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世纪50年代通常被认为是3D电影起始的十年,第一部3D电影《爱的力量》是在1922年拍摄的。
自那时以来,3D技术在影院和电视上的使用已经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主流。
图注:3D动漫电影《阿凡达》其中一个惊险3D镜头但是,无论你是在电影院的大屏幕或在家里在你的电视前观看3D电影,我们都得戴上3D眼镜。
它们让你正在观看的电影或电视节目看起来像一个发生在你面前3D场景。
随着物体飞离屏幕,朝你的方向飞去,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物伸手去抓住你,戴着3D眼镜会让你感觉自己是动作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坐在那儿看电影的人。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当今最流行的两种 3D 眼镜类型。
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双目视觉。
双目视觉大多数人拥有两只眼睛和绝对惊人的双目视觉系统。
对于距离物体约6至7米的物体,双目视觉系统让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物体有多远。
例如,如果我们的视场中有多个对象,我们可以自动判断哪些对象更远,哪些距离较远,以及它们距离有多远。
如果你用一只眼睛看世界,你仍然可以感知距离,但是你的精度会下降,你必须依靠视觉线索,而视觉系统的速度较慢。
要了解双目视觉系统有多大的差别,请朋友扔一个球,试着在一只眼睛闭着的情况下接住它;同时闭上眼睛试着接住它;也尝试在一个相当黑暗的房间或在夜间,其中的差异更明显。
只睁一只眼睛就接住一个球比睁开两只眼睛要困难得多。
双目视觉系统依赖于一个事实,即我们的两只眼睛相距约5厘米。
因此,每只眼睛从稍微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大脑中的双目视觉系统使用差异来计算距离。
你的大脑有能力关联它看到的两只眼睛的图像,即使它们略有不同。
如果您曾经使用过视控器 或立体查看器,则您已经看到双目视觉系统在起作用。
在视视控器中,每只眼睛都会显示一个图像。
两台摄像机从略有不同的位置拍摄相同的图像,以创建这些图像。
你的眼睛可以自动关联这些图像,因为每只眼睛只能看到一个图像。
三维观看在电影院里,你戴3D眼镜的原因是像视图大师一样,将不同的图像输入你的眼睛。
屏幕实际上显示两个图像,眼镜使其中一个图像进入一只眼睛,另一个图像进入另一只眼睛。
有两种常见的系统可以执行此 *** 作: 红色/绿色或红色/蓝色,红/绿或红/蓝系统现主要用于电视三维效果,并用于许多旧的3D电影。
在此系统中,屏幕上将显示两个图像,一个是红色图像,另一个是蓝色(或绿色)图像。
眼镜上的滤镜只允许一个图像进入每只眼睛,而你的大脑则负责其余的部分。
当您使用颜色来提供分离时,您实际上不可能真正观看一部彩色电影,因此图像质量不如偏振系统好。
极化 在迪斯尼世界、环球影城和其他3D场地,首选方法使用偏振镜头,因为它们允许彩色观看。
两个同步投影仪将两个相应的视图投影到屏幕上,每个视图具有不同的极化。
眼镜只允许一个图像进入每只眼睛,因为它们包含不同极化的镜头。
还有一些更复杂的系统,但由于它们昂贵,它们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例如,在一个系统中,电视屏幕显示两个图像交替,一个接一个。
特殊的液晶眼镜会迅速连续遮挡一只眼睛的视线。
该系统允许在普通电视上观看彩色3D图像,但需要您购买特殊设备。
所谓3D,就是英文three-dimensional 的缩写,即三维图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体图像。
3D 显示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让人的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有景深的立体图像。
人的两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在观看物体时,两只眼睛因为有观看角度的不同,即必然会形成视角差,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利用立体视觉形成的原理可推知,如果我们能制作出同一场景、影像的不同侧面,再让双眼分别看这不同的侧面,那么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这一场景的立体影像了。
3D 电影的拍摄、制作和放映,就是模拟人眼观察景物的过程。
摄影师在拍摄时用两个电影摄影机,按人眼两瞳孔之间的距离(约65mm)拍摄同一景物,从而得到的不同角度的图像。
放映时按照一定的排列将图像放映到银幕上,让观众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于是大脑中就会自动复现为触手可及的立体影像了。
那么3D眼镜通过什么具体方法运作呢?通过编程。
由3D眼镜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我们只需要在同一时间控制我们的眼镜只有一只开,另一只关,这样,我们的大脑就能通过这两幅二维图在我们脑中自动形成3D画面的效果。
那么,具体如何控制呢?电视一端会有一个红外线发射端,3D眼镜上会有一个红外线接收端,这样,每当电视那端来一个同步信号,也就是每当眼镜接收到同步信号,我就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左右眼镜的开或关。
注意,同一时刻,我们需要保证只有一只眼镜开,另一只眼镜关,这样左右进行切换,我们大脑就自然可以看到3D的效果了。
至于每次来同步信号,开关多少次呢?一般而言,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
虽然原理一样,但具体情况却可以有很多种。
1、 色差式: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是用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
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红色的影像通过红色镜片蓝色通过蓝色镜片,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原理是通过红色光和蓝色光的过滤的。
2、偏振光:3D技术现普遍用于商业影院和其它高端应用。
在技术方式上和快门式是一样的,其不同的是被动接收所以也被称为属于被动式3D技术,辅助设备方面的成本较低,但对输出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商业影院等需要众多观众的场所使用。
不闪式就是利用此原理。
其原理是通过两眼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影像,在大脑里综合形成三维影像。
3、时分式:又称主动快门式3D眼镜,快门式3D技术可以为家庭用户提供高品质的3D显示效果,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一副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以至于你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来实现,从而产生了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
其原理是通过在人脑不能感受的速度内(这样人感觉不到画面的抖动),切换左右眼看到的图像,在人脑中产生3D效果。
4、不闪式:通过电视分离左右影像后同时送往眼镜,通过眼镜的过滤,把分离左右影像后送到各个眼睛,大脑再把这两个影像合成让人感受3D立体感。
其原理是通过对偏振光进行梳理,结合偏振眼镜分别让左右眼看到垂直和水平的图像,最终由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最接近我们实际感受立体感,最自然的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