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州市为例。
华附省实第一第二,再加上传统三强的执信,广雅,二中,再加上新兴贵族的广大附,这六家高中,我们一般叫前六名校。
前六的名校一般不算一本率,算高优率。
高优率就是以前的重本率,高优率这六家,最差的时候都有90%。
第二档的名校,铁一,47,七中,真光,16等等十几二十家,还有外语学校类广外和天外,他们的高优率也至少有60%-90%。
这档学校,基本上也不看一本率。
第三档的一中三中四中育才这些,高优率低一些。
开始算一本率了。
在广州这城市,如果一家高中,高考喜报一本率只有60%,估计在这城市的排名,得排到三四十名之后了。
算区办的普通高中吧。
在教育资源均等的情况下,一所学校一本上线学生人数能达到60%,说明这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管理都是无可挑剔的。
我们不能把眼睛放到一些所谓的名校上,他们都是通过某种政策扶持,把一个市,一个区的优秀学生集中到一起,有的甚至把一个省的优秀学生集中到一起,一本上线可能高达90%,甚至更高。
这样的学校教育资源是不均等的。
像河北衡水中学一样,根本不说一本上线的百分比,而是清华、北大上线是百分之多少。
反过来说,这些学校的一本上线能达到90%,可以让他们的教师去教育资源均等的学校,把一本上线由60%提高到90%, 也就能说明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高,学校管理好。
教育资源不均等给社会和教师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好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高人一等。
教育资源均等的学校,老师和学生脸上无光。
中国教育的各种奇怪现象都是人为造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