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包括已经灭绝的新疆虎,野外灭绝的华南虎,仅在中国西南边境分布的孟加拉虎,少量分布在中国东北的西伯利亚虎。
这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就是中国的特有虎种华南虎。
《水浒传》里面最精彩的一段就是武松打虎,除了武松打虎,还有李逵杀虎,解珍、解宝兄弟猎虎。
《西游记》里,唐僧最初的坐骑白马,就是被老虎吃掉了。
古代的打虎英雄也不止武松一个,北宋大文豪司马光在他的笔记《涑水记闻》里曾记录过顺阳县孔县令持箭射虎,虎口夺吏的英勇事迹。
元朝正定县人张万户“平生射虎数十”,经常对老虎一箭封喉,人称“杀虎张”。
明朝万历年间江苏镇江还出了个杀虎女英雄徐氏,手持刚叉刺瞎虎眼。
中国古代关于猎虎、杀虎的事迹记录很多。
这是因为古代老虎数量太多,“虎满为患”。
山东虎患,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录,孔子一日路过泰山脚下,见一妇在墓前哭泣,他的弟子子路上前询问,农妇答曰: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再问为何不搬走,妇人又答曰:无暴政。
孔子感慨万千,说出了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苛政猛于虎!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称“太岳”,最高海拔虽只有1500多米,但毕竟也是崇山连绵,草木旺盛,老虎出没并不稀奇,从妇人所言“昔者、又、今”可知她三个至亲之人不是在同一个时间死于虎抓之下,可见山东之虎患,其实是古已有之。
在古代中国,华南虎的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几乎所有的虎患,都是指的华南虎。
山东地区的虎患,可能在北宋和北宋以前较多,元明清之后,随着山东人口的激增,虎患趋于减少,但其他省份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根据统计,从北魏到元朝末年今千年的时间里,全国共发生虎患16起,南方仅6起,这可能跟当时南方人烟稀少有关。
可到了明清时期,南方的虎患却曾爆发性增长,达到了惊人的514起。
即便到了晚清、民国、建国初期,南方依然是虎患重灾区,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受虎患最严重的省份更是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灭虎行动。
《水浒传》里面虽然多次记载了打虎事迹,但事实上山东的虎患相比南方,还算是比较轻的。
山东开发的早,齐鲁大地,自古人文鼎盛,春秋战国时期即有齐、鲁这样的大国,人口多,与老虎接触的机会也多。
但是山东山地的占比不大,只占总面积的14.59%,不像南方一些多山的省份,老虎数量多,“蔚然成患”。
自明清起,山东的虎患趋于绝迹,这是因为山东的人口已经严重挤压了老虎的生存空间。
华南虎逐渐从山东退出,南方因为山地多,且森林覆盖率高,老虎繁衍迅速,与人类的接触更频繁,经常下山猎杀牛羊牲畜,虎患比过去更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灭虎行动,华南虎此后竟至野外灭绝。
而山东,早在清初老虎便已经基本绝迹了。
有趣的问题,这是为了塑造好汉!不是山东虎多,是水泊梁山在山东。
【原创首发】中国人对老虎的情感是复杂的,以惧怕为主甚至因惧怕而顶礼膜拜。
云从龙、风从虎,在中国的词语中常将虎与龙搭配在一起的。
龙争虎斗、虎啸龙吟、龙潭虎穴、虎踞龙蟠、降龙伏虎、卧虎藏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等,众多词语表明虎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与图腾龙一样如神一般的存在,龙是皇族专用,虎则比喻非皇族英雄。
一、打虎成了施耐庵塑造梁山好汉绝佳素材。
正是因为老虎让人惧怕,愈是谈虎色变,愈是令人津津乐道,这是人类的本性。
无论虎口脱险,还是打虎上山均可以发挥无尽的想象,拥有任意挥洒的空间,是塑造好汉不可多得的素材。
《水浒传》景阳岗这里还有的一条不为人注意暗线,就是打虎赏金。
武松打虎,当地衙门赏了一千,还是当地大户凑集的。
武松当场便分给了众人,一是表明武松大义不爱财,二是表明“苛政猛于虎”,贪官污吏横行(武二爷的赏金已被克扣);三是引出当地豪强为富不仁,胡作非为。
打虎赏钱就算层层剥皮也仍很可观,有学者研究过,武松当时的赏金相当于现在二三十万咧。
《水浒传》中李逵曾杀四只虎赏金可就更多了,本想去谋赏钱的,可惜自己有命案在身,赏金没拿到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二、北宋人根本不用去动物园,到处有虎患。
文化璀璨的宋代,抑武崇文。
加上唐末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宋初欲收复燕云十六州,战争不断,人口呈下降趋势。
那个年代生态环境较好,影响老虎生存环境因素主要是人口与耕地。
宋朝中后期,随着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人地矛盾开始加剧。
大家不要被《清明上河图》的繁荣盛况所迷惑,当时也就是除了首都开封以外,各地均有老虎的记载,并且很多地方都发生了虎患。
不敢说虎豹横行,但也危害乡里,防范豺狼虎豹,是当时人们的必备技能。
宋代有专业的打虎队,政府还特地号召各地组织乡勇,群防群治。
打虎的赏金还很丰厚,虎五千,豹二千,很多人因此都以打虎豹为荣为生。
所以宋代老虎多也不假,对打虎英雄(可能是武松的原型)也有详细记载。
但是之所以看起来山东虎多,主要是《水浒传》太有名了,并且好汉们都要上梁山呀,所以去梁山路上的老虎就悲剧了。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