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我们生活中,只需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取知识。
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
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你知道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吗?是因为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解决了飞机不能夜行的问题。
因此呀!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想,猪笼草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夏天的时候,蚊虫的叮咬使我们难受极了,而猪笼草可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任何虫子见了它都会慌忙逃走,也许猪笼草能够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猪笼草能够“吃虫”,是因为他有一个捕虫囊,里面的粘液能够吸引虫子。
那么我们是否也能够发明一个捕虫机器人,在她身上装一个形似补充囊的器官,机器人不就能随心所欲的抓对我们人类有害的虫子了吗? 就像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尽管蚊子在我们耳边嗡嗡直叫,但没过一会儿,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因为捕虫机器人的粘液吸引住了蚊子,使蚊子不由自主地飞进了机器人的体内,我们的耳边再也不会响起蚊子的嗡嗡声了,因为机器人能够“定位”,就算蚊子不会自投罗网,机器人也能静悄悄的把他抓住,随后把它消化,净化成新鲜的空气,供我们呼吸…… 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发明创造了许多东西,就是我们处处留心得到的。
学文收获作文怎么写?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先后次序不能够颠倒,否则,我们就会很被动,就会舍本逐末,就会本末倒置!因此,道德教化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德有才是正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道德是成才的根本!只有把人做好做到位,才能把学问事业做到家,这是自古以来成就事业的真理。
在孔子看来,人的品格是第一重要的,文化水准则是其次的。
如果人品高尚,再去学习文化,那就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如果人品低下,那么文化越高,造成的危害恐怕反而越大。
现代人注重文化教育,这当然是好事。
但如果只注重文化而缺乏道德教化,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很容易成为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以孔子说有余力才学文,就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品德的教育。
首先君子应该把仁爱做好,在道德上能够符合礼仪,做事情是正确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基础的行为准则,那还有精力的话可以去学习文章,读书学习。
扩展到我们现代人的应用,应该是我们需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紧急的事情给做好,然后再去在理论上提升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
如果你行为并没有开始或者行为并没有取得一定的成果,反而去追求理论上的成功,这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缘木求鱼的做法。
这里关于礼仪和学习的关系让我联想到能力和价值追求的逻辑关系。
对古代来讲礼仪是必须完成的事情,是君子安身立命和“职场发展”的必备能力。
你的礼仪水平越高,你的道德修养越好,那你越被人尊重,越获得“职场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
而读书、学习是自己的兴趣和追求,是让自己更有成就感的事情,是让自己的职业发展增值的筹码,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的基石。
但这里面的逻辑顺序是先完成能力的提升,再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和价值追求,如果连基本的处事能力都没有,而去追求读书和价值实现,就是好高骛远,不求实际。
对比到我们的职场,“礼仪”就是我们在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而“学文”就是我们在职场中对于自己价值满足的追求。
当我们能力不足的时候,往往是眼高手低,有一个著名的“邓宁-克鲁格效应”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放下身段去做实际的事情,去踏踏实实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追求自己的价值。
因为前者是你的价值追求,后者是你安身立命的能力基础。
题主好,“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
行为余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 学而》第六章句,“学而篇”主要谈为学的宗旨,我们还是先解释此章句,再来谈认识的问题。
孝指孝敬父母,弟通悌,指兄弟友爱。
“入则孝,出则弟”属于互文,两句要放在一起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年轻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在外兄弟友爱。
这样的话问题就出来了,难道兄弟在家就可以不友爱了,在外面就可以不孝敬父母了吗?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年轻人无论在哪里(在家或在外),都要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是做人应该有的一些好的品德:为人谨慎而又恪守信用,博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
孔子认为能做到这些,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用来学习文化知识了。
孔子所说的“文学”和我们现在的文学内涵是不同的,孔子也是分科教育,有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文学就是古代文化典籍,可以差等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书本知识。
孔子更重视做人教育,这正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最终是要应用于生活,如果人有了问题,根本坏了,知识所起的作用将也会是坏作用,有知识的坏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今天重温这一章句,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