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神化,是综合因素。
关羽在宋代之前,只是古今64将,与同期的张辽同列。
当时武圣还是姜子牙。
北宋时期经济活跃,催生出市民阶层。
生活富裕,当然要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
戏剧自然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其中,关于三国时期的戏曲,评话、小说也开始大量出现,而关羽就被文人吹捧起来。
北宋晚期,宋徽宗荒淫无度,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就开始追封关羽,自伯、真君、乃至武安王等,企图借关羽的所谓忠来保佑王朝,此后,越到王朝晚期,如南宋末期,明朝末期,清朝末期,对关羽的追封就越加厉害。
光绪时最后一次追封,关羽得到了26字,远超清代皇帝的22字标准。
同时,自北宋开始,佛道儒都在神化关羽。
因此,对关羽的崇拜是近900年来国家政权故意引导,宗教肆意神化,士大夫大肆吹捧,文人戏曲编故事,致百姓被洗脑。
谢邀!关羽崇拜最初来自于人们对其忠义武勇的推崇,最终成型是中国文化中忠义精神的人格化,神格化。
我们崇拜的是各自心中的“关公”,已经不只是历史和戏曲中的关羽。
关公的出现是朝廷、民族、社会,时代的需要,可以是刘公、张公、也可以是岳公。
但正如题主所问,为什么不是刘备、张飞或诸葛亮呢,我认为是以下原因:忠于汉室关羽一生始终坚持着“匡扶汉室”的理念而且表现的非常明显,对于后世任何时代的统治者来说都是最需要的,尤其是乱世之中,宣传关羽的这份忠贞更能凝聚民心。
三国虽然有不少忠诚的武将,但大多表现的是主公对个人的忠,比如三国同样很受欢迎的张辽,却很难像关羽一样引起人们尊敬的情感。
所以对于需要武将崇拜学习的楷模来说,这份对国家的忠诚是最第一位的,不然让大家都去学赵匡胤,估计就连宋朝历代君王自己都不好意思,更加的不敢。
武力第一在忠诚的前提下,个人能力也非常的重要,这样才能让骄傲的武将信服。
小说中虽然描述吕布的武力是最厉害的,但是在实际历史上,按照已有的记载,关羽的武力是最高的。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这段是三国志中,关羽阵斩大将的记录,也是整个三国有记载的唯一一次万军中单q匹马阵斩敌方大将,斩首后安然而归的记录。
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有非常非常少的,更不是后世演义中描述的仗着马快偷袭。
所以关羽这个战绩,别说是三国时期,乃至于中国之后所有武将都是信服崇拜的。
每次看南北朝历史,只要记载一个将领武力高,最高的荣誉就是比做关羽,其本人也会非常的自豪。
儒将形象供在庙堂上的神像自然不能过于猥琐粗鄙,关羽的形象无疑又为他加分不少。
中国人古代讲究“异人异像”,关羽红脸长髯的形象,自然更容易被百姓往神异上靠而更加崇拜。
另外,历史记载关羽好读《春秋》,所以“夜读春秋”是关羽比较常见的艺术形象。
这种文武双全,又充满春秋大义的古之儒将形象,自然就更受后世作为社会主流的士大夫的亲近。
壮烈殉国关羽在威震华夏的最巅峰,却被东吴偷袭荆州,最后拒不投降而英勇就义,充满了一种英雄的悲剧感。
更容易引起百姓的同情,和士人的歌颂。
整个三国中“败走麦城”和“秋风五丈原”应该是大家最扼腕叹息的两段了,所以也造就了武将第一的关羽,和文臣第一的诸葛亮。
而如张飞这种因为鞭打士卒而被自己人睡梦中杀死,又或者后世被“自毁长城”的檀道济,还有因为“莫须有”而死的岳飞,就都不太适宜被宣传。
民间人望关羽的崇拜并非是单纯政治宣传的需要,都是基于上述原因,在民间有一定人望基础之后,被统治者顺势宣传的。
不然的话,秦桧在清朝怎么没有被宣传成民族英雄。
老百姓有时候并没有那么好骗。
关羽先是在民间和武将中有一定名望之后,从民间崇拜逐步拔高为官方祭祀。
最早从北宋开始的忠惠公再到武安王,之后明朝达到顶峰的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早期对于关羽太多的尊崇,直到道光光绪年间,国家危难之际,统治者又想起这这位忠义无双的关老爷,逐渐加封为26字的大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