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
「天子位中国而抚四夷」——若无民族之分,何必要搞出东西南蛮西戎北狄来呢?有些人称只有「中国」与「非中国」之分,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民族似乎只有地理概念之分。
这纯粹是偷换概念,正如上述「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一样,没理由给人安了名字而不给自己起名字。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尚书·周书·武成》“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闵公元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孔子语。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左传·襄公十四年》这是出自姜戎子的「驹支」说的,这种第三方的口述,更加证实当时有民族之分,怎么叫没有?
民族的定义就是“四个共同”,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及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所谓民族也就是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
中国古代无此词,只用“族、族类”等形式来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含义。
不过切不可因为古代没有这个词,就连“民族”这个“共同体”也一起否定了。
(民族这个词源于日本人对nation的翻译)民族当然并不是自人类出现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相对稳定的集体——氏族。
而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
二次社会大分工(指农业和畜牧业分工以及农业和手工业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
而民族形成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氏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