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若谈到地上河,多数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黄河。
因为种种原因,黄河的下游几乎都是地上悬河,历史上多次发生改道。
虽然今天的黄河暂时没有决堤的可能了,但是地上悬河依旧是存在的。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因为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黄河流过该区域之后含沙量迅速增加,河水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后,流速迅速放缓,泥沙大量沉积,河道逐渐抬高。
河道越高,流速就越慢,泥沙就越容易沉积,地上河的河道就越高。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对于黄河的治理是非常困难的,遇到治世可能还好一点,国家会动用人力与物力加固河道,但是如果是乱世,黄河就常常会改道。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然而地上河并非是黄河的专属,除了黄河,还有很多河流也存在地上河的现象,比如长江的荆江段就存在地上河。
荆江指的是长江湖北(湖南)段,此地古称荆州,因而得名荆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是长江流域百姓自古以来的共同认知。
长江荆江段首先,荆江段位于长江中游段,是长江流速与落差变化剧烈的地区,泥沙容易淤积。
荆江位于长江的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是我国地势上的第一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汇处。
长江从巫山山脉流出,进入江汉平原,海拔从2000多米降到200米,流速迅速降低,上游带来的泥沙迅速沉积,使得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并非黄河的特色虽说长江的含沙量与黄河相比要少了很多,但是在长江的中游荆江段,地上河也还是存在的,因为泥沙的堆积,河道抬高,因为河道的抬高,泥沙更容易淤积,所以千百年来,荆江段河道弯曲,洪涝灾害十分频繁,是长江流域水灾的多发地区。
其次,两湖地区历史上大量的填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对径流的调节作用。
无论是湖南还是湖北,都是湖泊众多,湿地丰富的省份。
历史上的云梦泽,就是长江流域著名的湿地资源,湖南的洞庭湖原本是我国的最大淡水湖,湖北省更是有千湖之省的绰号。
但是历史上因为农业生产的需要,大量的湖泊被填,洞庭湖在不断的围湖造田中面积几乎锐减了一半,而湖北省众多的湖泊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秦汉时代的云梦泽洞庭湖的不断萎缩湖泊是天然的蓄水池,在汛期到来之时,对于河流径流量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大规模的填湖造田,使湖泊的蓄水作用严重降低,致使汛期到来之时,水灾格外严重,加剧了荆江段的水灾危害。
与此同时,荆州自古以来就是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地区,历来就是兵家必争的先要之地。
历史上的荆州地区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生活常常因为战火而受到影响。
荆江段废弃的弯曲河道荆江段废弃的弯曲河道三峡水利枢纽建国后,为了治理荆江,中央与地方还是花了很大的力气的。
一方面,不断的加固荆江大提,大大降低了堤坝损毁的概率。
一方面,对于大量的弯曲的河道进行了人工开挖,截弯取直,疏浚了河道。
同时,在长江的上游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建设了生态防护林,通过蓄水防洪,减少河流含沙量,让险要的荆江进入了相对安定的时代。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我曾在湖北荆州生活过20年,对荆江的认识和感受颇深。
荆江全长360公里,是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城陵矶段的别称,因流经古荆州境内而名。
荆江以藕池口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
荆江是全国有名的“地上河”,向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荆江之所以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荆江两岸地势低平,北面是江汉平原,南面是洞庭湖平原。
长江流出三峡进入平原后,河床变宽,流速变缓,从上游带来的泥砂沉积下来。
二是,下荆江是典型的婉蜒性河道,洪水渲泄不畅。
全长240公里的堤岸其实只有80公里的直线距离,江水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被称为“九曲回肠”。
三是,筑堤防水,进一步抬高河床。
如明代江边修建的沙市万寿塔,如今已被江堤围了半截子,洪水期船行荆江,船比塔高。
历史上,荆江洪水给两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灾难。
从公元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到公元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荆江大堤共有91个年份溃口。
从1931年到1949年的18年中,荆江两岸有16个年份遭受洪灾,几乎年年遭灾。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防洪减灾国家多次加固荆江大堤,并在上游修建了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有效地控制了洪水。
同时,荆江自然截弯和人工裁弯取直,缩短河道70余公里,加快了江水流速,减缓了泥砂沉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