎于何处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之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后为刘邦击败,被围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四面楚歌声中,项羽与宠姬虞姬诀别,突围南走。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自垓下突围后,行至阴陵迷路,为汉军追上,再退至东城,只有二十八骑相随。项羽遂以二十八骑大战汉军数千追兵,击败之。在乌江边,乌江亭长备下小船,劝项羽渡江为王。项羽觉得八千江东子弟无一生还,即使自己逃生,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于乌江岸边。项羽自刎于乌江岸边,这本来没有什么异议。问题是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论赞中,又有“(汉高祖)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之语。于是产生了疑问:是不是司马迁为了刻意完善英雄人物,将采撷到的民间传说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因此有人提出,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距乌江约三百里的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此说的佐证是,在定远县境内,保存着十多处与项羽有关的遗址、遗迹。如相传为霸王迷路处的“霸王寨”、刘邦追及项羽处的“刘公桥”,还有“嗟虞墩”等,总之,可以寻找出项羽在此与汉军周旋的完整路线。
治史谨严的司马迁,会轻易将民间传闻采人史籍?这不免令人起疑。于是有人究诸史籍,提出了如下看法:“自刎乌江”与“身死东城”实为一说。秦汉时期,乌江以亭制隶属于东城县。据《舆地广记》载:“乌江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太平寰宇记》称:“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舟待羽处也。”又:“晋太康六年始于东城县界置乌江县。”由于乌江亭曾属东城县,后来乌江县又置于东城县界,后世许多著名诗人,在他们的诗文中都以“东城”旧称代名乌江。可以断定,《史记》所说的“自刎乌江”,是对项羽死地的具体记述;“身死东城”,是对项羽死地的泛指,是“身死东城乌江”的简称。另外,“自刎乌江”不仅见载于史籍,且有史迹为证。今乌江的驻马河,原名驻马塘,因项羽驻马于此而得名。今西楚霸王灵祠,原为乌江亭长在项羽自刎之地埋葬项羽血衣和残骸后所立之亭,名曰“项亭”,时以祀之。唐时扩建为祠,规模宏伟,李白的从叔李阳冰为之篆额“西楚霸王灵祠”,长存至今。历代名人在此多有诗咏,他们对项羽的评价各有所见,但对项羽自刎乌江的史实,都是一致认可的。
乌江安徽省巢湖市和县乌江镇,与南京浦口只有一桥之隔。如上所说在马鞍山对面那就是我的家乡,乌骓马就在在马鞍山江边自杀的,原有一个滚马坡。败兵自刎于乌江。乌江项羽是在乌江死的乌江在那遥远的吴江乌江乌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