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几月几日)

传统节日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几月几日),第1张

传统节日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几月几日)

中国的八大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的八大节日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数与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是我们特有的特色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据《盘古王表》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上古时期以此年头岁尾举行祭神祭祖活动。传说年兽怕红、怕火、怕爆,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逢大年初一这天,就有拜年、挂年画、贴窗花、放鞭炮、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舞狮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

元宵节(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出门赏月、燃放焰火、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还有扭秧歌、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赶毛驴等传统民俗表演,以屋子和克兰最为出名!

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西乡又叫大寒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节气由此得名。是古人根据天象物候、四季循环确定出的节气。清明时节大地呈春之际,郊外踏青是古人们的节气主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郊外踏青的同时亦将扫墓祭祖作为清明的礼俗。祭祖与踏青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天中节、龙舟节等等。端午节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节,起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这天人们吃粽子,家家门窗插艾枝,小孩手脚腕带五色线,成人喝雄黄酒,意为消瘟避邪,此俗承袭至今。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期,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孟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冬至节冬至(阳历12月22日前后)

冬至节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列表

1月1日,元旦节;

农历正月15日,元宵节;

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六月一日,国际儿童节;

七月一日,建党节;

农历七月十三日,敬老节;

八月一日,建军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十月一日,国庆节;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春节;

每年三月的清明节,祭祖扫墓;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暂时就想到这些了。▪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 冬至 ( 节气冬至 )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清明节: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后15--16天一般为公历4月5日左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农历十二月初五,五豆;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小年[送灶]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除夕.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有:

春节 - 阴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或灯节 - 阴历正月十五

端午节 - 阴历五月五

七夕 - 阴历七月七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 阴历九月九

腊八节 - 阴历腊月初八

此外还有一些在部分地区和民族庆祝的节日:

天公生 - 阴历正月初九

二月二 - 阴历二月初二

三月三 - 阴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浴佛节 - 阴历四月八日

鬼节(或中元节、盂兰节)-阴历七月十四或七月十五

财神节 - 阴历七月二十二

尾牙 - 阴历腊月十六

灶王节 - 阴历腊月二十三1月1日,元旦节;

农历正月15日,元宵节;

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六月一日,国际儿童节;

七月一日,建党节;

农历七月十三日,敬老节;

八月一日,建军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十月一日,国庆节;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春节;

每年三月的清明节,祭祖扫墓;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大的传统节日就这些吧。小的就多了,二月二、半年、财神节等等的太多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有:

春节 (包含正月初一日至十五日之间的节日)

元宵节 、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 (阳历四月五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

七夕 (农历七月七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

新年 (阳历一月一日)春节,中秋,端午,元宵,清明,七夕,重阳,除夕,这都是比较出名的了有许多端午,中秋。春节,元宵,重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1942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