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朝庭哪个字错了

战胜朝庭哪个字错了,第1张

战胜朝庭哪个字错了 宋江率领梁山好汉接受朝廷招安,结果旗倒兵散,宋江真的错了吗?

宋江是个聪明人,一帮三教九流的乌合之众,不可能长久共事,接受招安是唯一的出路。

(有人调侃说:宋江=送江。

)既然选择当了婊子,就不要还想着立牌坊。

宋江的悲哀在于,既落草为寇,攻城拔寨,成了不折不扣的反贼,却又幻想一洗旧恶,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然后名垂青史。

宋江率领107个好汉兼杀人犯接受朝廷诏安,我个人愚见以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正确的无以复加。

如果不诏安,宋江是否还可以继续做他的山大王,继续打打家、劫劫舍,继续和他的兄弟们大口喝酒,大碗吃肉,大块分金?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一:粮草先行。

这个原因也是后世水浒研究者们解读最多的。

好汉们一不种地植桑,二不养猪牧羊,他们吃啥?梁山上巅峰时期总人数(带家属)有10万人左右,要解决这10万人的吃饭问题显然不能单单只靠土豪卢俊义和皇室后裔柴大官人的“超级赞助”。

三打祝家庄,剿灭曾头市,表面上是为了救时迁,或给晁盖报仇,向朝廷示威,可究其深层原因乃是让梁山的钱粮得以存续,以缓解梁山上的困境,这点,宋江在聚义厅里“开会”时也曾提到过。

朝廷若是一直“坚壁清野”,并派重兵“断绝粮道”,估计梁山好汉们不出一个月,可能就不战自降了。

二:地域和兵力。

水泊梁山,虽说是方圆八百里,可要是放到整个大宋的版图里也不过是区区d丸之地,进攻难,防守更难。

梁山兵力最多也就10万人左右,而大宋朝廷的可用兵力多达100万人左右。

若是单挑,好汉们绝对是稳 *** 胜券,可是一对十,这个,您细品。

也或许是梁山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威胁到朝廷的统治,否则梁山离开封那么近,若朝廷动起真格,不早就把“好汉”们扼杀在摇篮里了。

哪里还用等到好汉们活捉高俅之后再坐下来慢慢谈判?三:从长计议。

好汉里单身的也就罢了,孤家寡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可有携妻带子的怎么办?自已成了大逆不道的反贼,难道让后世子子孙孙永远都贴上反贼的标签?世世不得翻身?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这也是诏安在好汉们中支持率高的一部分原因。

诏安以后,自己加官进爵了不说,还“封妻荫子”,岂不美哉?四:旧时读书人的悲哀。

很多人不理解岳飞为什么那么的愚忠。

我只能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生活在他那个时代。

宋江再十恶不赦,但说到底,骨子里还是残存着旧时读书人忠君报国的儒家思想。

如果不是黄文炳彻底堵死了宋江做良民的后路,如果不是酒后在浔阳楼上题了反诗,我想宋江可能会在郓城押司的职位上终老吧。

形势逼迫之下,才让大孝子宋三郎做了乱臣贼子。

并非是宋江从一开始就铁了心和朝廷对抗到底。

五:政治需求。

据说,有相关人士曾做过研究,四大名著诞生以来,从刻版印刷,到发行推广,最后到销售传播,属《水浒传》的“存在感”最低。

历来,《水浒传》都不受统治者待见,甚至一度被封禁。

这个不难理解,倘若作者把结局写成——宋江方腊珠联璧合,大破宋军80万,赵家王朝灰飞烟灭。

试问这样的小说如何能通过“政审”?民间也常说: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

那里面打打杀杀的情结,标准的“非主流”。

所以,除了诏安,宋江别无选择。

……夕阳下,残破的“替天行道”大旗沾满了已经凝固的血,迎着风,缓缓的抖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2121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