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忆江南》这首诗是写春季,是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眷恋之情。
然而,江南之春,无所不在,美不胜收。
2、“江南好”,“好”在哪儿呢?并不是“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所能概括的。
词中的一个“好”字,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好”字,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江南之春。
忆江南白居易是什么时候写的白居易的《忆江南》写的是那个地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号乐天,祖藉山西太原,公元872年任杭州刺史,白居易描述的江南景色,是指浙江杭州。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风光好,那里的景色我过去就熟悉:太阳出来时照得江中浪花火红火红的;春天时,江水又是碧绿碧的,比蓝草还要绿,想起这美丽的景色,怎能不让我怀念江南泥?《忆江南》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重游? 思念江南,最念的是杭州,而杭州留给词人印象最深的是月中桂子和浙江潮。
留宿在天竺寺、灵隐寺中,在月光下寻找桂花树上坠落的桂花,在虚白亭高枕而卧,观看钱塘江高高的潮头,那么多令人难忘的日子,怎不能让我企望再到杭州一游?
关于“江南”的概念,一直存在狭义的江南和广义的江南的区别,有时候甚至存在模糊和争议。
广义的江南指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的地区,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一般指以湖北以南的江南部分包括湖南、江西一带,即除去湖南南部、江西南部、贵州和福建的江南道。
包括狭义的江南、江西以北、湖北长江以南和湖南北部地区。
但福建有些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
广义的江南在古代较多使用,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市的事。
广义的江南在现代也使用,比如天气预报中的江南就指广义的江南;江南三大名楼(武汉市的黄鹤楼,岳阳市的岳阳楼和南昌市的滕王阁)中所说的江南为广义上的江南。
狭义的江南,是指被文人美化了的地区。
即除去福建省与浙南的江南东道,是以南京至苏州一带为核心地带,包括长江以南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即江苏南部和浙北、皖南、赣北地区。
长江下游以北部分地区,如扬州地区等,虽然地理位置在江北,但经济文化形同江南,也被看作是文化意义上的江南地域的组成部分,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里的江南分明指的是扬州,可扬州却在长江的北面。
而并非长江流域却被认为是江南地域的有太湖以南以至钱塘江以南部分地区,如绍兴、宁波地区等。
在江南这个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行政区划的作用举足轻重。
唐代划定的江南道,和后来把江南道拆分只留下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此举对江南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
在历史上,比如东汉和南北朝时期,在现在的江苏跨越长江南北的地区设有行政区扬州府,治所在现今的南京。
这一带那时都称为“扬州”,江北许多区域都在扬州的辖区,与江南一起称为江南就不奇怪了。
因此,诗文中说的江南,大多时候是指是以苏、杭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的长江以南的太湖流域和西湖流域,即以苏锡常的太湖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扬州文化,徽州文化,金陵文化在内的一种水乡文化,称之为江南六府(苏州,常州,湖州,杭州,淞江,嘉兴)。
白居易的几首《忆江南》,分明说江南在苏州、杭州一带,这也正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江南。
欢迎交流,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