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做军火的有哪个姓

清代做军火的有哪个姓,第1张

清代做军火的有哪个姓 号称清朝最强特种部队的虎衣藤牌兵,为何惨败给洋人?

在清朝开国后各项重大战争里,名声低调的“虎衣藤牌兵”,却是一支曾经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

“虎衣藤牌兵”的建立,缘起于1685年的雅克萨战争。

当时沙俄盘踞雅克萨,犀利的火q更叫黑龙江流域的清朝军民吃够血亏。

昔日郑成功的部下林兴珠,却对康熙皇帝慨然一句“柔能制刚耳!”然后,一支以“柔能制刚”为作战思路的“虎衣藤牌军”,就此应运而生:在山东河南等地精选五百人,各个身手不凡的老兵,既能 *** 纵火q百发百中,还有一身肉搏战功夫,关键是精通“快速滚闪”的作战方式,能手持钢刀藤牌,快速“滚闪”到敌人面前,然后手起刀落,杀倒一片。

到了寒风烈烈的雅克萨战场上,这支新生的部队,更叫一同作战的八旗老兵们开眼。

射杀犀利的沙俄火q,打在“虎衣藤牌军”的藤牌上竟无效果,相反“虎衣藤牌军”们一通“滚闪”,就快速扑到沙俄军近前砍杀。

自诩凶悍残忍的沙俄哥萨克兵,几次过招竟都被杀得大败。

特别是黑龙江上游阻击战上,“虎衣藤牌军”战士们持刀顶盾牌潜入江水,摸上沙俄竹筏发起袭击,一顿硬碰硬血战,零伤亡代价斩杀三十多名沙俄兵。

还有十多个沙俄兵吓得当场跪地,宁可乖乖投降,也绝不挨“虎衣藤牌兵”这一刀。

自从雅克萨战役的精彩亮相起,这支“虎衣藤牌军”,就成了清王朝的宝贝疙瘩,哪里有战事就往哪奔,比如康熙至乾隆年间的平定准噶尔叛乱战争,虎衣藤牌军也多次亮相。

别管人员如何更迭,战斗精神却从不变,鸦片战争前夜的“平定张格尔叛乱”战场上,面对协助张格尔叛军的浩罕国精锐骑兵,虎衣藤牌军照样勇敢亮刀,一顿大砍大杀,把浩罕国铁骑砍掉一片,立下平定叛乱的大功。

如此强大表现,也叫清王朝无比高兴,甚至历代统治者,也就从此有了个习惯:打不下来的仗,就调“虎衣藤牌军”。

到了1841年,鸦片战争打到白热化,清王朝兵败如山倒时,焦头烂额的清政府,又一次想起了虎衣藤牌军。

于是,已经书写了不少辉煌的虎衣藤牌军,就在鸦片战争尾声时,再度得到了召唤。

对他们的到来,清王朝的上上下下,更是信心爆棚。

主持浙东战事的杨威将军奕经,更在关帝庙求得好签,签云“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敢保平安”。

似乎连老天爷,都要保佑虎衣藤牌军再立新功。

但是,这些翘首以盼虎衣藤牌军捷报的朝廷大员们,甚至雄赳赳杀来的“虎衣藤牌军”将士们,却没人能想到:他们引以为傲的装备战术,放在十七十八世纪着实厉害,可在十九世纪,却已远远落伍。

1842年3月10日,清军以虎衣藤牌军为先锋,发起定海反击战,谁知意想不到的场面发生了,英军犀利的火q射击,轻松就打穿了虎衣藤牌军号称刀q不入的藤牌,可怜奋勇冲杀的虎衣藤牌军战士,一仗就阵亡六百多人。

鸦片战争的耻辱结局,这仗打完,已成定局。

这些英军d雨下冲锋的虎衣藤牌军战士们,浴血护国的忠勇,当然不该遗忘。

但落后挨打的教训,却是痛到警醒:一昧故步自封,就算强大如虎衣藤牌军,挨打也难免。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广阳杂记》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虎衣藤牌兵最初是郑成功麾下的战士。

说起来也没什么了不起,使用藤牌的军队在戚继光时代是制式军人,是鸳鸯阵的组成部分。

郑成功编组这支部队,主要是用来突袭对付荷兰火q兵。

当年荷兰红毛鬼都是用火绳q。

这种q的射速非常慢,要几分钟一发,射击精度不高,难以击中高速运动的目标。

郑成功编组藤牌兵,要求他们迅速靠近敌人。

一旦遇到红毛鬼开q,他们要果断在地上翻滚躲避。

至于藤牌不是用来挡子d的,因为根本挡不住,主要是用来对付荷兰人轻型火炮的霰d。

这种轻型火炮近距离杀伤力极大,一炮就是无数霰d乱飞。

事实证明,藤牌兵只要使用得法,效果很好。

1661年,郑成功登陆台湾以后很快攻陷赤嵌城,随后命令藤牌兵在山林埋伏荷兰元军。

结果荷兰援军果然匆匆赶到,在近距离遭到藤牌兵的突袭。

双方相距太近,荷兰兵匆匆开q。

藤牌兵急忙在地上翻滚躲避射击,随后站起以藤牌抵抗霰d,用快刀斩杀红毛鬼。

此战红毛鬼援军大败,伤亡接近一半,狼狈逃回台湾城。

郑成功是职业军人,很会用兵,明白藤牌兵的缺点,只是用他们来突袭。

清代,满清也编组了藤牌兵,只是让他们穿上有虎纹的衣服,更是气派。

虎衣藤牌兵参加过雅克萨之战,表现很一般。

事实证明,虎衣藤牌兵只能用于突袭不能用于强攻。

虽然他们改进了藤牌:“双层者加旧棉一层,单层者加旧棉两层,坚固可用”,但仍然不能抵抗火q的子d。

到了鸦片战争时期,这批虎衣藤牌兵又倒了大霉。

当时英军盘踞定海等浙江沿海,1842年道光皇帝命令反击。

清朝从各省抽调的援兵到齐后浙东清军已达万余,另有乡勇2万余人,但负责指挥的吏部尚书奕经仍然不敢随便进攻。

当奕经路过杭州西湖关帝庙时,去求了一签。

这支签上写道:“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敢保平安”。

奕经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边疆2支援军赶到,都是藏族人。

这些藏族人和当年的虎衣藤牌兵一样,拿着藤牌,穿着虎皮纹路的衣服。

奕经大喜,认为虎衣藤牌兵就是签中必胜法宝,决定让他们打头阵,使用3万多部队猛攻。

奕经将进攻的时间选在1842年3月10日四更时分,之所以把日期定在此时,是因为这天是难得的“四寅期”,即虎年虎月虎日虎时。

在奕经看来,洋人都是羊,遇到虎自然就败了,这同后来满清编组的虎神营有异曲同工之妙。

1842年3月10日,清军首先反攻宁波。

100多名藏族虎衣藤牌兵打头阵,猛攻宁波西门。

当时很多乡勇已经混入城去,里应外合,杀了西门的几个英国哨兵,破坏了城墙上的大炮,顺利入城。

当时清军大喜,认为宁波已经拿下。

谁知道,英军却非常顽强,果断占据坚固建筑和清军打巷战。

一些英军则爬上屋顶,向街道上射击。

英军是久经战斗的老兵,他们一排排开q,虎衣藤牌兵奋力冲锋,但在排q下死伤狼藉。

事实证明,藤牌根本不能抵抗新式qd,一q就被洞穿。

虎衣藤牌兵在大量清军配合下,勉强前进几十米,逼近宁波县衙,也就是英军的指挥部。

谁知道,这条街上,英军架起了1门大炮,朝着街心密集的人群开炮,炮d准确的打入清军阵中,一时尸体堆积如山。

冲在最前面的虎衣藤牌兵,几乎全部被打死。

其余清军士气低落,纷纷溃逃。

这100多虎衣藤牌兵,包括指挥官阿木穰在内全部惨死,无一生还,藤牌都被轰的粉碎。

这100多虎衣藤牌兵没有火器,所以根本就不能对英军造成什么威胁。

英军认为死于虎衣藤牌兵之手的士兵,仅有1人同一晚,剩下的虎衣藤牌兵则负责反攻定海。

结果同宁波一样,虎衣藤牌兵带着大量清军杀入定海,很快又被密集q炮打了出来。

期间,招宝山炮台英军不断炮击。

金川土守备哈克里带着剩余的虎衣藤牌兵,仰攻试图夺取炮台。

炮台英军发现以后,立即朝山下猛烈开炮开q,将虎衣藤牌兵压制住。

这边,突然一艘英国军舰赶来,对准虎衣藤牌兵连续放排炮。

虎衣藤牌兵不敌,伤亡惨重,在哈克里带领下溃逃。

此战大败。

虎衣藤牌兵大部分被打死,残部只剩一二百人。

5天后3月15日,英军突然从宁波出动1200人,对准附近的清军发动反攻。

清军将领朱贵和哈克里,率领剩下的虎衣藤牌兵和清军500多人拼死抵抗,被英军包围在大宝山,最终全军覆没,指挥官哈克里也被打死。

至此,虎衣藤牌兵全部被打掉。

落后就要挨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213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