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好问题。
太值得讨论,什么叫思考呢?是什么引起思考呢?思考的条件是什么?孩子的思考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用什么思考问题的呢?能思考些什么呢?这里就有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的问题。
我们提到孩子的思考问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会思考。
孩子真的会思考吗?孩子的思考能思考出什么呢?如,玩儿足球孩子会思考什么呢?孩子能知道玩的是知识吗?能思考球是数学吗?足是数学吗?球的运动与足的发力的物理知识吗?总之,没有思考知识,也不知道玩的是知识。
这是思考的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思考的内容呢?这个问题谁来帮孩子,是不是大人的事呢?孩子会思考需要大人提出思考的问题,有了问题才思考的。
这是第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培养思考习惯,这个问题也是大人引导指导行成习惯,孩子知道思考什么,有了思考习惯,这时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生活中,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有系统的训练过程吗?如果没有亏大了。
人认识一个事物,不是一下子知道的,必须经过返复体会才认识一个事物。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要有一个系统引导指导的。
简单的认识思考效率低,思考有个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如果,培养训练出这个思维思路孩子就有独立思考能力的。
要想真正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自身素质,坚持走素质教育的改革路线,抛弃应试教育重分数轻能力的做法,在教育教学中边教边改,逐步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评估从重分数和升学向重能力和升学转化。
素质教育侧重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在于对抗厌学、形成继续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训练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
而应试教育更侧重于学生的解题能力、答题技巧、应对考试取得高分的能力的培养。
应该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正相关的。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不一定要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全割裂开来,应该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侧重于素质教育改革,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大素质教育的权重。
这就要求我们重点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如何做好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呢?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若想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需要老师去给学生设置适合其思考的情境,然后去引导和启发。
比如,在《壶盖为什么会动》一文的授课时,老师不会去一开始,就给学生讲出壶盖动是水蒸气的推动力量造成的。
而是在现场和孩子们做一个用水壶烧水的实验,模拟瓦特当年和他奶奶烧水的具体情境,让孩子们观察,同时给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独立思考,最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然后再告诉孩子们瓦特就是根据这个实验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是老师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方法。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材,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小马过河》一文的教学中,老师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小马为啥没有独自过河,而是去问小松鼠和牛伯伯呢?然后又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小马问了小松鼠和牛伯伯后,小马还是不敢过河呢?最后老马适当给小马建议,让它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就要自己去试一下水的深浅。
最后小马听了妈妈的话,顺利趟过了小河,脸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这也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重点授课。
三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耐心,和学生建立平等亲和的关系,营造适合学生思考的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要和颜悦色地给学生引导和启迪,不仅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提高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最后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