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范仲淹从未去过岳阳楼,却为何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他写《岳阳楼记》,完全是因为庆历六年的时候,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即将落成,滕子京请范仲淹作记,特意附上了名家所绘的《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于是根据这幅画运用虚写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记》一文。
同样的,苏东坡游错了赤壁,照样写「赤壁赋」;张大千没登过庐山,照样画「庐山图」。
其实,这就是写作的代入感问题。
代入感编辑代入,就是数学里面的代换,例如:式子A+B=C,当A=1。
现在广泛使用的含义是:指在小说、影视作品或游戏中读者、观众或玩家产生一种自己代替了小说或游戏之中的人物而产生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很多时候,写作当中这种代入感确实是比较多见的,运用好的,如上所述,还可以写出千古名篇。
所以我们在写作当中,不要拘泥于形式。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也不见得就是完全正确的,他只是用这句话来说那些读书死、死读书、读死书的人的,意思是不要限于书本上的那点知识,要多向实际生活学习。
当然,这确实也有道理。
但凡事都可剖开来一分为二的去看 ,走千里路,虽然能增加阅历,增长见识,积累风情人物知识,但是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学积淀,文字底蕴,也无法将其更好的表述出来。
一个没有文字基础的人,写出来的路途趣事见闻和一个富有文学修养的人,写出来的,谁能更成功、更愿意被别人阅读呢?显而易见,文字的运用技巧,是在慢慢的学习积累锻炼中出来的,而汉字博大精深,更是将这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才有贾岛的“推敲”轶事,这也说明了写作需要的先是文学积累沉淀,然后在实践中磨练锻炼,才会写出好的文章的。
而大量刻苦读书,就是积累你的文学素养的时候,到你遣词用句的时候,自然能口若悬河,下笔有神了。
范仲淹没去过洞庭湖,却能写出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就是因为本身他的文学修养已经非常高了,任何一副书画作品,拿过来,随便都可成文,而且质量也会非常不错,是因为他功力非凡,但都是平时的文学积累而来的。
并且在古时候,文学是最直接的求取功名的途径,人们都对诗词文赋具有较高的修养,随便对图题诗,命名写诗,都能写出一些千古名句来,这样的例子也非常多。
很多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不见得都是作者的亲身体验,这是一定的,是因为他们的文学造诣达到那个程度了,写出来的精品多,糟粕少而已。
譬如一个围棋大师,达到九段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下出初段棋手的棋了,即便是故意去做,也很不容易做到了。
所以有些人在写作上叫新手不要无病呻吟,我觉得不是很准确。
一个新手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很多的练习的,他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环境、经历或素材可以让自己去练习的。
那么,他就要凭空想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场景、环境等去进行练习。
其实这是没错的,对他的提高是有好处的,因为不管虚拟的环境还是虚拟的事件,其实最终的过程,都是被他用来锻炼文字驾驭能力的,而且这也确实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因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的提高,只有不断运用才会越来越好,其过程不是特别主要,主要是结果如何。
很多大作家写出了成名之作,惊世之作,人们看到了非常羡慕,但是,他平时的练习作品,你看到了是不会觉得好在哪里的。
对于给你的一个素材,一幅画,一件事或者一个题目,你写作品的时候,这些你都未必经历过。
但是高手可以把他写的身临其境一般,新手可能有人就会说是无病呻吟。
其实,差别的不在别处,仅仅是手高手低之别。
所以,对于新手,初学者,我觉得多些无病呻吟的也没什么,但是不要总无病呻吟,要知道这只是一个练习阶段。
坚持下去,你一定最终会破茧而出的。
当然,也得看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要得到的是什么,或者说你能坚持多久。
可能是说的有些远了,但都是文学创作上的,只是谈谈自己的观点,不对的地方,多多包涵。
高考语文斋感谢悟空问答邀请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佳作,为历代所传诵,一直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并且是高考要求的必须背诵的篇章之一。
这样的美文却非范仲淹临景即兴而作,而是远在他乡受朋友所托而赋。
那他为什么能写出《岳阳楼记》呢?首先,范仲淹饱读诗书,功底深厚。
他读书用功刻苦,鸡鸣即起,五年不曾解衣,冬夜稍有困怠则冷水拂面。
工夫不负有心人,考取了功名。
这也为他日后的文章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范仲淹胸怀家国,志在天下。
常自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做宰相,就做良医,一心为民造福。
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作者才能创作出格局宏大的千古绝唱。
再次,范仲淹仕途起伏,经历丰富。
范仲淹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改嫁,又被冷眼虐待,使他深刻了解民间疾苦,体察民情,进入仕途,为宋朝谋强盛,为人民造福祉, 方正清廉, 直言不讳,抨击时弊,屡遭贬谪,屡被召用,无论春风得意飞黄腾达之时,还是远放荒野命途多舛之日,为国为民,赤心不改。
正是这种丰富的阅历,正是这种年深日久的情感积淀,才能使作者创作出感人肺腑的经典篇章。
最后,范仲淹为情设景,表述心志。
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基础上,为了抒发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炽烈情感,作者借记述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无论是“春和景明”,还是“浊浪排空”,作者都是“宠辱偕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多么地豁达大度啊!而始终不改的是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是多么的坚忍不拔啊!把所想象之景与所表述之情糅合相融,浑然一体,景美情深,令人爱不释手,不绝吟诵。
我认为上述四点是范仲淹不临岳阳楼而能创作出《岳阳楼记》的重要原因。
至于这篇文章能够流芳千古,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符合传统文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通俗来说,就是文章的思想品质高尚,传达的是正能量,不怨天尤人,把自己置之度外,积极用世,忠君爱民。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前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巳”,后启王阳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及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统文人以天下为己任,忠君爱民,忧劳家国。
而《岳阳楼记》表达的正是这种思想,这是为历代传诵的重要原因。
其二,文采斐然,朗朗上口,适宜诵读。
这篇文章骈散兼行,语句优美流畅,读来韵味悠长,酣畅淋漓,气势贯通,美不胜读。
许多词句脍炙人口,至今还不时见诸报刊。
总之,文质兼美是《岳阳楼记》流芳千古的两个重要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