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曾经旅居海外多年,但他的作品的影响力主要还是在国内,而非国外。
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绝大多数都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陈丹青也不例外,初中毕业后就下放农村,整个七十年代辗转于江西和苏北农村,一边参加劳动一边自学绘画,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知青画家,恢复高考以后直接考上了中央美院油画系研究生。
陈丹青在中央美院读书期间创作的《西藏组画》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那是1980年,陈丹青27岁,当年很多文艺刊物争相刊登这些作品并加以评论,那是以纸媒体为主流的年代,直到今天,《西藏组画》依然是陈丹青标志性的作品 。
为了心中的梦想,任教两年后陈丹青辞职了,他去了美国,并且在美国举办了个展,这是中国当代画家在美国举办的第一个个展。
上世纪80年代的纽约,后现代艺术全面登场,成为主流,陈丹青也尝试着为写实油画寻找当代语言,创作了一系列二联、三联、多联的作品。
近年来,人们对陈丹青的关注更多的是他的文章,而非油画,如《纽约琐记》、《退步集》,都值得一读。
陈丹青并非一个典型意义上的画家,而是更像一个传统文人,有思想,有见解。
陈丹青的写实油画“我一直认为中国油画从徐悲鸿开始一直到现在,写实主义传统从来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部分是因为艺术体制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的误导”——当代画家陈丹青曾这样评价中国油画。
言外之意是,中国油画在“写实主义”方面远还不如西方写实油画。
通过陈丹青的话,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陈丹青的写实油画在国际画坛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虽然当年他的《西藏组画》在欧洲引起很大的轰动,但是对于现在来讲,当时轰动一时,只能说是昙花一现;不过,相比较当代的诸多油画家来讲,陈丹青的写实油画算是比较有知名度影响力的,毕竟他的《西藏组画》在欧洲也出名过,我们都知道油画艺术起源于西方,西方有六七百年的油画艺术史,经历过了许多流派的发展,无论是写实主义还是抽象主义,那些堪称大师级别的油画家比比皆是,因为在西方每个时代的画家,他们都有很多作品精髓,拿来继承和学习借鉴,所以即便创新,也能实现“笔下有物”,这就好比中国的画家,在国画创作水平上要比那些西方画家更占优势。
客观的说,油画艺术在中国才发展100年时间,即便有天才画家诞生,论经典油画作品的资源,也是远远不如西方,在继承传承过程中,就处于劣势,更何况能堪称大师级别的中国油画家并没有出现,为什么没有出现呢?这就是正如陈丹青讲的那样,“一部分是因为艺术体制的原因,另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的误导”,有关艺术体制,就是一切皆以“学院派”为标准,对艺术而言,学院派的风格是弊大于利,尤其对于写实主义来讲,学院派作品,通常都是脱离现实、脱离生活比较严重,其实西方的学院派也是如此,只不过西方的学院派,在技术上会比较成熟。
所以我们就可以这么理解,当一幅画油画作品脱离现实、脱离生活,那么其写实色彩就薄弱了,甚至是没办法迎合人们(绝大多数人)的审美与情感共鸣,那么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也就淡化了。
陈丹青说的“因为我们的误导”,这里的“我们”指的是中国油画家,那么那些画家是如何给自己制造“误导”的呢?“中西结合”就是油画家的自我误导,他们提出来的概念,他们通常都是这样做,在创作过程中,将国画与油画相互结合,美其名曰“中西结合”,我们都知道国画是不需要素描,提倡“中西结合”的画家,他在创作油画时也就直接省略了素描,从而把“素描是油画的一切基础”抛至脑后;还有就是把国画的写意元素用在油画上,比如油画的背景部分用的是国画写意的色调,这两种现象是很常见的“中西结合”创意形式,最终的结果就是画出来的油画“写意写实”各半,不伦不类,更何况,油画的写意,也不是和国画的写意一样,虽然陈丹青很注重素描在油画中的地位,他也反对“中西结合”,他的写实油画和写实水平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对于有六七百年艺术史的西方油画来讲,他的写实油画在国际画坛上的影响力几乎可以省略不计了,也就是说谈不上有什么影响力。
而且陈丹青也曾说过,“看了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油画作品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油画就是个涂鸦。
”维米尔是一个写实主义画家,他在画面空间、事物和人物形态等方面展现出的各种自然光线效果的能力极具影响力,他擅长采用厚涂法的笔触让画面的表象细节显得生机勃勃,画面构图井井有条,这些都是写实主义油画该具备的重要元素,除了维米尔之外,在欧洲、在西方还有许多出色的写实主义画家,陈丹青都说了自己的油画,在维米尔的油画面前就是个涂鸦,“涂鸦”就是小孩子的水平。
综上所述,这就是当代画家陈丹青的写实油画在国际画坛上没有影响力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