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孟子庄子曾子哪个在前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曾子哪个在前,第1张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曾子哪个在前 孔子、老子、庄子、孙子、孟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众所周知,以上几位都是诸子百家里面的翘楚。

诸子百家里面有史书记载的一共有189家,提问者所说五人包含了三家——儒家、道家、兵家。

本人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但是文学造诣有限,根据历史常识用最浅显的话语给大家梳理一下他们的关系孔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正如我们经常所述的孔孟之道说的就是儒家思想。

老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两人的思想大部分相同,但亦有许多不同。

至于孙子也就是孙武,是兵家至尊,著名的军事家。

诸子百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孔子、老子、孙子属于春秋时期,而孟子和庄子生活于战国时代。

所以我们根据以上的分析先来看一看同时代的人的关系,再来看一看同派系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各家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孔子、老子、孙子的关系。

孔子:儒家思想最集大成者,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老子:道家思想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孙子:兵家思想开创者,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三人的关系:三人的共性只有一点就是生于同一个时代,但三个人之中孔子和老子有交集,而孔子、老子都不曾与孙子有交集。

孔子和老子的关系也算师徒关系,老子是师,孔子是徒,有名的就是问道于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带弟子南宫敬叔前去拜望老子并向老子求教。

孔子见老子时是三十五岁,志向远大,自信自负,满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这是孔子的优点。

这也是孔子能够从一个普通的少年走到今天,成为很有学问的、很有理想、很有前途的青年的一个前提,但是仅仅有这些还不够。

所以老子告诉他,你要学会变通。

你要学会认识时事。

光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不可以,一个人做成事情,除了自己有才干、有理想,有信念,你还得要会把握时事,要顺时而动。

孟子和庄子的关系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之一。

孟子和庄子同属于战国时期的任务,孟子是儒家思想仅次于孔子的存在,而庄子是道家思想仅次于老子的存在。

两者的地位旗鼓相当,孟子长庄子2岁,年龄也相仿。

但这两位先贤似乎是中华文明这枚硬币的两个面,相互依存,但永不会面。

又犹如两颗璀璨的流星,平行地滑过,始终没有交集,但从不同角度同时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夜空。

孔子和孟子的关系孔子有个徒弟叫曾子,孔子有个孙子叫子思,曾子是子思的老师,子思是孟子的老师。

同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其中,孔子是众所周知的至圣先师,继承周公的“德”,发现了“仁”与“礼”,他把人的价值性(明显不同于巫、鬼的一面)比如说仁义礼智信,高扬了起来。

可是,据说孔子死后就“儒分为八”了,孟子、荀子大概就是其中两家的继承者。

孟子作为亚圣,主要发明了儒家的“仁”义,一是在强调人的价值性方面进一步做了自己的论证,比如恻隐(仁)、羞恶(义)、恭敬(礼)、辞让(智)等四心,并提出“性善”论.二是明确提出了政权更替的标准是人心向背。

当人心不在统治者身上时,造反是合理的。

比如说商汤诛桀、武王伐纣。

所以孟子更偏于政治的仁政,发扬也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孔子之后儒家最有成就的一位。

老子和庄子的关系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

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死有无之上。

及其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其实世人都成老子和庄子为“老庄”,说明二人在道家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老子创立了道教的话,庄子就是老子理论的继承者和延伸者。

因为庄子有自己的一套观点。

五人共同的关系老子和庄子一个是道家的开创者一个是道家得继承人,老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孔子曾求教于老子,两人的思想和而不同,孔子和孟子思想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兵家创始人孙子也有“取于人”的哲学思想,这跟孟子的“人和”哲学思想不谋而合。

孙子和孟子不属于一个时代,所以可以说他们的思想各自独立又有相互渗透,互相学习的关系。

大家觉得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诸子百家这个概念。

什么是诸子百家呢?其实就是先秦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文化高峰时代。

比如我们所知道的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纵横家、兵家等等学派统称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比如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兵家孙子、纵横家鬼谷子都是诸子百家学派的鼻祖或杰出代表。

虽然是诸子百家名字列在一起,但是它们分别属于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

比如孔子、老子、孙子是属于春秋时代,庄子和孟子是属于战国时代。

他们都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

诸子百家起源于春秋末期,当时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诸子百家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核心命题。

但相互之间又有一些传承关系。

比如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

法家的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源于道家,但是韩非子的老师却是儒家。

虽然学派不同,但是学派之间既有争论,又有协作,相互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这才形成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

希望能帮助题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2822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5
下一篇 2022-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