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并称三国,其实是错误的。
历史上的三国鼎立从来就没有蜀,而这个蜀真实的国号是汉。
刘备也认为自己是汉朝正统的延续。
但历代对于刘备的皇帝,有过承认,除了个别时期,都不被承认为汉朝皇帝。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此时刘备确立的国号为“汉”,年号为“建武”。
这就有一个问题,刘备称帝的法理性是否足够充分呢?刘备称帝属于跟进曹丕称帝,曹丕属于献帝刘协禅位,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禅位根本就没有真心实意的,都是被逼无奈。
但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和所谓的推辞给了人以顺应天命的假象。
而后世的朝代,十有八九是这样的禅位。
为了确保取得天下的正统地位,都玩了个禅位游戏,对于曹丕玩的这一套,后来的大一统王朝基本是认可的,因为为了自己的正统都玩这一套。
正统只有一个,承认了曹丕正统,就不能再承认刘备。
天下只能是一统天下,只有一个正统,其余的都不是正统,按照正统思想,刘备只能被定义为割据力量,而不能有正统的地位,不能称其为汉,只能称为蜀。
作为蜀汉人的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只能魏蜀吴分别修史,形成纪传体国别史。
而魏蜀吴的中心则是魏,因为西晋是接受曹魏皇帝的,为了自己的正统,只能尊魏为正统,已经称帝的蜀汉皇帝刘备只能被成为先主,刘备之子刘禅只能成为后主。
这就是比较特殊的称谓,说认可吧,应该称其为帝。
说不认可吧,还称其为主并单纯立传,于魏、吴并立,主就是主公之意,自然是承认其蜀地之君位置,但是不具有正统性,只能是偏安之君。
刘备也可以说偏安之君的老前辈,虽然大一统王朝不承认其汉朝皇帝地位,部分偏安政权则把他划为汉朝正统皇帝。
第一个站出来认可刘备地位的政权的是东晋,东晋是司马氏(一部分史学家认为司马睿不是真的司马氏,称东晋为牛晋)的延续,但已经不是大一统王朝,失去了中原地区,只是一个偏安政权。
东晋皇帝要取得正统地位就需要提前给自己树立一个割据或许偏安一方的“榜样”。
这个“榜样”在东晋以前的历史只有刘备的蜀汉。
在东晋以前可以被认为正统的政权有:夏(传说)、商(一定程度上是方国联盟的头)、周(包括西周、春秋、战国,相对于诸侯国联盟的头)、秦(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分西、东两汉,中间的新朝,历朝历代都不算)、魏(三国中最大的一个,晋代魏统一)、晋(准确说是西晋,一统天下)。
在这些正统王朝中,只有三国这一段可以让东晋“做手脚”,而且能够做得天衣无缝。
东晋直接把历史的三国抹掉了,东汉在献帝以后直接延续到偏安的蜀汉政权,把蜀汉政权定义为季汉。
从东汉到西晋只存在两个王朝,那就是汉和晋。
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开始,这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认为,汉朝结束是在汉献帝的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
这一年,曹 *** 去世,其次子曹丕接替他掌控权力,并实现了以魏代汉。
曹丕联合群臣导演了一出禅让大戏,走完朝代更替的手续,开启了三国时代。
同时,在西南的汉宗室刘备不承认魏代汉的事实,于公元221年称帝,国号也汉,只不过后来为了区分,把这个汉成为蜀汉,这个从来没有自称蜀或者蜀汉。
东晋对于魏代汉是不承认的,他们认为季汉是汉朝的延续,就像西晋灭亡后,晋宗室南迁形成的东晋一样,都是一种延续。
而否定魏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晋代魏的正统性和正义性,把曹魏定义为篡权而不是走程序的禅让就是为了表明,晋代魏是一场正义行为。
实际上,司马氏代魏和曹氏代汉,是一样一样的。
司马氏更不讲道义,曹丕、曹叡两代人把托孤重任给了司马氏,司马氏直接据为己有。
曹 *** 父子好歹还有一个内部自我创业的过程,司马氏直接拿来用。
因此,东晋承认刘备为汉朝皇帝完全是为了政治目的。
东晋之后的刘宋,又经历了一场禅让,宋武帝刘裕依靠杰出的军事才能,在东晋打出了威望,并最终成为权臣,进而篡位。
当然,篡位之权,也举行了禅让仪式,只不过这个仪式就是种权力游戏。
对于同样出身汉室宗室的刘裕(刘邦弟刘交的后代)并没有和东晋一样尊刘备为汉朝皇帝,而是选择封曹魏为正统,恢复了对三国时代的认可。
这里面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打着后主刘禅的旗号称帝,已经把汉这个招牌玩坏了。
另一方面,刘裕是马上皇帝,天下是自己实打实凿获得的,自己根本就没有用汉这个国号,也不需要追尊或许确立刘备等人汉朝皇帝身份,而是选择尊重历史事实,封曹魏为正统。
在南北朝时期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刘备始终作为偏安之君的身份存在。
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就把刘备列为皇帝。
《历代帝王图》共画了十三位帝王,分别是: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对于为何选择这十三位皇帝,说法颇多,这里不做重点讨论。
重点要说的是,阎立本所处的朝代是唐朝,唐朝的画作把刘备列在帝王之列,但要说明的是并不是称其为汉朝皇帝,而是蜀主,和他同一时期的还有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
这个称谓已经说明,唐朝对于三国的态度,承认三国鼎立的事实,但以曹魏为正统,其他两方被定义为割据政权,只称主,和当年陈寿的表述几乎相同。
北宋、五代、元、明、清对于刘备的定位均接近于蜀主。
只有南宋、南明这样的偏安政权,为了政治目的,和东晋一样,选择尊蜀汉为正统。
而历史上,最早尊蜀汉为正统的并不是东晋,而是十六国中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汉赵政权,汉赵之所以承认蜀汉,还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就是为了和历史上的汉朝搭上边,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实际上,刘渊只是汉朝宗室女与匈奴冒顿单于和亲的后代,顶多能算汉朝皇帝的外甥,跟纯正的汉朝皇帝没有关系。
而且刘渊最无人道的是,在永嘉之乱中,还杀害了刘禅的很多子孙,这完全就是说一套,做一套。
真正把刘备代入正统争议的是《三国演义》,一部名著的魅力,改变了民间对三国历史的看法。
三国的主线完全可以定义为刘备和诸葛亮的奋斗史,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加上主角光环,刘备在民间的正统地位被确立,尤其刘皇叔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其实刘备比汉献帝刘协辈分要小,不可能成为皇叔。
足见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改变了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
回到文中的主题,到底刘备算不算汉朝皇帝,需要刘备之后的人评论。
大部分情况下,刘备都不被认可为汉朝皇帝,因为东汉自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灭亡后,后面就没有政权具备继承汉朝的地位。
曾经影响世界的汉朝已经成为历史了,即使刘备作为汉朝宗室,也只是偏居一隅,不具备正统汉朝地位。
刘备是不是汉朝皇帝并不重要,他从卖草鞋的一跃而起成为西南之主,还是有能力的。
可惜的是,生不逢时,又经历猇亭之战的惨败,只能无奈的死在了通往帝业的道路上。
刘邦是独一无二的,刘秀也是独一无二。
他们的成功,刘备无法复制,尤其刘备遇到了曹 *** 、孙权这两位历史级别的人物,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刘备在成都建立的政权不叫蜀汉,就叫汉!换言之,刘备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汉王朝的皇帝,没有疑问。
但是,自己定位是没有用的,除了少数史家将蜀汉政权称为季汉,将之置于了与前汉(西汉)、后汉(东汉)同等的地位,绝大多数史家都没有将刘备的蜀汉政权认可为汉王朝的延续。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后世王朝维护自身正统性的需要众所周知,晋是司马氏受魏“禅让后”建立的,换言之,魏的禅让是晋正统地位的唯一来源!晋想要让自身更加正统,就必须认可魏的正统地位。
那么,魏的正统性来自哪里?来自汉献帝刘协的“禅让”!与刘备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晋认可了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便等于是否定了魏的正统性。
魏的正统性被否定,受魏“禅让”的晋又算什么?后来南朝的宋齐梁陈,实际上都存在这种正统地位的传承关系。
否定了魏、晋,等于就是否定了自身。
彼时可不是后来的大一统王朝,这个正统地位对于南朝而言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因此,无论是晋、还是南朝政权全部选择了认可魏的正统地位。
《三国志》成书于晋、《后汉书》成书于刘宋,自然不可能认可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不认可刘备为汉王朝的皇帝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隋一统天下之后,无论南朝、北朝皆归于隋,正统地位对于隋王朝而言已经没有什么疑议,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推翻南朝之前的结论了。
后来的王朝亦然,他们的正统地位来自于隋,就更加不会去纠结这些问题了。
久而久之,魏便成了正统,刘备的蜀汉政权自然只能是割据政权!刘备称帝时汉献帝还在世小说《三国演义》为了尊刘抑曹,说汉献帝退位后被魏文帝曹丕给沉江了……其实,这完全是套用了明太祖朱元璋对待小明王韩林儿的套路,曹丕并没有如此对待汉献帝。
汉献帝退位之后,被曹丕封为了山阳公,享受“三恪”待遇,直到魏明帝曹叡即位之后,汉献帝才去世。
魏以帝王之礼将汉献帝葬在了禅陵,谥孝献皇帝,这就是汉献帝这个称呼的由来。
也就是说,直到刘备去世,汉王朝的正牌皇帝汉献帝还活着,刘备自认汉王朝的皇帝,名不正言不顺!如果刘备是皇帝,汉献帝又算什么?后主刘禅降魏邓艾偷渡阴平,刘禅投降的事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但是有一点很多人或许没有在意,那就是彼时虽然司马昭掌握着实权,皇帝却依然姓曹,国号依然是魏!换言之,刘禅投降的不是晋,而是魏!魏既然已经受汉献帝“禅让”成为了正统王朝,认可刘备父子为汉王朝皇帝,那魏算什么?不要忘了,彼时的刘禅已经成了魏的阶下囚、安乐县公!实际上,从刘禅降魏时起,蜀汉政权就已经失去了成为正统的一切可能性,它只能是割据政权!三分天下,刘备实力最弱三国鼎立、天下三分,魏是实力最强的一家,统治者政治中心中原地区。
刘备虽然自认是汉王朝的皇帝,可实际上蜀汉政权却是最弱的一家,而且偏处西南一隅。
虽然诸葛亮多次北伐,却依然无法改变蜀汉政权偏安的事实,蜀汉政权是彻头彻尾的偏安政权、割据政权。
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更加采取了守势,全然失去了一统天下之心,只求偏安自保,又怎么能够代表汉王朝?刘备的血缘太过疏远刘备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想必大家都知道。
可很多人不知道,刘胜在史籍中的名声。
史籍记载,刘胜“乐酒好内”,一生生了百二十余子。
当然,也有说是百二十余子女的。
但不管怎么说,刘备祖上起码也是六十分之一!更何况,东汉政权的始祖汉光武帝本就是西汉宗室远支,刘备与东汉政权的血缘就更加疏远了!而且,更严重的是刘备的世系非常模糊,根本没有明确地说法。
换言之,他这个刘到底是不是汉高祖刘邦的那个刘恐怕都有待商榷!光武帝世系明确,尚且不敢尊亲父为帝,而是选择了将自己过继给汉元帝刘奭为嗣。
刘备又算什么?他又凭什么自认是汉王朝的皇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