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上瘾与其说是生理上的原因,还不如说是心理上的原因。
很多人说他吸烟是因为有过大的压力,通过烟草,来释放自己的压力。
烟草之所以可以给人一种释放压力的错觉,是因为烟草当中所含有的尼古丁,具有使人兴奋与镇静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特殊效果。
而它所富含的独特的香味,也可以给吸烟的人带来一种快感。
由此,人们就产生了吸上一支烟,会减少紧张感,促使自己产生镇静的感觉。
换一种说法就是,人们通过香烟来在心理上说服自己,相信眼前的事物是可解决的,将无形的心理暗示,转化为有形的吸烟。
如果真的想戒烟,其方法并不像你想象当中的那么难。
你只需要,另外寻找一种外在的心理暗示方式,来转化吸烟所带给你的愉悦度,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另外一些人,吸烟是为了自我炫耀。
当在别人面前吸烟的时候,拿出一盒高档香烟,取出一个精致的打火机,通过种种暗示,表现自己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
以获得他人的称赞。
这种人吸烟所产生的消费,我们将其称为是炫耀性消费。
这种消费态度,是完全不可取的。
毕竟通过外物来获得他人的尊重与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得他人尊重相比,前者并不能达到长久的效果,有的时候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对于自身的交友、社交产生不好的影响。
烟盒为什么写吸烟有害健康吸烟真的有害健康?那长寿烟民该怎么解释?吸烟真的有害健康?人类发现吸烟的健康危害已经超过一百年,由美国公共卫生首席官于1964年1月11日发布第一份吸烟与健康报告而发起 控烟运动也已经55年,如山证据显示,吸烟是20世纪以来给人类造成最大健康危害的、单一可预防因素。
时至今日,居然还有人面对吸烟的健康危害存在疑虑和疑问,这真是堪比中西医之争的令人断气的荒唐事。
1964年1月11日,美国首席公共卫生官发布第一份吸烟与健康报告早在20世纪初,吸烟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就引起科学界、医学界的关注。
经过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和50年代有关吸烟不良影响证据的积累, 1957年6月12日,美国首席公共卫生官Leroy E. Burney发布了美国公共卫生署有关吸烟问题的官方立场,称证据显示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最终促进美国发布吸烟与健康危害官方报告的最大力量是来自著名的私营卫生组织联盟的强力敦促。
1961年6月,美国癌症协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结核病协会和美国公共卫生协会联合致函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总统,呼吁成立全国吸烟委员会,致力于“寻求”最大程度地干预有关烟草制造工业自由和个人吸食自由(要知道,在以维护自由为旗帜的美国,干预人们的自由是何等重大的决策)来最终解决吸烟造成的健康问题的方案。
1962年6月7日,总统任命新任首席公共卫生官Luther L. Terry召集一个专家委员会对吸烟问题的科学文献进行全面审查。
1962年11月至1964年1月间,该委员会在150多名顾问的帮助下审查了7000多篇有关吸烟与健康方面的科学文献。
最终,特里于1964年1月11日发布了该委员会做出的有关吸烟和健康问题的报告。
该报告像一场重磅炸d袭击了整个美国,雄霸整个1964年美国的头条新闻。
报告日期特别选在了一个星期六,目的是尽量减少消息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影响。
这项报告明确指出,吸烟是:男性肺癌和喉癌的主要原因女性肺癌可能的原因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原因具体来说,报告估计,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平均高出9到10倍,重度吸烟者的风险至少高出20倍。
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风险进一步上升;吸烟停止,风险也随之降低。
报告还认为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最重要原因,并指出吸烟与肺气肿,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相关性。
同时,报告还指出,怀孕期间吸烟会降低新生儿的平均体重。
该报告美中不足的是,在尼古丁成瘾问题上的认识存在不足,坚持认为“吸烟应该被定义成一种习惯而不是成瘾”。
事实上,这份报告就宣告了科学界、医学界对吸烟危害健康达成了最为广泛的共识。
基于这份报告,控烟运动在美国以及整个世界渐次展开,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西方国家的吸烟率已经大大降低,由此带来的健康危害,包括死亡率的降低也充分体现出来。
到目前不断积累的证明证明,吸烟给人类造成的健康和寿命危害远远高于当初的估计,用“罄竹难书”来表述似乎也并不过分。
比如,仅癌症,吸烟就是身体15个部位癌症发生增加的原因:那长寿烟民该怎么解释?提到吸烟喝酒的危害,有人总是举出或真或假的一些“长寿”烟民酒鬼的个例来加以反驳,以为“甩人一脸个例,科普者就无言以对了”。
岂不知,他们的这种引以为傲,洋洋自得,实质上是犯了一种极其愚蠢的错误,他们的这种错误认识被称为“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关于幸存者偏差,答主昨天在“基于个人经验的‘长寿秘诀’都是幸存者偏见”疑问做了介绍。
幸存者偏差是指,由于光环效应,人们做判断和决定时往往只关注成功的例子,而忽视失败的例子,从而产生的认知偏差。
有关幸存者偏差,最被经常引用的范例有两个,“长寿的烟鬼”就是其中之一:二战中美军成功返航的轰炸机关于幸存者偏差,最著名的真实范例是二战中美军轰炸机加装防护装甲的决策。
二战中,美军轰炸机在给对方施加重大打击的同时也成了对手重点的打击目标,很多轰炸机被击中,甚至击毁,造成轰炸机和机组人员的重大损失。
为了减少损失,美国空军迫切需要对飞机进行改进,加装防护装甲,以提高返航率。
但是,装甲加装在飞机的哪个部位呢?美空军方面根据上图所示,返航飞机机体被击中d孔的分布,美国空军方面认为,强化装甲应该安装在d孔密布的部位。
但是,统计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认为,空军方面的想法犯了幸存者偏差的低级错误。
因为,空军方面关注的仅是成功返航的飞机,而忽略了被击中坠毁的飞机。
他认为,d孔密布部位是“轰炸机虽然容易被击中,但是,即使被击中仍可以安全返航的地方”;而返航飞机那些没有损坏的地方反而可能是需要额外保护的地方,比如发动机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一旦被击中,飞机就很可能坠毁,不能返航。
那些被击毁的飞机很可能正是因此没有返航。
在这个例子中,统计学家通过考虑幸存者偏差而帮助美国空军避免了大量损失。
长寿的烟鬼,幸存者偏差的第二号典型范例“长寿的烟鬼”,是科学家介绍幸存者偏差时,继美军返航轰炸机之后最为常举的另一个范例:返航飞机上密布的d孔,就犹如长寿的烟鬼们一辈子吸过的烟草,虽然造成重大打击,却并不是致命的。
而那些导致烟鬼们早死的那些烟草,正如击中坠毁飞机的那些致命炮d一样,由于短命烟鬼们的早死,被蠢货们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
澳大利亚新的大型研究:三分之二的吸烟者将死于该恶习,并减寿10年如何才能真实准确地反应吸烟与健康的关系呢?绝对不能看长寿的烟鬼,或早死的烟鬼这类少数个例,而应该基于大型人群对照研究的结果,以尽可能消除各种偏差对结果的影响。
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进行的这类研究数不胜数。
这里仅举最近的一项这类研究作为例子。
2015年澳大利亚一项基于新南威尔士州超过20万≥45岁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澳大利亚45岁及以上大型人口长期研究的一部分)显示,尽管澳大利亚人口吸烟率已经发生急剧降低但是,由于吸烟的影响长期且滞后,过去的高吸烟率仍是造成当前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与不吸烟者相比,当前吸烟者死亡率平均增加接近3倍。
死亡率增加随着吸烟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与不吸烟者相比,当前每天吸烟≤14支(平均10 支/天)和≥25支/天吸烟数者,死亡率分别增加2倍和4倍。
在过去的吸烟者中,死亡率随着戒烟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45岁前戒烟者与从不吸烟者相比没有显着差异。
估计,目前吸烟者的平均死亡时间比非吸烟者平均早10年。
长期吸烟平均减寿10年,这其实是众多有关吸烟健康危害研究获得的高度一致的结论。
就像日前答主发布的“人的寿命与喝酒抽烟有关系吗?”一文中给出的图示一样。
这个结论是基于美国长期以来积累的大数据综合分析的结果。
吸烟有害健康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无可厚非,不容置疑的,这个连小孩都懂的道理,就不细解释。
下一问那长寿烟民呢?又怎么解释。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吸烟对健康是其中一个因素,而长寿有很多因素造成和影响。
最重要的是遗传基因,其次是疾病和环境影响,还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包括天灾人祸等等多因素,而造成这个人寿命是长还是短。
先说遗传基因,百岁老人大多数上辈都是高寿老人,只有几少数寿命差点但还比正常人高。
这说明他的遗传基因好,有长寿基因,用通俗一点的话讲,这叫祖传。
再讲疾病,谁看见病秧子长寿的,而环境不好,生活用水不达标,空气质量不好,居住的环境,脏乱差,如果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健康能得到保障吗?有谁能相信?最后说不可抗拒因素,像地震,洪水,天灾人祸,这个更不用细说了,这对人的寿命长短有,不可忽视,不可抗拒。
用一句话结尾,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个人看法,情系广播义兰传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