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发迹于中国的东北。
满族的组成比较复杂,由建州女真为骨干的女真人,也有大量的汉人,还有一些蒙古人。
从现代基因分析,满族的基因组成中,汉族基因占比最大(这类资料网上很多)。
也就是说,现代满族与汉族,在血统上十分接近。
宋代末年,金为蒙古所灭,蒙古人对金国人进行非常残酷的屠杀。
金国的女真人几乎全灭,在当时已经不成其为一个实体民族。
明末的女真,在文字、语言、习俗等方面,对宋代末年的女真没有明显的继承性。
在宗教方面,金国女真在立国后信奉道教和佛教,基本放弃萨满教。
但建州女真一开始还是信奉萨满教。
入关后,清朝以佛教为主,并且在国家行政体制、语言文字等全盘汉化。
综上所述,满族的前身可能是明代从通古斯南移的渔猎民族为骨干,后来逐步征服东北并吸纳大量汉人而组成。
入关前后,通过汉、蒙八旗制度,进一步吸纳汉人和蒙古人,逐步形成了满族。
满族在血统、文化上与汉族十分接近。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
黑水?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
1115年,由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
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
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称皇帝,改国号清,改族名为满洲。
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领有中国全境。
中华民国成立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长期以来,有语言,没有文字。
到了唐朝时期,公元698年,满族先民?鞨人在现今牡丹江地区,建立了“震国”,其首领大怍荣受大唐册封为“渤海郡王”,即古渤海国。
渤海国历经15代国王,229年后被契丹族建立的“辽”所灭。
当时渤海国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