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这个问题要历史性看问题。
农业分田单干产量高还是集中耕作产量高?很显然显集体耕作产量高。
我作为老三届高中生,上大学前一直是农民,现在除了我其他兄弟都是农民,说一点实际状况。
一,分田单干前几年产量确实高了,因为农民更有积极性。
但后几年不行了,因为原来几个村合建的小水库被淤泥填滿了,水渠、水泵坏了没人修,水田变旱田,产量不行了。
二,现在城里打工机会多了,化肥、种籽、浇水都贵了,粮价却没涨,种田不挣钱,没人干了,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地都抛荒了。
我们山西晋南农民大多种一季麦,够自已吃,秋粮不种了。
新闻上却年年说丰收。
三,工厂多了,汾河上中游布满洗煤厂、焦化厂、造纸厂,河水成了酱油,又黑又臭,特别造纸厂污水用来浇地把麦苗都烧死了,产出的小麦也含毒量高。
这几年治污才有了一定好转。
四,有人说过去吃不饱,现在吃不了浪费严重,不增产粮食何来?那是因为进口粮食多了,一旦世界粮食减产,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威胁很大。
所以我们不可盲目乐观。
集中耕作,现代化机械化经营,数字化管理,才是中国农业唯一出路。
话题颠倒了因果关系,而且太狭隘得有些无知!出去打工与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没什么必然因果关系!无论是历史的过去,还是历史的现在,社会精英攀高枝是必有之理。
古代农村,几乎都是农民,那家不种田,象南宋末年背着皇帝跳海的丞相陆秀夫,家里就是拥有几十亩土地种田的,但他勤奋学习,经过科举一级级攀高,最后达到辉煌事业顶峰。
这里根本不存在与种田积极性不高有关系!现在出去打工,有兴趣驱动,有名誉驱动,有事业驱动,更有经济驱动,这绝不是一个种田积极性不高涵盖得了的!兴趣驱动出去打工的都是年轻人居多,年轻人都是活泼分子,他们不愿老死家乡,他们有兴趣出去经风雨见世面,拓展眼界,创造别一种人生境界。
名誉驱动很多农村年轻人是怀抱理想的,他们渴望创造人生的辉煌,而这是在农村找不到的,农民赵本山如果不走出铁岭农村,他就创造不了小品王的宝座。
农民子弟刘强东如果还窝在宿迁农村,他就成就不了京东的辉煌!农村天地对年轻人来说,如同瘫子掉下井捞起来还是蹲,想创造人生辉煌的荣誉,惟有城市!没有北京央视大舞台,本山大叔恐怕别说香车美女别墅飞机,恐怕永远窝在铁岭农村一隅是个满脸皱纹一头高梁花子的老农,岂能登上中国小品王宝座?事业心驱动很多农村年轻人心怀强烈的事业心,有大的事业志在天下,有小的事业创造一个公司,开一家饭店。
我的侄儿二十多岁独自到新一线城市打拼,利用他厨师手艺,经过二十多年,创办了颇具规模的快餐公司,公司员工百人,拥有价值千万的两套房产。
达到他事业的完美境界,这不是什么狭隘种田积极性羁绊得住的,江浙沪粤闽湘鄂鲁皖千百万农民企业家基本都怀有事业心进城拼搏。
有梦真美!有事业更美。
犹如战争年代富家子弟,根本不存在耽于倚红偎绿花团锦绣的安乐窝积极性,他们忧国忧民,宁可奔赴延安,啃窝窝,住窑洞,在沙场拼杀,也不愿享受富家锦衣玉食生活!这种事业境界,是愚昧的小农无法理解的!经济驱动无庸讳言,更多打工青年是为了赚更多更多钱,这里城市有无限赚钱的市场与空间,比如一个瓦工装潢工,在农村种十亩地至多一年只赚二万元。
但若在城里打里打工,一年要赚十五万元,比农村多赚七倍多,这样赚钱不香吗?再有种田积极性也无法与更大经济利益相比较!况且,现在种田要什么积极性,还搞人海战术吗?全是机械化种田,不要人力劳动,拖拉机收割机有种田积极性吗?我们这里二个六七十岁老夫妇可以将十几亩地搞得年年丰收,还可以天天打牌跳舞,秘密在哪?就在于手机种田,经营化种田:手机一打,支配农机作业就行了。
谈什么种田积极性,你积极性吹成气蛙,亩产生产粮食2400斤,你在家里打牌谈不上积极性,粮食还是亩产2400斤,在这不需要人劳力所种情况下,侈谈什么种田积极,真的是扯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