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钢二号高炉是哪个单位承建的

略钢二号高炉是哪个单位承建的,第1张

略钢二号高炉是哪个单位承建的 闹得沸沸扬扬的北溪2号线到底算谁的,俄罗斯德国还是欧洲的?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水平,一般人大概想不到。

不管闹得沸沸扬扬的“北溪2号”算俄罗斯的,还是算德国的,还是算欧盟的,都算是欧洲的,因为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德国,还是欧盟,都只是欧洲的一部分——我这个回答出题者你大概也没想到吧?广义来说,“北溪2号”算是参与方一起铺设,一起维护,再一起拥有的一个共同的能源设施,这个能源设施以后还可以发扬光大,成为全体欧洲国家的共同财富。

狭义来说,“北溪2号”是有专门的管理公司的,这个公司的名字还没有被媒体报道过,但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却是这家公司的独家持股公司,所以“北溪2号”的所有权严格来说,是属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

但所有权是属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不过使用权却是属于愿意参与“北溪2号”天然气计划的所有国家的。

正因为好处是大家的,所以很多欧洲公司才会积极地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建设中来,一条管线突然拉近了俄罗斯和其它欧洲国家之间的联系,这才是美国嫉妒到必须喊停的主要原因。

这件事其实是很诡异的,因为按道理说,一条天然气输送管道,是一种“公共设施”,所有的国家,只要你愿意参与,都可以从中获得利益。

但奇怪的是,偏偏是最容易嫉妒人的那个美国却真的从中得不到的任何好处,反而成为了“北溪2号”的最大“输家”——“北溪2号”属于谁都行,就是不属于它,你说奇怪不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也打算到欧洲国家卖它自己的天然气啊!美国自从页岩气革命以后,突然就莫名其妙的从能源输入国变成了能源输出国,加上美国债台高筑,制造业空心化,这赚钱的门路其实也是不多的,美国总要考虑苹果卖不动时怎么办?也要考虑波音卖不动时怎么办?还好美国和俄罗斯一样,也是一个地大物博,矿产能源多的自己都用不了的国家。

这样就使得美国也动了卖能源的心思,而把能源卖给又听话又不敢还价的盟友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

但美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二战时自己的地理优势这次变成了自己的地理劣势,由于隔得远,不能像俄罗斯那样修一条管道就能把天然气源源不断的送给欧洲用户,再加上页岩气的开采成本相对要高,如果再加上偏高的运输成本,那就真的没人肯要了。

所以,如果说“北溪2号”是联结俄罗斯和欧盟国家的一条彩带,那么在美国看来,这个“北溪2号”恰恰正是一条正慢慢向自己飘来的一条绞索。

“北溪2号”可以把四分五裂的欧洲国家联成一个欢乐的大家庭,却只能让站在大西洋对岸的那个国家看到都想哭。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明知道一动手就要跟德国甚至欧盟恩断义绝也要动手一个内在逻辑。

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归属,的确涉及到这轮制裁风波的走向。

北溪2号项目是俄罗斯和德国主要进行投资和负责建设,从俄罗斯通过德国,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项目,德国可以在该项目中每年获取巨额的过境费用,俄罗斯则可以扩大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欧盟则可以享受稳定的天然气。

所以从项目的牵头方和项目的用途来看,该项目俄罗斯是第一大投资人,德国是第二大投资人。

不过,实际上因为该项目资金投入资金巨大(95亿欧元)、并且项目属于分段分区域施工,所以参与的企业众多,而且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欧盟的企业,这就导致了欧盟和这个项目由间接(供气)关系转变为了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该项目涉及欧洲25个国家,有600多家公司参与投资,而且该项目的海上段施工企业也是欧盟企业,是瑞士Allseas公司,而德国段的施工企业则是德国公司。

所以这个项目实际上以德国为牵头者,欧盟内部大多数国家和俄罗斯合作的一个项目。

目前,“北溪二号”已接近完工阶段,只余下丹麦水域附近的两道近168公里海底管道尚未完工,不过由于美国的制裁威胁,负责该铺设管道的瑞士公司Allseas已经宣布中止有关工程,并将跟从“美国有关当局发出的管制、技术、环境指引”。

在瑞士公司Allseas停止工作之后,当前只剩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在进行施工,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只有一艘海上天然气管道铺设舰可用,所以过程进度已经变得颇为缓慢。

◎瑞士公司Allseas海上铺设管道平台(舰船)。

美国比较聪明的是,其这次威胁的制裁企业不包括该项目的投资企业,也就是说欧洲25个国家这600多家融资企业暂时可以不受到美国制裁,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显然就是分化欧盟和德国、俄罗斯,把矛盾主要引向德国和俄罗斯两国,避免扩大打击面,导致欧盟也站到俄罗斯阵营。

不过德国实际上就是当前欧盟的领导者,即便美国的制裁尽量在绕开欧盟,但如果德国要进行抵抗,欧盟也需要配合德国。

实际上就在德国表态反对美国制裁该项目后,欧盟就立即站出来力挺了德国。

◎北溪二号海上管道铺设。

当然,美国暂时没有把制裁面扩大到涉及25个欧洲国家的600多家融资公司,也是留着后手的举动,如果俄罗斯和德国乃至欧盟对美国的制裁进行对等回击,美国可以将制裁范围扩大到这600多家企业。

总之,这是一场跨大西洋的贸易领域的硝烟,欧盟这次还是要“花钱来买自由”,以平息干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2599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4
下一篇 2022-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